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青少年国学 >

讲史:守成皇帝嘉庆

http://www.newdu.com 2017-11-23 大连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嘉庆皇帝画像
    嘉庆皇帝及其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地位:一方面,嘉庆帝为乾隆皇帝的光芒所掩盖,而史学家的目光又为道光年间天翻地覆的社会变革所吸引,结果嘉庆皇帝及其王朝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盲区”;另一方面,这个王朝正好处于古代历史的最后一页和近代史的前夜,这使得嘉庆帝及其王朝成了史学领域的一个“两不管”地段,以致史学界对嘉庆帝及其王朝长期未做充分研究。那么,嘉庆帝果真如中国史学界普遍认为的那般平庸吗?透过喻大华教授的讲述,也许你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嘉庆帝。本期主题——守成皇帝嘉庆。
    天象示警的冤案
    【事件】嘉庆帝亲政初年,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在经历了乾隆末年权臣当道、言路堵塞的高压统治之后,嘉庆决定“诏求直言,广开言路”。但洪亮吉借上疏之机,直言不逊,把矛头直接指向嘉庆。嘉庆帝深感不严惩不足以消除心头之恨,他决定杀一儆百。
    【关键词】谏言 久旱 诏下而雨
    洪亮吉在乾隆五十五年考得榜眼,从此进入仕途,任职上书房,但地位并不高。《清史稿·洪亮吉传》对他的描述是红脸大汉,人长得高大而且性格急躁,喜欢议论敏感问题。这样的人在官场中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
    嘉庆帝亲政之初,下诏求言,号召各级官员给朝廷建言献策。不少官员上疏皇上,提出了有价值的意见,为此受到了夸赞和奖赏。洪亮吉也动心了,他倒不是为了受赏,而是不说憋着难受。他写下一份长达千言的奏折。可洪亮吉的奏折递的不是时候,此时嘉庆帝已经亲政半年了,一方面整天忙得焦头烂额,手忙脚乱;另一方面他感觉臣子们似乎背地里笑话他,轻视他,有点儿不把他当回事儿。这使他很郁闷,也很生气,正要抓个典型开刀,就在这个当口,洪亮吉的奏折摆上了嘉庆帝的案头。
    洪亮吉把矛头直指皇帝,他的话用现代的意思说就是:皇帝想治理好国家的愿望是有的,也很急迫,但你忙活了几个月,至今还没看到什么好转的趋势,官员苟且偷安、收受贿赂、制造冤案,你赏罚不明、言路似开未开,想肃清吏治实际上并未肃清。这是为什么呢?你应该学学你爸爸乾隆的勤奋,再学学你爷爷雍正的严厉,还要学学你太爷爷康熙的仁慈。
    这些话嘉庆看得那叫一个气呀。我天天忙你看不见,好嘛,我不如我爸、我不如我爷爷、我还不如我太爷爷。这话我能说,你说那就是对我不敬,就是没把我这个皇帝放在眼里。嘉庆帝一下子想到亲政半年来受的窝囊气,顿时拍案而起,命人把洪亮吉抓了起来。
    喻大华说:“臣子要善谏,君主要纳谏,在洪亮吉事件上,嘉庆帝与洪亮吉都有责任。”嘉庆帝不是昏君,洪亮吉说得真大胆,真露骨,也是石破天惊的大实话。所以,自打洪亮吉被发往新疆,嘉庆帝就开始有些后悔了。
    嘉庆五年春,北方大旱,百姓祈雨,不下;皇帝祈雨,不下;设粥场赈济饥民,不下;下令赦免囚犯,还是不下,嘉庆忧心忡忡,感觉自己有些事儿没办好,激怒了上天。1800年5月26日,嘉庆帝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为洪亮吉平反。
    根据《清仁宗实录》记载,嘉庆帝下令将洪亮吉的奏折向天下公布,让天下的人都知道自己不是一个“拒谏饰非之主”。为了表示虔诚,他决定把平反的诏书亲自抄写一遍。嘉庆帝字写得很工整,心情很沉重。最后两个字是“钦此”,当他写完最后一划的时候,一道闪电划破长空,紧接着是一连串的惊雷,大雨从天而降!120年后,中华民国清史馆纂修《清史》,在《洪亮吉传》里记载了这样一句话:“诏下而雨。”
     守不住的紫禁城门
    【事件】1803年初,历时九年、波及五省的白莲教之乱终于被镇压下去,这对嘉庆帝来说,无疑是解除了心头大患。然而,就在嘉庆帝以为天下太平了的时候,却在自己的家门口遭遇到了刺客的追杀。
    【关键词】神武门 行刺
    白莲教被镇压,在圆明园住了7天的嘉庆决定结束休假,返回紫禁城,继续他那紧张的皇帝工作。经过半天的颠簸,中午时分,嘉庆帝的车队驶入了紫禁城的北门——神武门。
    嘉庆帝下车准备换轿去养心殿,内务府官员纷纷前来请安,现场较为混乱。这时,从神武门西厢房后面冲出一条大汉,手持短刀呐喊着向御轿冲来。这个大汉距离嘉庆帝有五六十米路程,不用10秒钟就冲到嘉庆帝跟前,更为严重的是嘉庆帝身边的近百名侍卫个个呆若木鸡。现场反应最快的是嘉庆帝的侄子定亲王绵恩,他挺身上前拦阻大汉,被大汉一刀刺中了衣袖。反应第二快的是嘉庆帝,他一闪身进了旁边的顺贞门,与此同时,嘉庆帝的姐夫揪住了持刀大汉的左手,侍卫拦腰抱住了大汉,被刺了三刀。这时,一名乾清门侍卫飞起一脚把持刀者踢出去,随即刺客被擒。
    嘉庆帝一路小跑回到养心殿,随即根据消息,作出了两个决定:第一,命太医院紧急抢救伤者;第二,将负责紫禁城守卫的护军统领大臣革职。
    案情审理起来其实很简单:刺客名叫陈德,47岁,北京人,妻子病故,因为没有住处,带着两个儿子和瘫痪在床的岳母住在雇主家里,生活十分艰难。一个月前,因为生活艰辛,心情不佳,喝醉了酒又哭又闹,被东家给“炒了鱿鱼”,借住到生活也很困难的堂姐家。可一直找不到活儿干,就想到了死。之所以行刺皇帝,一是因为这样死能名扬天下,轰轰烈烈,二是这样死得痛快。陈德想他估计在冲向皇帝的过程中就将被侍卫乱刀砍死,可没想到侍卫是一群窝囊废,光看不动手,连刀都没拔出来。
    面对这个审讯结果,嘉庆帝咽不下这口气,可又不能不认可。再动大刑,要么陈德死在堂上,难以向天下做个交代,要么,把陈德打疯了,乱咬人,那就一发而不可收拾了。最终,喜庆帝把这件事定性为偶然的独立事件,将陈德及其子处死了事。
    在这件事里,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守卫森严的紫禁城门怎么就能闯进刺客呢?其实,有清一代,紫禁城的门禁一直是个令皇帝头疼的事儿。喻大华统计过,清朝混进紫禁城的有小偷、上访者、推销员、观光的游客、化缘的僧人、迷路的精神病患者等,这还是被发现的,这回记录被刷新了,混进来一个刺客。那么,紫禁城的大门为什么看不住呢?大门的守军有难处啊!敢挺胸抬头进紫禁城的人个个惹不起,最难缠的是官员的轿夫、警卫、皇帝的太监,这些人狐假虎威,比主子还威风,守军一旦认真稽查,惹出麻烦,皇帝也未必给守军撑腰。于是就有了守不住的皇城城门。
    皇子犯法
    与庶民同罪
    【事件】皇族是清朝统治集团的特殊阶层,享有诸多特权。到了嘉庆在位期间,皇族成员腐化堕落、打架斗殴等犯罪案件日益增多。嘉庆决心抓几个典型,狠狠刹住这股歪风邪气。
    【关键词】严治皇族
    嘉庆十三年闰五月初九的这一天,一个叫敏学的宗室带着家丁上街,看到卖白薯的,觉得时令不对,说人家卖的是假货。可人家卖的真是白薯,敏学讨了没趣,把白薯扔在地上,又骂了一句,转身要走。因为天气太热,敏学差不多是光着膀子出来的,没带表示宗室身份的“黄带子”。卖白薯的揪住敏学质问,就被敏学和家丁打了。有人报了官,步军统领衙门的兵丁来到现场,也不知道敏学的身份,厉声呵斥,并拿出王法,要抓敏学。这下敏学不让了,追打执法人员,还一路打到了“堆拨房”——满族话,驻兵之所,相当于现在的派出所。砸了窗户,推倒了枪架。这样一来,事态就严重了。
    步军统领衙门的官员向皇帝告了御状,要求严办敏学。最后,嘉庆帝表示:敏学逞凶不法,大辱宗室颜面,不可不严惩。先在宫门外重责四十板,然后将敏学发往盛京(今沈阳市),严加管束,永远不许回京。敏学从此就算被开除出皇族队伍,而且,终身不得自由。
    嘉庆不仅对一般的皇族成员严格要求,就是对自己的兄弟子侄,也是有错必惩,绝不宽恕。根据《清仁宗实录》记载,嘉庆得知自己的侄子绵志偷偷在外面买了汉族女子李氏为妾,还将岳丈李长幅藏在府中逃避劳役,就立即下令将绵志爵位降一级,由郡王降为贝勒;镶蓝旗汉军都统等职一律撤掉;罚俸四年。绵志是嘉庆帝的嫡亲侄子,又在剿办天理教的军事行动中立下战功,深得嘉庆帝的赏识,位居朝廷重臣的地位。就因为这件事儿,结果被降爵、撤职、罚俸,处理不可谓不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