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历史台湾第6期 出版时间:2013年11月 出版单位:台南: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 内容简介: 【台湾涉外关系专刊】 【论文】 17世纪后半的漳州海商与通事(翁佳音) 从台湾的邻岛到邻国:西方古地图中的「巴丹(Batan)」岛与「巴士(Bashe)」海峡名称考(李毓中) 李仙得略传(John Shufelt撰,林淑琴翻译) 闲谈1650年前后留下旅台见闻与游记的欧洲人士(康培德) 是谁遇见谁?从异文化主题展看台湾文献的展览运用(吴佳霓) 【新书介绍】 李仙得《台湾纪行》(林欣宜) 尤汉那·诺姆斯《福尔摩沙围城悲剧》(石文诚) 何内·科邦《北圻回忆录:清法战争与福尔摩沙》(林孟欣) 12、古今论衡第25期 出版时间:2013年11月 出版单位: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内容简介: 【研究讨论】 另类医疗史研究20年——史家与医家对话的台湾经验(杜正胜) 匈奴语「比鞮」、「卑鞮侯」(卓鸿泽) 甲骨文与公众考古学(臧振华) 【文献辑存】 唱新闻、说时事——听听一二八淞沪战役景事(汤蔓媛) 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藏秦汉碑拓初探(张忠炜) 【读书札记】 近世中国焚书或反印刷言论的若干断想(王泛森) 【研究专论】 中国地质学及史前学发展初期之国际性格——从德日进寄至法国的一张餐卡看起(戴丽娟) 13、台大文史哲学报第79期 出版时间:2013年11月 出版单位:台北:国立台湾大学文学院 内容简介: 王嗣槐《太极图说论》研究(吕妙芬) 袁枚《随园诗话》编刻与版本考(黄一农) 朝向「后人类诗」——陈克华诗的科幻视域(刘正忠) 「病体中国」的时局隐喻与治疗淬炼──论晚清小说的身体/国体想象(颜健富) 谁不是文艺复兴人文学者?(花亦芬) 14、民族学研究所资料汇编第23期 出版时间:2013年11月 出版单位: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 内容简介: 海南岛民间信仰踏查记(张珣) 马祖莒光花蛤节:边境岛屿如何探索未来(曹以勋、林玮嫔) 15、远景基金会季刊第14卷第4期 出版时间:2013年10月 出版单位:台北:两岸交流远景基金会 内容简介: 欧盟扩张对于欧盟国家吸引外人直接投资效果之研究(林祖嘉、谭瑾瑜) 十八大后习近平掌军执政的前景(由冀) 2012年香港立法会选举候选人之竞选文宣策略(钮则勋) 中国大陆政府与市场驱动的两岸产业分工转变:以手机产业为例(蔡青蓉、李志强) 16、成大中文学报第42期 出版时间:2013年9月 出版单位:台南:国立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系 内容简介: 墨家兼爱思想之嬗变——从「兼」字涵义谈起(刘文清) 嵇喜〈嵇康传〉作意蠡测(江建俊) 南国行旅与物我对话——李德裕罢相时期的辞赋书写及其困境隐喻(许东海) 从宋代(10-13世纪)禅师拟寒山诗论「寒山体」的内涵转变(黄敬家) 蓝鼎元传记数据考述——兼论其〈纪水沙连〉之内容与意涵(顾敏耀) 南溟、离散、地方感:杨云史与使节汉诗(高嘉谦) 怕死不来番:海南族群《过番歌》研究(苏庆华) 台湾虎姑婆故事之深层结构——以自然与文化二元对立观之(简齐儒) 17、台北大学中文学报第14期 出版时间:2013年9月 出版单位:台北:国立台北大学中国文学系 内容简介: 因果逻辑与章法结构(陈满铭) 毛子水《论语今注今译》析论(陈金木) 未去殖下的大历史书写:反思1990年代香港文学读与写的困局(陈洁仪、余非) 博学高才,卓荦不羁——金代赵可词之情感意涵及创作心态析论(陶子珍) 从〈报任安书〉看司马迁对生命的终极关怀(李秋兰) 论王安石崇尚周公人臣之勇——以《诗经新义》为本(廖育菁) 刘师培〈报任安书〉析探(吴声佑) 18、新竹风城二二八 出版时间:2014年2月 作 者:张炎宪等 采访记录 出版单位:台北:吴三连台湾史料基金会 内容简介: 新竹地区在228事件中,是比较平静的地区,涉及范围较小,伤亡人数较少,受难者大多为一般庶民,没有显赫事功。所以在228事件的讨论中,常被忽视,认为不足与其它地区相提并论。但历史意义不能以死亡多寡、涉及范围大小来论断;生命价值更不能以出身、地位、财富之不同而有高低。 新竹地区228事件,以往虽有零星报导,但是缺乏整体研究报告。本书依据个案一一寻访受难者及其家属,收录新竹地区11位见证者,18位受难者的228事件证言。口述历史纪录的可贵是保留受访者的观点、感情和经历,描绘出当时的情境。这些记忆可能因为年代久远而记忆不清,或因个人因素而有隐晦膨胀,未必能呈现真正史实。但其庶民性格和民间观点,却能突破官方说法,听到不同于官方记载的声音,而凸显历史的多面性及意义。 19、荀子礼治思想的渊源与战国诸子之研究 出版时间:2014年1月 作 者:佐藤将之 著 出版单位: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内容简介: 第一章 统治天下人民的帝王:《墨子》的「兼」与《荀子》 序 言 第一节 〈兼爱〉的主题是否为「兼爱」? 第二节 战国早期文献中的「兼」 第三节 墨家的「兼」与「兼爱」:治理「天下」之君德 第四节 《荀子》的「兼」 小 结 第二章 天人之间的帝王:《庄子》的「道德」与《荀子》 序 言 第一节 过去对《荀子》与「道家」思想关系之研究 第二节 《庄子》和《荀子》之间的思想关系与「道德」 第三节 《史记》中的「道德」和司马迁对庄荀思想的评论 第四节 《论语》、《孟子》及《郭店老子》中的「德」概念 第五节 《庄子》「德」概念之特色 第六节 《荀子》「德」和「道德」概念的特质与《庄子》 附 论 定州竹简《文子》「道德」概念的思想特质 小 结 第三章 教化人民的帝王:《管子》「经言」诸篇的「礼论」与《荀子》 序 言 第一节 过去研究对现本《管子》及其与《荀子》之间的思想关系之主要见解与问题 第二节 创造「能自律自规」的人民:〈牧民〉的思想特质与《荀子》 第三节 君王的境界与条件:〈形势〉的思想特质与《荀子》 第四节 人民的管理与教化:〈权修〉的思想特质与《荀子》 第五节 从「一国之制」到「天下之制」:〈立政〉的思想特质与《荀子》 第六节 作为达成资源的公正分配之朝廷:〈乘马〉的思想特质与《荀子》 小 结 第四章 具备神明的帝王:《管子》诸篇中的礼论与《荀子》 序 言 第一节 《管子》礼论的整体特色 第二节 《管子》中〈君臣上〉和〈君臣下〉的政治思想与《荀子》的礼治思想 小 结 第五章 效法天地秩序和体现文明秩序的帝王:《吕氏春秋》的「理义」与《荀子》的「礼义」 序 言 第一节 过去《吕氏春秋》和《荀子》「理」的研究评述 第二节 《吕氏春秋》的「理」和「理义」 第三节 《荀子》的「理」概念与「礼义」 小 结 第六章 《荀子》的「性」论与《韩非子》的人论 序 言 第一节 当代学者针对荀子与韩非之间关系的观点 第二节 《荀子》与《韩非子》的「性」概念 第三节 《荀子》及《韩非子》的「人」观 第四节 韩非「人趋利避害」的思想来源 小 结 结 论 20、迟来的后殖民──再论解严以来台湾小说 出版时间:2014年1月 作 者:刘亮雅 著 出版单位: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内容简介: 导论:再思台湾后殖民 第一部分:重写台湾国家历史 施叔青《行过洛津》中的历史书写与乡土想象 施叔青《风前尘埃》中的另类历史想象 第二部分:原住民书写与自然书写 田雅各布短篇小说中的自我另类民族志表达与文化翻译 对神秘与现代的暧昧矛盾:吴明益的短篇小说 第三部分:女性乡土想象的新貌 乡土想象的新貌:陈雪的《桥上的孩子》、《陈春天》里的地方、性别、记忆 女性、乡土、国族:以赖香吟的〈岛〉与〈热兰遮〉以及李昂的《看得见的鬼》为例 第四部分:国族与性别的交缠交错 陈玉慧《海神家族》里的另类历史想象:跨国流动中的国族与性别 迟来的后殖民:赖香吟解严小说中的知识菁英和底层人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