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凭栏处:努力建设好“象牙之塔”

http://www.newdu.com 2017-11-23 国学网 丁雅诵 参加讨论

    前不久,被戏称为“变形金刚”的武汉大学工学部1号教学楼被整体爆破。事实上,这座轰然倒下的“庞然大物”,从设计建造开始,就因与珞珈山、东湖水,特别是老武大的建筑风格不协调而屡受诟病。“变形金刚”虽解决了一时的教室紧张问题,但对于武大的整体风貌而言,实属异类。使用16年,投资、拆除花费过亿元,教训深刻。
    无独有偶,同样在武汉大学,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老斋社,经过精心修缮,在今年秋季学期,迎来了博士新生的入住。琉璃碧瓦朱漆窗,樱花掩映黉门敞,这座闻名中外的“樱花城堡”,以她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展现出无穷的魅力。
    大学的建筑体现的是大学的精神,一所学校的历史文化、气质魅力、情怀抱负,常常就蕴藏在砖石瓦砾、亭台楼阁之中。走在牛津,看到别致的角楼、巍峨的塔尖,你会瞬间明白为何大学被喻为“象牙塔”,什么是“闲逸的好奇”;走在哈佛,穿过古老的砖墙、偌大的图书馆,你就自然能感受到何谓“与真理为友”。大学校园就有这样的魅力。
    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诚然,教师是决定大学之“大”的最重要因素。譬如西南联大,在抗战中辗转教学,即使连教室都没有,却依然育人无数。但“大师”和“大楼”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如果说大师是大学的内容,那么大楼就是它的表现形式,只有二者相统一,才能相得益彰,才称得上一流的大学。
    而如今,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一座座大学新城拔地而起,校园成了钢筋混凝土的堆砌。一些新校区,高大宏伟的建筑不少,但能传承大学文化基因的却不多。收费站似的校园大门、笔直规整的水泥路、千篇一律的教学楼、高大冰冷的学生宿舍……大学的人文气韵荡然无存、历史文化无处安放。
    世界建筑大师伊利尔·沙里宁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建筑与其所在的空间环境,往往会孕育出具有地方特质的文化传统,形成独特的“场所精神”。大学应当有不同的“场所精神”,就像博雅塔是北大自由兼容的象征,二校门是清华严谨务实的写照。大学也应当有类似“场所精神”,就是能让人一走进去,就感受到心灵的滋养,就自然而然地想读书、想思考。
    大学校园的建设,是一个综合而复杂的工程。好的校园,应当是优美的公园、建筑的博物馆,也应当是学子求学的理想家园、校友思念母校的精神寄托。虽然几座大楼不能完全体现大学的气质内涵,但作为大学历史的物证、大学精神的载体,建好“象牙之塔”,理应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否则百年老校的传承,就会显得单薄和苍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