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资源 >

港台主要汉学出版物近期目录(二十一)(5)

http://www.newdu.com 2017-11-23 国学网 newdu 参加讨论

    22、2015台湾汉学研究数字资源选介
    
    时  间:2014年12月
    作  者:耿立群 主编,李昱滢、Darren Davies 执行编辑
    出版单位:台北:汉学研究中心
    内容简介:
    中华民国政府为了向世界推广「具有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在海外成立「台湾书院」,以展现我国的文化内涵及软实力,作为台湾走向国际的重要媒介,亦为国际社会从文化认识台湾的平台。为展现台湾学术研究成果,国家图书馆汉学研究中心特编印本书,以介绍「台湾书院」、「台湾汉学资源中心」、中央研究院数字文化中心「典藏台湾」(原国科会「数字典藏与数字学习成果入口网」),并精选89个台湾「台湾研究及汉学研究」代表性网站及数据库,分类编排,以英文做简要介绍,书后并附中英文网站名称索引,以及台湾奖助学金简表,俾提供国外学者丰富完善的研究资源。
    TAIWAN ACADEMY 台湾书院
    TAIWAN RESOURCE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台湾汉学资源中心
    DIGITAL TAIWAN – CULTURE & NATURE 典藏台湾
    REFERENCE TOOLS 工具资源
    ANCIENT BOOKS & DOCUMENTS 古籍文献
    GOVERNMENT FILES AND RECORDS 政府档案
    HISTORY & GEOGRAPHY 历史、地理
    LANGUAGE & LITERATURE 语言、文学
    RELIGION & SOCIETY 宗教、社会
    ARTS & CULTURE 艺术、文化
    TAIWAN STUDIES 台湾研究
    INDEX 索引
    TAIWAN FELLOWSHIPS & SCHOLARSHIPS (TAFS) 台湾奖助学金
    23、客家戏基础锣鼓
    
    时  间:2014年12月
    作  者:蔡晏榕 着
    出版单位:台北:国立台湾戏曲学院
    内容简介:
    戏曲锣鼓对于戏曲表演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也是众所周知的。尤其是台湾客家戏是经由原乡移民者传入的「三脚采茶戏(小戏)」,入台后逐渐学习吸收当代流行大戏剧种(包含乱弹、四平、外江戏等)发展演变而成的「客家戏」(或称采茶大戏)。正因此发展过程,使客家戏曲锣鼓内容蕴含各种大戏剧种精华,成为丰富又极具特色客家戏曲锣鼓。 戏曲锣鼓的学习对于前场(表演者)、后场(伴奏者)皆是相当重要的。本书首先将从客家戏曲锣鼓的使用乐器与鼓介(锣鼓经)特性简单说明,使读者对客家锣鼓有基础的概念后,再藉由传统三脚采茶戏「十大出」中所常用的客家唱腔曲调锣鼓佐以分谱详细说明,以提供了解客家锣鼓之特色与作为使用客家锣鼓的参考依据。
    作者简介:
    蔡晏榕,1993年进入国立复兴剧校就读,主攻扬琴演奏与戏曲打击。在校期间表现优异,多次获得校内、外音乐比赛冠军,参与海内、外巡回演出(包含美、加、法、瑞典等地)。1996年起参与「客家人才培训计划」学习客家戏曲与客家八音,致力于传统戏曲表演工作。2001年进入国立台北艺术大学就读,主修北管-鼓吹,兼修中等教育学程。2006年返校任职于客家戏学系,并继续就读于国立台北艺术大学-传统音乐研究所,以优异成绩取得文学硕士学位。2014年为文化部授证「重要传统艺术保存团体-苗栗陈家班北管八音团传习计划」结业艺生。
    24、中国文学理论
    
    时  间:2014年12月
    作  者:兴膳宏 着,萧燕婉 翻译
    出版单位:台北:联经出版公司
    内容简介:
    本书日文书名为「新版中国の文学理论」
    导读 兴膳宏《中国文学理论》之定位:从中古文学理论研究的角度出发
    Ⅰ
    六朝时期文学观的发展:以文体论为中心
    Ⅱ
    从文学理论史的角度看〈文赋〉
    挚虞《文章流别志论》考
    论〈宋书谢灵运传论〉
    Ⅲ
    《文心雕龙》与《出三藏记集》:论二者的内在关系
    《文心雕龙》的自然观:探本溯源
    日本对《文心雕龙》的接受与研究
    Ⅳ
    关于《诗品》之我见
    《诗品》与书画论
    《文心雕龙》与《诗品》文学观之对立
    Ⅴ
    《玉台新咏》成书考
    颜之推的文学论
    王昌龄的创作论
    《文心雕龙》在《文镜秘府论》中的反映
    《古今集》真名序纪要
    25、蹇蹇录:甲午战争外交秘录
    
    时  间:2014年12月
    作  者:陆奥宗光 着,徐静波 翻译
    出版单位:香港:香港中和出版公司
    内容简介:
    陆奥宗光是甲午战争时期日本政府外务大臣,是甲午战争主要的策划者和推动者,是近代中日关系史上关键性的人物之一。他在1895年写成个人外交回忆录《蹇蹇録》。此书在1929年才被公开,是探讨日本明治时期外交的重要著作,自出版后就成为日本近代外务省必学的内参,“陆奥外交”也成为明治时代的主要遗产之一。
    书中记述了朝鲜东学党事件发生后,日本发动侵略朝鲜和中国的战争,直至签订《马关条约》的全部历史过程,以及欧美各国对战争的干涉,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的详细经过。其中包括欧美各国围绕中国和朝鲜问题展开的利益争夺以及日本政府的各种决策内幕等内容,是研究中日甲午战争史和中日关系史的重要参考数据。
    作者简介:
    陆奥宗光(1844—1897),日本明治时代的政治家和外交官。1892至1896年,他出任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之第二内阁成员和外交大臣。1894年,他负责与英国签署日英通商航海条约,成功废除了西方国家在德川幕府时期对日本所订下的不平等条约与治外法权。中日甲午战争时,他在日本的外交政策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主张与中国开战,史称“陆奥外交”。1895年4月,他与伊藤作为日方代表,与中国清政府签署《马关条约》。
    译者简介:
    徐静波,现任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兼任中华日本学会常务理事。曾在神户大学、爱媛大学等日本多所大学担任教授。北京语言大学外文系本科和复旦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研究领域为中日文化关系、中日文化比较。出版有个人专著《近代日本文化人与上海(1923-1946)》等四种,日文合着《上海の日本人社会とメディア(1870-1945)》(岩波书店)等两种,编着《日本历史与文化研究》等八种,译着《近代日中交涉史研究》等八种,发表中外文研究论文五十余篇,独立主持国家社科、教育部人文社科和上海市社科项目四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