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国学教材 >

《柏舟》:失爱的女人,依然可以如此美丽

http://www.newdu.com 2017-11-23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 
    亦有兄弟,不可以据。 
    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 
    觏闵既多,受侮不少。 
    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 
    心之忧矣,如匪浣衣。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几千年后的我们,所吮饮的,不过是诗经里的一瓢“言外之意”。 
    唐朝朱庆馀的《闺意献张水部》,是备受推祟的一首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窗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言尽新嫁娘的“婉若清扬”及新婚夫妇的相珍相惜。得了沈从文真传的汪曾祺曾叹,一个人,一辈子,能写出这样一首诗,则流芳百世。镜头由洞房花烛骤停扫向拂晓的对镜梳妆,一心想讨公婆的好的新嫁娘,生怕有个闪失,放弃了矜持,追问“画眉深浅入时无”,眉描得深浅合式么?粉底是否涂厚了?腮边的胭脂是否抹匀了……心思缜密,希望让公婆初见时眼前一亮,给自己打个满分。若是个善解人意的好夫婿,定微笑不答,信手拈起眉笔,细细地替对方描好眉尖,拢好鬓角,用无比欣赏的目光望定她,让她在这种宠溺的目光里自信起来。再牵起手,双双向翁姑盈盈拜下去。 
    这首诗的本义,根本不是这样啊。科举考试在即,怀抱儒家出世思想的朱庆馀,惴惴地以诗作探路石,献给负责考试的官员“张水部”,将自己比作羞答答来探夫婿意旨的小媳妇,依您老的慧眼看来,我是否是可堪造就的英才啊?此次考试,我的命中率多大,希望值多高…… 
    这是科考之外的打点。正式的试卷考试前,以诗作探,先给主考官一个好印象呗。张水部对“小媳妇”的小心思自然一目了然。他莞尔之余,还回了一首诗:依你的才华,还担心什么呢?安心备考吧。 
    但,通常,我们都忽略了这首诗的本义。感动于新婚燕尔浓得化不开的爱情。我们这样阅读,其实丝毫没有降低这首诗的艺术价值。 
    恰如诗经,几千年前的古人,有那么多绵密的心思,这个不能说,那个不能直接说,遂借男女之情来说事,这一来,便顺风顺水,滔滔不绝。最经典的莫过屈原的《离骚》,借香草美人抒发对君王群丑的爱憎,九曲十八弯,笔调婉约,感情深沉。 
    两性关系,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模式,世间万种风情,皆由此衍生。 
    诗歌一经传诵,便有了诸多辐射意义。在漫长的吟咏中,辐射意义如雪般覆盖了本义。后人更看重的是诗歌的审美意义,以及投合我们脾胃的小情小调。 
    《诗经》里多有用弃妇声气写下的诗歌,有些是,有些却根本是“不才明主弃”的群儒的腹诽,或小小的放恣。凡是试图与当权者接轨的读书人,都有一拍即合或一拍即散的分合际遇,或喜或怨,亦惊亦怒。君臣之间的分合离聚,与两性间的爱恨情仇有着惊人的相似。君臣相合,君王青眼有加,彼此相看两不厌,一度,张九龄对唐玄宗的意义简直好比庙堂之上的空气清洁剂,唐玄宗一见他便精神一振,凡有人举荐人才,唐玄宗必来一句“风度得如九龄否?”张九龄成了大唐风度的标杆。但,一旦产生审美疲劳,张九龄只有灰溜溜哭啼啼告老还乡。屈原青年时丰姿秀美,才华超群,如一缕清新的风,吹尽了楚怀王心头的烦恼,遂委以三闾大夫,兼外交重任。然,群丑争宠,不受待见的屈原被流放,玩够了披发行吟泽畔等行为艺术后,抱石直奔江心。文人对君王的躬奉迎合,与男女间的曲意逢迎,其实也无多大区别。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庆幸我是女人。 
    男人出于强烈的名利心的驱使,向上司示媚;出于荷尔蒙的驱使,为女人鞍前马后,其实都是一种扭曲。 
    丢开写作者那幽微的政治心思不说,单从婚姻层面,从两性关系上诠释这些诗,也是颇具审美意义,颇有意味的。 
    若将《柏舟》视作弃妇诗,那个中的女主人公绝非一个庸妇,而颇具小资情怀。她有思想,有见,有知识有品位,对婚姻对情爱,有自己的思维逻辑,是一位“清坚决绝”的女子。 
    丈夫有了婚外情,不论是身体出轨还是情感的红杏出墙,于她,都是爱情变质的不能承受之重。或许,她也曾考虑过一哭二闹三上吊,也曾哭向娘家,但只是“事更衰”,长兄和小弟倒将自己没头没脑一通抱怨,不能受夫婿待见的女儿在兄弟那儿也是自降身价,担心她的生活秩序打乱了,会动摇他们的经济基础。哭诉只是自找其辱。或许也曾哭向闺密,然,没有一个女友肯分担自己的一半愤慨。或许也曾考虑过持刀,和那个分享了自己爱情的第三者“图穷匕首见”……然而,最终清醒过来:爱情没了,任何人都帮不了自己的忙,酒精可以麻木自己的神经,却麻木不了自己的头脑。人生的苦痛兜头浇来,爱成霜降,曾经的恩爱顿时秋草上的夜露,一一凝成白霜,刺骨的冰,却又洁净空灵。作为当事人,所做的,是孤独的感思,是对自我的尊重,是对逝去的爱情的祭奠与追悼。 
    于是,她选择了最好的方式:临变不惊,分寸不乱,不再惊扰一人,冷静独处,将身前身后世细细打量,将痛苦的石磙在流血的心上一次次碾过。她将痛苦包裹得那么紧密,不愿轻易泄漏,以致长期保鲜,千年后的我们打开诗,还能触摸到她那依然流血的心房。 
    在一个月色凄迷的暗夜,她走出家门。寻了一叶扁舟,将自己放逐碧波万顷中,试图梳理自己纷繁的思绪,和湖水一样的透明澄澈。这不是普通的船,而是柏木。松柏常青,世人在柏木里寄蕴了感情永久弥新的寓意。坐在这样的一叶小船上,怎么可能不恸从中来? 
    柏木船慢慢地荡,面对着一泓碧波,万千思绪渐渐沉静下来。人心若是一面青铜镜多好哇,深深浅浅的,都是旧日的折痕。取下来,濯洗一番,岂不又干净明亮?人心若是鹅卵石那多好哇,可以随意抛掷踩践,翻滚爬跌。人心若是一方草席多好哇,需要时铺在床上,不要时卷起来,竖在墙角一隅。最不能面对的,便是自己那颗心,犹在饮泣,犹在滴血。 
    虽然如此,仍然淡扫眉蛾眉,维持雍容娴雅的仪表,至少在外表上无隙可击,否则,一副雨打浮萍的惨样,将更被视为软弱被欺。世事洞明,她乃一知性女人。 
    遭受的屈辱够多了。静下心来,悲从中来。屈辱装在心中,那种不洁的感觉,让人窒息。就像衣服上沾了污秽,拎到河边漂洗,用去了无数的皂荚,一遍遍搓,一次次槌,永远也漂洗不尽。 
    最可羡的是鸟,能一飞冲天,远离污浊的环境。只有爱的感觉像飞,无爱的女人是断翅的鸟儿,空怀一腔高洁的心空。 
    在这样一个暗夜,月色迷离,有位女子,妆容精致,衣饰整饬,独自泛舟,在无边的暗夜里,咀嚼着心事,锯除着无干的牵扯,保留了自尊。 
    对自己的心有如此透彻了解的女人,是不会轻言放弃的,我们相信,走下柏舟的她,会“努力加餐饭”,笑出强者的风采。 
    我从来不愿将《柏舟》里的女子视为弃妇。内心如此强大的女子,只要不自弃,是没有人可以抛弃得了的。让我们对她投以敬重的一瞥吧。自始至终,她没有吐出一句和感情无关的话,她不关心财产的分割,她不关心衣食,她心心念念的,是爱的不可再得。她看重的是,是纯粹的精神生活。失爱的女人,依然可以如此华美。她差不多让我们抱愧,哪里需要我们廉价的同情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