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侬我侬 夫妻没有血缘,维护亲密关系的决定因素,就是一个“爱”字。 古人相信男女真心相爱是夫妻和谐的根本,甚至把这种真挚情感提升到了人性的角度。 唐刘禹锡云:“人之所以取贵于蜚走者,情也。”(《刘禹锡集·伤往赋序》) 明李贽称颂恋爱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藏书·司马相如传》)。 秦嘉,东汉诗人,曾是一个小官,担任郡长官的助手。 妻子徐淑体弱多病。 秦嘉准备前往洛阳,将本郡文书等呈报朝廷。他本打算和妻子一同前往,徐淑却因病缠身,不能陪同。 如果换做其他男人,估计也只是嘱托妻子好好养病之类的话。可秦嘉例外,他放不下对心爱妻子的眷恋和担忧,连写三首诗送给妻子。 第一首感叹人生苦短,因妻子不能陪伴及独自生活,忧愁万分,难以入睡: 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 忧艰常早至,欢会常苦晚。 念当奉时役,去尔日遥远。 遣车迎子还,空往复空还。 省书情凄怆,临食不能饭。 独坐空房中,谁与相劝勉。 长夜不能眠,伏枕独辗转。 忧来如寻环,匪席不可卷。 第二首抒发离别情愁,发誓永不变心: 皇灵无私亲,为善荷天禄。 伤我与尔身,少小罹茕独。 既得结大义,欢乐若不足。 念当远离别,思念隔丘陆。 临路怀惆怅,中驾正踯躅。 浮云起高山,悲风激深谷。 良马不回鞍,轻车不转毂。 针药可屡进,愁思难为数。 贞士笃始终,恩义不可属。 第三首写离别时的急躁之情,不知道送什么才能报答妻子: 肃肃仆夫征,锵锵扬和铃。 清晨当引迈,束带待鸡鸣。 顾看空室中,仿佛想姿形。 一别怀万恨,起坐为不宁。 何用叙我心,遗思致款诚。 宝钗可耀首,明镜可鉴形。 芳香去垢秽,素琴有清声。 诗人感《木瓜》,乃欲答瑶琼。 愧彼赠我厚,惭此往物轻。 虽知未足报,贵用叙我情。 从诗中流露的情感来看,秦嘉对妻子确是用情至深。 但爱是两个人的事,需要双方互动。 徐淑面对丈夫的深厚情意,赋诗回应,作了一首《答秦嘉诗》: 妾身兮不令,婴疾兮来归。 沉滞兮家门,历时兮不差(瘥)。 旷废兮侍觐,情敬兮有违。 君今兮奉命,远适兮京师。 悠悠兮离别,无因兮叙怀。 瞻望兮踊跃,伫立兮徘徊。 思君兮感结,梦想兮容辉。 君发兮引迈,去我兮日乖。 恨无兮羽翼,高飞兮相追。 长吟兮永叹,泪下兮沾衣。 徐淑借诗表达因久病不愈、无法陪伴丈夫的遗憾。看着丈夫离去的方向,伫立徘徊,不肯离去。思念之情溢于言表,感伤之情郁结于胸。 从诗中表现的感情来看,徐淑对秦嘉的爱,不比秦嘉少。 ![]() 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古代夫妻之道,提倡以礼相待,敬爱有加。 《诗经》谓:“宴尔新婚,如兄如弟。”以兄弟称,就有互敬的意味。 夫妇“合”,感情通,家庭才能和谐美满。《温公家范》云:“夫妇之际,以敬为美。”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四回:“夫妻之间,相敬如宾,况他人乎?”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郤芮因图谋杀害晋文公被杀,儿子郤缺也受到了牵连,被贬为庶民,以耕作为生。 尽管郤缺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一个有钱人家的贵公子,沦落为平民百姓。但郤缺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面对现实。一边辛勤耕作,一边博览群书,修养越来越高。 一天,郤缺在田间劳作,正午十分,妻子顶着烈日将午饭送了过来。看到辛勤除草的丈夫,妻子恭敬地将跪在丈夫面前,将饭呈递给丈夫。 郤缺看到妻子,慌忙端过饭菜,并再三道谢。夫妻俩相互尊敬,虽然只是粗茶淡饭,也吃的津津有味。 晋国大夫臼季路过此地,正好看到这温馨的一幕,非常感动。经过一阵攀谈,臼季断定郤缺是治国之才,推举他为下军大夫。 俗话说“夫唱妇随”,古代社会,男尊女卑,女子侍奉丈夫应重礼重义。 相敬如宾,重在“相”字,身在男权社会的男子,对待妻子也应该讲礼义。 汉宣帝时,京兆尹张敞为官谦和,没有一点架子。“下班”后,走路回家,从来不坐轿子。张敞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和妻子感情非常好。 他的妻子小时候受了伤,眉角缺了一块。每天早晨,他都会替妻子画眉。有人觉得张敞这样做,有失男人尊严,看不过去,就告诉了汉宣帝。 一次,在朝堂上,汉宣帝当着众大臣的面,质问张敞。张敞坦然回答:“闺房之乐,有甚于画眉者。”汉宣帝无言以对,从此不再过问。 后世以此作为夫妻恩爱的典范,津津乐道。时至今日,“相敬如宾”仍是中国人信奉的夫妻和谐的最佳境界。 ![]() 你若不离,我便不弃 夫妻是连理枝,从结婚之日起,两个人的命运就绑在了一起。 不论贫穷还是富有,不管是疾病还是健康,不管是年轻还是衰老,都愿意陪他(她)走完一生,不离不弃。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棱,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一》 辽国人耶律奴娶了呼图公主的女儿萧意辛。萧意辛年轻貌美,重情重义。 丈夫耶律奴被人诬告,发配异地。皇上念及亲情,不愿让萧意辛跟着耶律奴受罪,想让两人离婚。 萧意辛认为夫妻之间,重在情义,要生死相随,患难与共。不能在丈夫受危难时,就自私地离开他,这和禽兽没什么区别。 于是,她请求皇帝准许自己与丈夫同行,至死不悔。 到了蛮荒的边地,萧意辛并没有借着自己的地位而趾高气扬,而是完全放下架子。整日辛劳,对待丈夫更加有利恭敬,甚至比以前更好,也从来没有抱怨过。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怎可心变翻为异国人!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