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国学教材 >

诗歌里的故乡——有月亮的地方

http://www.newdu.com 2017-11-23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如果一个中国人只会背诵一首古诗,那一定是李白的《静夜思》。一旦吟诵起“床前明月光”,全世界的华人就找到了心灵家园。因为我们来自同一种文化母体,这个母体中最美好、最柔软、最温暖、最让我们神往的家园,无疑是由中国古典诗歌构筑的。诗歌,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她唤醒我们心里美好的回忆,唤起我们的家园之感,甚至,唤醒我们心灵深处的某种无意识。
    从“床前明月光”谈起吧!这首诗,很多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会背了。这首诗非常简单,天真而纯净,天真得像一个童话,纯净得像孩子的目光;但是它也非常神秘、神奇,包含着我们中国文化的某种密码。当我们想到这首诗时,就会感觉到某种特殊的魔力;当我们往海外或者其他地方时,悄悄涌上心头的往往也是这首诗。
    古典诗歌在长期的反复吟诵中,一方面悄然进入了我们内心,进入了我们的日常无意识,另一方面也正因为这样的熟悉,久而久之,我们往往忘记了它真正的含义,慢慢对它失去了感觉。我们的审美、情感教育,核心就是要唤醒我们原来对诗歌的这种感觉,把诗歌的语言变成我们心头的语言,变成我们感受世界的一种方式,变成我们深层次的、内在的某种神秘的情感。对一首诗,我们可能当时不能明白它的含义,但在某个时刻,特定的人生阅历、人生遭遇会使我们突然对这首诗产生感觉,在一刹那,突然理解了其中包含的全人类共通的某种含义。这是古典诗歌的魅力。诗歌把我们内在的修养在某个时刻、某种情况下突然打通,把我们的情感提炼、升华到了新的境界。
    《静夜思》,我们读得太熟了,往往就会忘掉它的特别。我们不妨尝试着重新来读,重新来想,看这首诗里面是否有某种奇怪的地方。比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当我晚上醒来时,突然看见了床前的月光照在地上,怀疑是铺了一层霜。“疑”表现了懵懵懂懂、不确定的状态,一刹那间的怀疑,一刹那间的感觉。当我们读完第一句,我们已经明白那是“明月光”了,但诗人最初的反应是地上的霜,为什么“疑是”霜呢?在古人心中,在中国文化中,有一种强烈的审美倾向,那就是用自然来感受事物,常常把人比拟为自然界中的事物,比如形容一个女人长得美,我们常常说樱桃小嘴、杨柳细腰等等,都是用植物来比拟一个人。在中国文化中,自然之美是最高的美,古典诗歌很重视人作为“自然人”对大自然的感觉。当我们像植物一样感受大自然的变迁时,当起霜、起冰雪时,在我们心里唤起寒冷的感觉,唤起生命受到寒冷的侵袭、遭受到严重的打击开始枯萎的感觉。所以我们常说一个人“像霜打的茄子”,蔫了,没有生命力了。霜降之后,作用于自然界的植物、作用于人的心灵,古人称之为萧条、肃杀。所以李白的这首诗,在一开头、一刹那,就唤起了我们的凛冽之感,让我们感觉到生命力受到威胁的、惨淡的、覆灭的感觉,感觉到一股寒意,这股寒意让我们心里所有的花都枯萎、凋零了。所以一开始,在我们念完这句诗的时候,就有了一种寒冷的、肃杀的感觉。
    但是念到后面又不一样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里面是否有某种矛盾、某种悖论呢?我们仰头向上看,知道了地上的不是霜,是“明月光”。这首二十个字的诗中“明月”出现了两次,“床前明月光”,“举头望明月”,这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很犯忌讳的,哪怕读音相同的一个字我们都是要尽量避免掉,何况两个字原封不动地重复?但这首诗读来却非常自然亲切,因为它重复得非常好,包含了一个动态的过程。一开始看见的是地上寒冷的月光,再抬头看见月亮本身,感情基调变了。最初的月光是人在寒夜中被惊醒的寒意、凛冽,扩大到人的孤独、寂寞、冷清,以“冷”为基调。后来抬头看到天上的月亮,看着月亮让我们想家、想回家,月亮与家、与故乡联系在了一起,勾起了我们的思乡之情。这里有一种故乡情结、家园情结。“我要回家”在任何文化中都是非常神圣的语言,所有人在某个时刻都会有“我要回家”的念头,家的观念在每个人心中牢牢地缠结。当我们进入现代社会后,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人从“植物人”变成了“动物人”,变成了移动的、流动的人。人可以自由流动了,就会改变“家”、“家乡”的观念。家在哪儿,哪里“好”,我们能在哪里立足,那里就是“家”。但这不代表“家”的观念就没有了,我们所有人还是“想回家”,哪怕我们住的地方离我们原初的故乡已很遥远,但我们在某个时候还是想要回去,寻根。从根本上说,我们是想要回到母亲的怀抱。甚至可以说,我们根本是想回到母亲的子宫里,子“宫”啊!因为在这座宫殿里,我们是王子,是太阳。所以,念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们心里会突然涌上来一种柔软的、温暖的、亲切的感情。我们所有人都需要有个家。
    这首诗前两句的“月亮”,给我们的是凛冽的感觉,唤醒了我们的冷清寂寞、孤苦无依;而后两句“月亮”与故乡相连,给我们的却是温馨的感觉。与李白同时代的大诗人杜甫有这样一句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从“露白”说到“月明”,说这里的月亮却不如故乡的美。李白是从“霜”寒说到月亮与“故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都是把月亮与故乡联系起来,从月亮之中,找到了故乡。这是否说明,月亮与中国文化深层次的感情基因相关,她代表了我们的家,我们的心。有首流行歌叫《月亮代表我的心》,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月亮代表我的心”。月亮为什么能代表我的心呢?因为月亮与中国人亲切的情感相关,在李白这首诗中月亮代表我们的故乡。但是,我们应当注意,这首小诗是否出现了一种分裂、一种悖论呢?前面的月亮给人一种寒冷感、异乡感,后面的月亮给人一种温馨感、家园感、故乡感。所以这首天真而天才的小诗包含了很复杂的情感,是很难分析清楚的。
    那么,既然这里的月亮如霜般清冷,不如家乡的好,为什么不回去呢?我们都知道诗人李白一生好游山水。古代诗人或具有诗人气质的人,是否愿意在故乡终老一生呢?一个诗人,一个富有才华的人,一个具有浪漫气质的人,一个有创造性的人,他一定不满足于待在一个地方,他一定有一种漫游的、浪游的精神,就像三毛所写的一首歌,“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任何人都不愿意永远待在家乡,都渴望着异乡;但我们心里又永远都念着家乡,在家乡又会觉得家乡是异乡,这是很复杂的。《红楼梦》中说,“甚荒唐,反把他乡作故乡”,可是,谁又能够真正分清“他乡”和“故乡”?!德国诗人彼特拉克说,灵魂是“大地上的异乡者”,你在大地上的任何一个地方,你都是在异乡,因为你心里永远有一个“什么”地方,你认为那儿才是你的家。在李白这首诗里面,我们找到了诗人的故乡,其实是在月亮所在的地方。
    这样的一首诗,我们是否能够把它还原成最初的一霎那的感觉?我们读的遍数多了,听别人转述的遍数多了,“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我们能否让它变得新鲜起来?其实,所有伟大的诗歌都是永恒的、永远新鲜的,只是我们的心不新鲜了,是我们用陈腐的心来对待它,忘掉了在最初的一刹那它给我们的感觉。如果我们认真地、深入地来分析它,我们会发现其实这里面蕴藏着无数的奥妙。这样的一首诗,里面其实蕴含着很深的中国文化的、人类情感的某种秘密。我们为什么不说看到太阳会想家,而是看到月亮会想家?等等诸如此类。纳兰性德有一句词“人生若只如初见”,是第一次相见时一刹那心头的颤动的美好。一切伟大的诗歌就是把初见的、陌生而惊喜的感觉永恒地保留下来。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重新回到那种感觉当中。
    其他古典诗歌是否也如此呢?中国的古典诗歌看起来非常简单,但小小的一首诗里面往往包含了情感的回环和跌宕、矛盾和发展。在这种矛盾和落差之中,我们感觉到一种特别的冲击力。《静夜思》如此,孟浩然的《春晓》也如此。“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我们仔细想想,会觉得很迷惘,孟浩然这首诗到底是说春天美,还是春天给我们的哀伤、悲凉感?前两句诗是一种春天的喜悦的感觉,到处都是小鸟在叫,醒来时心里很开心,但后两句听到夜里的风雨声,想到“花落知多少”,突然一种感觉袭上心来。“花落知多少”看起来像一个疑问句,但我们也可以为它加一个惊叹号,一个省略号,这后两句诗与前两句形成一种情韵的跌宕,这种跌宕却又转换得如此自然。当诗人说“花落知多少”时,是否有黛玉葬花的心情呢?春天、青春、最美好的时刻,当所有这一切到来时,是那么的令人喜悦。但这种时光却又如此短暂,容易失去。一阵风雨之后,很多花在我们的睡梦中凋零了,被吹落、被打湿了。诗中到底表现的是春天的生机勃勃给人的喜悦欢欣,还是青春易逝的哀伤悲凉呢?其中是否包含了生命的领悟和启发呢?这首诗其实存在两种感觉,这两种感觉同样重要,同时作用于我们的内心。当我们懒洋洋地醒来发现生机盎然的美好时,我们也会发现更美好的东西已经在黑夜的风雨中凋零了。这首诗给了我们如此复杂微妙甚至明显矛盾的感觉,我们需要回到诗最初给定的情境中,才能有深切的感悟。
    从这首“不觉晓”的《春晓》诗,我们很容易想到,也是写春天,同样脍炙人口的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绝句,对仗十分工整,像从律诗中截下来的中间两联。这点是很奇怪的,因为绝句没必要对仗得如此工整,看起来像“截句”,把律诗中多馀的东西砍掉,变成了“绝句”。这就像契诃夫教人写文章,要求他试着把小说斩头去尾——把开头砍掉,就直接进入了文章的情境中去,把结尾砍掉,文章就有了馀韵,不把它说完,不把它说满,留下一个“未完成”,反而比“已完成”要好得多。这首绝句为什么好?不是因为它做不成律诗,做不成长诗,这四句其实就是把其他东西砍掉所剩下的。这样做在艺术上更加精美,但在形式上就显得有些奇怪,它是一首像律诗的绝句。
    杜甫写的是初春,和孟浩然的《春晓》一样,表达的都是春带给人的“初见”,一种陡然的唤醒。古人用字考究,表达同样的事物有时用不同的字,如表示“绿”可以用“青”、“翠”、“碧”等。这里为什么用“翠”柳呢?“翠”是一种娇嫩的绿色,是春天刚刚到来、柳树刚刚发芽时微黄的绿,还没有变成“碧”,没有变成“青”。“两个黄鹂鸣翠柳”原意是两个黄鹂在翠柳上鸣叫,但是“鸣翠柳”这种语序却有意无意给我们一种错觉,翠柳好像也发出了声响,也在鸣叫。杜甫特别擅长通过语序造成某种特别的感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与孟浩然的“处处闻啼鸟”也有相似之处。孟浩然的“啼”字,与后面的“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有某种深层次的情感的对应,似乎这个“啼”字在慢慢地勾引出后面的情感。啼叫的声音,像是小孩哭的声音,既让我们感觉到开心,又让我们感觉到某种温柔的揪心,一种娇贵的、娇嫩的感觉。但杜甫写的不同,“两个黄鹂鸣翠柳”,都是形容小鸟叫,一个“鸣”与一个“啼”的感情色调就有了明显的差别。在中国文化中,“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大鸣大放”等,都表现出一种主动的、积极的态势。春天来了,黄鹂很开心地发出充满生命活力的鸣叫,写出了一种娇媚的、温馨的、女性化的甚至情调旖旎的景象。但是第二句“一行白鹭上青天”,把我们的心带到了高远之处,把我们的眼界呼啦一下提升、提高了。春天来了,它不仅使我们的感情变得温柔了,同时也使我们的心气变得高远了,让我们有一种奋发努力、积极向上的态势。所以,这两句诗对仗虽然板滞,但两句的情调有了一种错位、差异,于是我们进入了高远之境。“白鹭”、“青天”和前面的颜色迥然不同,“白”有一种特别的明净,让我们的心体会到一种超越的、纯粹的东西。
    后两句诗特别重要:“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千秋雪”,在古代原生态环境中,可以真的是千秋不化的雪,不是诗人的夸大,但“千秋”二字不在于是否真的是“千秋”,而是灌注了杜甫强烈的时间感。在这样的一个春天,诗人往窗外一看,感受到了时间,在这一刹那,他的心通向了千秋万代。杜甫看到春天来了,看到千秋雪,于是想到了冬,想到了千古永恒的循环,所以说诗人看到的春天只是千秋万代之中的一个春天。人们当然可以幻想“四季减去夏秋冬”,但是,初春却反向提醒着“冬”。前两句诗中的春天,让我们感觉到一种骚动、跃动,一种心灵的飞翔和超越,但是在一刹那,往窗外一看,我们感觉到了一种冷静。原来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我们的人生是很短暂的,只是一瞬。杜甫有句诗叫“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这一联其实就可看作这句诗意境的一种扩展。“时序百年心”,时间不断地变化,让我们有了一种百年的心态。有人说中国文化是一种史官文化,特别强调时间感、历史意识,中国人往往会注意在历史的坐标中掂量自己。杜甫用“千秋雪”提示了一种沧桑感,提醒我们春天的短暂,像我们的人生一样短暂,不变的只是千秋的雪,让我们在陡然之间感受到某种冷静,给了我们一种冷峻的、理性的刺激。让我们在时序的变化、大自然的沧桑巨变中,重新掂量眼前的景物。在这样长时段、大历史的对照之中,我们再来看黄鹂、白鹭、翠柳等等,从哲学上来说,是否有一种荒凉、荒谬、渺小和存在的虚无感?在这种变化中,一下子使得前面描写的春天似乎没那么重要了,唤醒了我们生存意识中短暂、渺小、偶然等情感。
    但第四句情调又变了,打开了“乾坤万里眼”。“门泊东吴万里船”,尽管春天短暂、人生短暂,但是春天来了,坚冰破了,船可以向东吴出发了。“万里”赋予了船某种精神、某种动态,把诗人主观的情感加之于船。这艘船,虽然现在泊在这里,但它即将开往万里之外的“东吴”——江南。江南在中国人心中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地方,是人间天堂,停泊门口的船即将开往更加春光无限的江南。因此这首诗有一个统一的基调,“一行白鹭上青天”与“门泊东吴万里船”两两相对,一个是已经上青天,一个是停泊在此。为什么船还没有开动却是“万里船”?这就是诗歌的表现方式,用反向的方式来引发我们的情感,虽然它现在在这里,但它注定会开向万里之外。所以我们在分析诗歌时,不能呆板地固定它字面的意思,字面的意思其实反向地揭发了我们另一个方向的理解。
    因此在杜甫这首诗中,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春天的主基调,充满了嫩绿的、生机勃勃的、积极向上的意境,但是也充满了对人生、对世界、对时间的沧桑的一种感慨。在这种感慨中,我们仍然保持着进取的、待发的、潜藏的、蓄积的精神,蓄势待发的态势。
    如果从更深层次分析,杜甫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他具有一种时间的意识和辽阔的胸襟,即我们的人生注定不会局限在一个地方,当春天到来时,它引发我们向广阔空间进取的一种精神,引发我们向往人间天堂那样一个美好的地方的心愿。在古今的变化中,人生尽管渺小,春天尽管短暂,但当我们把心放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当我们有了人生的目标和追求,当我们有了某种人生愿望、某种梦乡、某种乌托邦的向往时,我们的人生还是值得的,春天还是美好的。杜甫有一首《春望》,我们以为,这首绝句,写的是思想意义上的“春望”,是哲学的也是诗的“春望”!
    德国大哲学家谢林曾把人类精神比作两个部分的史诗,一个从中心出发而远离,一个是回归,正如古希腊的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最具有远游精神的“诗仙”李白,在《静夜思》中写的是希望“回归”的“乡愁”;而“诗圣”杜甫在这首《绝句》中,表达的却是“春望”的心灵远游。悖反么?从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悖反、悖谬,在诗歌的文本中就深刻地体现着,它展示了人类精神的复杂、微妙和深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