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张若虚以一首《春江花月夜》倾倒历代读者,被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他也许没有想到,几百年后,藁城大地上诞生了一位同名异姓文人——王若虚,他撰写的《滹南遗老集》,把我国文学评论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为后世学者推崇备至。 时光之箭,被历史之弓轻轻一弹,穿过巍巍盛唐的气象,越过五代十国的风雨,飞到宋金鏖战的战场。其时,金国的十万铁骑从北方呼啸而来,踢碎了北宋统治者议和的美梦,攻陷了东京汴梁,掳走了徽钦二帝,是为“靖康之难”。高宗赵构在慌乱中登基称帝,边打边撤,最后退守临安,与金国形成划江而治,南北割据的局面。王若虚就是出生在金国统治的藁城。据《金史》记载,王若虚,字从之,号慵夫,成安二年经义进士,历任管城、门山二县令,有惠政,后为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曾出使西夏,授同泗州军州事,留为著作佐郎,撰《宣宗实录》。未几,召为左司谏,入为直学士。金亡不仕,因居滹沱河之南,故自号滹南遗老。对于他的学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金元之间,学有根抵者,实无人出若虚右,吴澄(元朝著名学者)称其博学卓识,见之所到,不苟同于众,亦可谓不虚美矣。” 历经儒家文化的浸润和燕赵之风的熏陶,在王若虚身上凝聚了勤政爱民的入世精神和正色立朝的侃侃正气。在管城、门山任县令期间,他朴实方正,秉公断案,带领人民兴修水利,灌溉农田,引流种树,泽被子孙,深受百姓爱戴,待到任意已满,离职转任之时,老幼攀送,数日乃得行。天兴二年春,京城西面元帅崔立劫杀宰相,群小附和,因慕若虚之名,翟奕以尚书省的命令召其为崔立撰写功德碑文,王若虚宁死不从,并严词以斥之,群小悻悻而归。 先秦时代,虽战乱不断、人民困苦,却也处士横议、百家争鸣,实为文化之盛世。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思想近于一统,四书五经和一些经典著作便被人们奉为圭臬,不敢质疑,文人们提笔著文总是子曰、诗云了。然而,王若虚偏要质疑,偏要刺探,并把对经典的质疑、批评写成文章,后被元代藁城县令董文炳,整理编辑为《滹南遗老集》,其内容广泛,经、史、子、集,无不涉及。全书46卷,计有《五经辨惑》2卷;《论语辨惑》5卷;《孟子辨惑》1卷;《史记辨惑》11卷;《诸史辨惑》2卷;《新唐书辨》3卷;《君事实辨》2卷;文辨》4卷;《诗话》3卷;《著述辨惑》、《议论辨惑》、《谬误杂辨》、《杂辨》各一卷,以及诗文5卷。司马迁的《史记》,列二十四史之首,不论文学价值还是史学价值,都无与伦比。历代文人学者鲜有质疑者,王若虚则在《史记辨惑》中,分析、臧否。所以,张中行又称其清新,“所谓清新,是能言己之所见,不顺着老路,人云亦云。” 金亡后,若虚居正定。年七十,由两个儿子忠和恕陪侍,东游泰山,迤逦至黄岘峰,在萃美亭休息,跟同游的人说:“汩没尘土中一生,不意晚年乃造仙府。诚得终老此山,志愿毕矣。”其后让忠回家,让恕陪着,找了个合意的地方,垂足坐大石上,良久,瞑然而逝。(刘振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