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年如一日,长期耕耘在教学一线;不出书、不写论文、不申报职称,退休前仍只是一介讲师……不久前,有“口碑教授”之称的河南大学教师常萍被学校返聘的消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也让更多人反思现行的学术评价体系。 不可否认,搞研究、写论文、出专著,的确是大学教师的重要工作之一,写论文、出书、申报职称这样的“三部曲”也自有其合理性。毕竟,一来,写了多少篇论文、出了多少本专著,本身相对客观,是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科研水平的重要参数;二来,这样的学术评价体系,对于激励教师不断提升自身水平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完全以论文多少、专著多寡作为学术评价标准,难免有失偏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三尺讲台上,教授知识、答疑解惑、培育英才,同样是教师的天职。正因此,“长期耕耘在教学第一线、长期潜心研究教学、全身心投入教学”的常萍,才会如此令人钦佩,才会得到如此高的赞誉。该校史无前例地为常萍举办聘任仪式,正是对埋头教学的尊重和认可。在这个意义上,以之为起点,反思学术评价该为“口碑教授”们留下怎样的位置,恐怕才是这一事件的意义所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