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与猫。猴谐音“侯”,猫谐音“耄”。 这幅画展现了画家敏锐的观察,他不但钩画出二猫一猴间生动的神情,也将合於本性、出乎自然的瞬息动态,铺陈出一幕富有戏剧效果的画面。精谨的笔墨、纤巧的刻划,作者传神体物的绘画表现,足为宋人写生写实的艺事风格代表。 《猴猫图》图卷,绢本,设色画,尺幅:31.9cmx57.2cm 北宋·易元吉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一只猕猴(黄山猕猴),脖子上圈套著粗绳,绑系在地,两只小虎斑猫,结伴路过此地,未加留意路旁这只正闲得无聊的「怪客」,那知一刹那间,猴儿出手挟持住其中一只,另一只则是惊避回顾。 猴性躁急犷悍,在凶蛮中仍有它调皮的一面,尽管被人圈绑著,行动受限,却也无法阻挡住活泼捣蛋的本性。被它环抱在怀的小猫,侧脸瞠目,惊惧地张嘴直叫著,已走避至另一侧的小猫,全身拱起,充满警戒的形态,回头对著顽猴怒目嘶叫,猕猴却是神态自若,鼓吻闭唇地斜视著,一副你奈我何的神气顽皮模样。 易元吉,北宋画家,湖南长沙人,字庆之。自幼聪颖,很早就因善画得名。最先他工画花鸟,後来看到了另一位北宋善画花果名家赵昌(活动於十一世纪前半)的作品,深感折服。同时他也认知到,只有摆脱前人的画法习惯,超越古人的所见,方能成为名家。於是他到了今天的湖南、湖北一带,搜奇访古,并且深入万守山区,对猿猴獐鹿等动物作近距离的观察。另外他也在长沙住所後方,开辟假山假水,蓄养水禽山兽,藉著小洞窥看它们的动静作息。如此经过长期努力,终能将眼中所见,藉画笔全然表现,同时呈现出盎然的生趣。治平元年(1064)景灵宫建孝严殿,易元吉受召入宫画迎釐斋里皇帝座後的屏风;又於开先殿西廊画猿,不久染疾而去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