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社会需要《咬文嚼字》这种求真求实精神

http://www.newdu.com 2017-11-23 国学网 王俊霞 参加讨论

        据《人民日报》报道,莫言、贾平凹、毕飞宇、阿来、麦家……这些处于中国文坛最耀眼聚光灯下的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今年将遭遇著名语言文字期刊《咬文嚼字》的“逆袭”。据悉,《咬文嚼字》今年将逐一“咬嚼”12位茅盾文学奖得主的文学代表作,并定期公布“病情报告”。
        该杂志总编郝铭鉴认为,这次的咬嚼行动“不是拆台,而是补天”,主要是为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去除瑕疵,做文字的美容师。
        茅盾文学奖得主的代表作,是中国当代文学经典之作,无论从文学价值、语言文字运用水平,都达到了当下最高水平。因此,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继咬嚼央视春晚、咬嚼百家讲坛、咬嚼网络语文后,又将目标锁定名家名作,这对于净化整个社会的语文风气、规范语言文字应用有着特别的示范效应。
        假如不是《咬文嚼字》的及时纠错和提醒,我们这些普通读者还真不知道,令人敬仰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当中,竟然存在这么多瑕疵和不完美。从目前已经“咬嚼”的几部作品看,已经查出的差错,集中在词语的误解误用、知识性缺陷、错别字三方面。
        知识性缺陷方面,如《暗算》中说邓演达是国民党保密局特务杀害的,其实他被害时保密局(包括它的前身军统局)还没有成立;《暗算》中还说算盘有101个算珠子,其实,算盘的每一档上不管是各有7个算珠还是6个算珠,都不可能有101个算珠的算盘。
        词语的误解误用方面,《暗算》把“梦呓”误成了“托梦”;《尘埃落定》把“不可思议”误成了“不可理喻”;《额尔古纳河右岸》把“死而复生”误说成了“起死回生”。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认真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绝不罢休;认真是敬业奉献的精神,不达到预期目的绝不罢手。《咬文嚼字》通过它的一贯纠错精神,将这些“文字病态”、“文化害虫”一一呈现出来,即使对名人名家也毫不留情,及时曝光,它就是一个无所畏惧的“文化啄木鸟”。只要发现了“害虫”,就要及时行动,该打药的打药,该除草的除草,将文字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疑难杂症和病态,统统消灭在未然状态,让文化和文字发展,得到清新健康的空气。
        笔者认为,《咬文嚼字》如今对名家名作进行锱铢必较的挑错,其意义不仅仅是对名人名家的善意提醒和鞭策,更是一种求真、求实精神的彰显。它时刻提醒我们普通读者,要对文化及文字要有敬畏之心,特别是名人名家,更要洁身自好,严谨自律,用好文字,纠正习作中的文化缺失,提升文化敬畏感和庄严的文化发展意识。
        而更可贵的是这些作家的态度。据称,众多文坛“大佬”对此纷纷热情回应,展示大家风范,表示支持:莫言的回复诚恳坦率,“欢迎!到时将结果告诉我,以便再版时修改”;柳建伟则对“被咬嚼”感到荣幸:“作家应该对祖国语言文字充满敬畏之心,应当尊重母语,要持誓死保卫的立场,否则民族文化会出大毛病。”
        只有锱铢必较、求真、求实,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有锱铢必较、求真、求实,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完美。当下各行各业,缺少的不正是这种锱铢必较、求真、求实的敬业精神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