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治学心语 >

为了留住地名背后的“文化根”—八旬老人十年编两万余字大窑路发展史

http://www.newdu.com 2017-11-24 国学网 newdu 参加讨论

    “每一个地名都是一段历史,可是现在的孩子们都不知道了……”第一次见到年过八旬的黄仁荣,是在江苏无锡南长街的窑群遗址博物馆里。乍一看,2006年开建的这座新博物馆与黄仁荣,有着强烈的视觉冲突。可黄仁荣却表示自己深爱着这座博物馆,是博物馆让他重新找到了自己的“根”。
    新博物馆迎来老顾问
    前面就是古运河,脚下一米宽的石板路就是大窑路,再往深处还藏着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大窑路窑群遗址,这里曾有着108座古窑座……黄仁荣一边向记者介绍,一边拿出一沓手稿:“大窑路以烧窑而名、因烧窑而兴,大窑文化是大窑路不能不提的重要历史。”
    厚厚的一沓手稿足足有80余张,A4纸大小的方格稿件,第一张封面是“无锡大窑发展历史宣讲稿”几个大字,每页约300个字,誊写得整整齐齐。
    “我今年81岁了,学历也不高,编书这事儿也是不敢想的,只是这份手稿里都是我这十年查文献、实地走访,努力拼凑还原的窑群历史,也是生活了一辈子的大窑路的历史。”
    2006年,无锡市政府决定在无锡大窑路窑群遗址旁建造一座博物馆。当地烧窑史可追溯至元末明初,一直延续到20世纪50年代,烧窑养育了数千窑民,也富庶了十大家族,可那段繁华历史却少有人了解,博物馆到底请谁来“压阵”做顾问才能承担这传承的重担呢?
    后来,政府找到了当时71岁退休在家的黄仁荣,他是十大家族“黄”家的后人,年少烧窑制窑的事情,他依稀记得,一辈子都生活在大窑路,而且身体状况也允许,来做馆长兼顾问,黄仁荣也是当时最合适的人选了。
    十年奔波理出家乡历史
    “荒废”了这么多年,能留下来的大窑路系统资料非常少,黄仁荣几乎都是“白手起家”。他从无锡旧书店里找,只要看到“南长街”“大窑路”“烧窑”这些重要字眼的地方志、古旧书,他都会买回来。
    “花了多少钱买书,我不记得了,家里的旧书堆满了好几箱子,现在都还留着,想起了什么还要翻阅的。”黄仁荣告诉记者,南京明城墙、江南园林、官衙庙宇祠堂的砖瓦都来源于大窑路,不管是规模、技艺还是影响力,这里都堪称江南烧窑之首。
    逛旧书店的习惯一直延续了十年。与此同时,黄仁荣还在努力弄明白大窑路烧窑的独特工艺,“以前没有温度计也没有恒温箱,如何控制好火候和时间才能烧制出合格的砖瓦,这是技巧也是经验。而这些大多靠着家族间的口耳相传和自己的实践积累而来,是大窑路的文化核心”。
    黄仁荣根据自己对烧窑流程的零星记忆,决定按照一个个环节去对应找还在世的老窑民,一点一点还原工艺流程。这在当时,也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黄仁荣只能自己用脚去探访,敲开一户户原住民的家门:“你家老人在吗”“你知道烧窑火候怎么控制吗”“滴水工序怎么操作”“你知道谁可能知道吗”……
    就这样,黄仁荣的脚印留在了大窑路的每一条弄堂小巷。“烧窑温度要控制在1050度左右,看火苗的颜色和形状,紫红色、集中状、很稳定,基本就是理想的火候”“烧窑也有所谓的淬火工艺,就是从窑上方往下滴水,滴水需要控制水流速度,秘诀在滴水口放置了一个稻草结”……
    听到这些,黄仁荣如获至宝、欣喜地记录下来。村里还在的七、八个老窑民,他几乎都拜访到了,为了配合老人们的身体状况,他三番五次地拜访、核实。十年时间,黄仁荣基本复原了大窑装窑、烧窑、挑窑水、出窑等全过程,还额外核实确定了大窑路108座窑座的地址和窑主姓名。
    “历史最好的证明还是实物。”窑群遗址博物馆里展品并不算多,但这400多件金砖、瓦当、砖雕等实物中,有300余件是黄仁荣留心从各处搜集来的。无锡哪里有拆迁、老建筑修复,他都要去淘宝,“有字、有独特纹饰,还有造型别致的,都会留个心眼,有的直接捡,有的花点钱从工地买回来”。
    “做博物馆顾问的这十年,也是我自己重新学习了解大窑路窑群文化的过程,这份手稿是一个成果。我学历不高,文化水平有限,希望社会上有文化的人士帮忙看看,若能出版成书就更好了。”记者离开前,黄仁荣表达了自己的心愿,“让以后的子孙也别忘记了大窑路和窑群文化的历史,这是我们这个村子的‘根’,也是中国文化的‘根’!”(本报记者 苏 雁 本报通讯员 陈 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