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礼:表示恭敬客气的礼节,是中国古代最基本的传统礼节,从行礼的姿势上分,古代的拜主要有跪拜和揖拜两种:跪拜就是下跪磕头,是表示恭敬,揖拜就是抱拳拱手,表示客气。拜有尊敬顺服的意思,经常特指跪拜,在这个意义上,以行礼的姿势分,有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等分别,即《周礼》上所谓的“九拜”。以行礼的次数分,又有再拜(行礼时,先后拜两次)、三拜(行三度拜礼)、八拜(行八次跪拜礼)、九拜(九叩,是清朝规定的朝见皇帝的礼节)等分别。还有膜拜,原是古代西北少数民族对最尊敬者所行的拜礼,行礼时,两手放在额头上,长时间伏地叩头,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佛教的顶礼(跪在地上以头承尊者的脚)融合,称为顶礼膜拜。与中国传统的揖拜相应,佛教也有一种合掌礼,又称合十,即双手掌心相对、五指相对的合拢,表示敬意,后也逐渐被外教人士接受。 揖拜:宾主相见表示客气谦让的礼节,是用手的动作表示的礼节,俗称作揖。但古代作揖与后代不同,是推手的动作,类似现在表示谦让时以手作的请的姿势,因此又称揖让。据说,这种推手的理解在古代又分三种情况,一为土揖,专用在没有姻亲关系的异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应向下,二为时揖,专用于有姻亲关系的异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平而至前,三为天揖,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后来逐渐演变为引手向上的动作。曾经林语堂将其和握手礼相比较,并列举了其优点。 跪拜:历时最长,使用频率最高的传统礼节,是君对臣、卑对尊、幼对长表示恭敬顺服的礼节,俗称下跪磕头。跪拜礼的形成,最初与古人的坐姿有关,在先民尚未发明桌椅以前,贵族平民皆席地而坐,即两膝着地,两股着于脚跟,如果挺直腰,两股不沾脚跟,就是跪。。也就是说在古代,跪姿与坐姿非常近似,如果在跪坐的基础上身体再向前倾,将头着地,就是所谓跪拜……(说来话长)辛亥革命后,才正式宣布革除这一传统礼节,代之以脱帽鞠躬。在民间,跪拜礼并未绝迹,不过主要是用于对亡灵的礼拜,而且只是一种习俗不再是法定的礼仪制度。 九拜:古代跪拜礼的九种形式。《周礼·春官·大祝》: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 座次:以作为来分别尊卑次序的礼节,即现代所谓排座次,排座次在中国有悠久的传统,但在古代主要是以作为的朝向来决定尊卑的。。。。。(有关房屋建筑的结构和朝向等就不一一说了) 称谓:人际交往中的称呼,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称谓礼节,中国人的称谓礼节最为复杂、最为为妙、最有特色,上下之间、长幼之间、平级平辈之间、亲疏之间、远近之间以及各种盘根错节、转弯抹角的关系之间。一个称谓,可以将疏远的关系拉得很近,也可以将人拒于千里之外,今人所谓关系学。 谦称:古代第一人称单数的称谓礼节。古人在言谈与书信往来中,凡提到自己的时候,为了表示谦虚或谦恭,一般避免直接用我之类的第一人称代词,而是用某些自我贬损的特殊词语来代替。 尊称:古代对第二人称与第三人称的称谓礼节。古人在言谈与书信往来中,凡提到对方的时候,为了表示尊敬或客气,一般避免直接用你之类的第二人称代词或直呼其名,而是用某些抬高对方的特殊词语,有事提到第三者时,也以某些表示尊敬的词语来指称。 名讳:古代称谓礼节之一,即书面和口头对尊显者名字的避讳。所谓尊显者,指帝王、圣贤、长官、长辈等。避讳尊显者名字,起源于周朝但到秦汉以后才形成完备的制度,名讳有法定的也有习俗的。 避讳法:讳名的具体方法及规定,每人的家讳,历代的国讳是各不相同的。最常见的避讳法有三种:第一种是改字法,凡事遇到该避讳的字,就用同音或同义的字来代,即使是古人古书照改不误,第二是空字法,即将应该避讳的字空而不书,第三是缺笔法,即对所避之字最后一笔不写。(诸上例子很多) 谥法:古代“盖棺定论”的一种仪节。民间还有一种私谥,如弟子给先生的谥号,以表达敬仰、怀念或哀悼之情。私谥始于春秋末年,知道民国民间还有这种遗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