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治学心语 >

学艺七十载,不断求变终成大家 韩天衡:贯通书画印 翱游天地间

http://www.newdu.com 2017-11-24 国学网 newdu 参加讨论

    
    驱车前往嘉定新建的韩天衡美术馆,正逢上海拥堵的台风天。精疲力竭抵达,却见一江南庭院。绕至后门,雨线淅沥,竹叶沙沙,忽见一敞亮茶室,韩先生一袭中装,安然在座,神态沉静。
    一瞬间,心中安定。韩天衡,简简单单三个字,似乎有窗外风雨无法动摇的分量。
    在新中国艺术史上,韩先生的地位,毋庸讳言。韩天衡,号豆庐,自幼酷爱金石书画,从方介堪、方去疾先生治金石及印学,从马公愚、陆维钊先生习书法,从谢稚柳先生攻国画及美术理论,最终贯通书、画、印、文,成就艺术大家。
    时光荏苒,如今豆庐先生已届古稀之年。日前,“不逾矩不——韩天衡学艺70年作品展”已结束浙江、武汉巡展,即将于10月抵达上海。平素低调的韩天衡,破例接受本报专访。
    “艺术难的不是登山,而是登天”
    韩天衡早已无需更多荣誉。
    2001年APEC会议国礼选择象征信誉诚信及金石千秋的篆刻印章,全部由韩天衡操刀篆刻。2008年,他受邀为北京奥运会刻下“同一个世界”。2010年,再为上海世博会操刀篆刻“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相比于自己的艺术成就,韩天衡更热衷于谈论艺术本身。他笑言,人一生的努力,不一定要开花,能做到心花怒放就很好。
    4岁学写字,6岁学刻印,十几岁时学诗文,35岁再学画,韩天衡可谓书画印兼擅。只不过,篆刻成名最早。从青年时代起,便与方介堪、谢稚柳、刘海粟、陆俨少、黄胄、李可染、程十发、高二适、陆维钊等众多大师们交往并亲聆教诲。这些20世纪书画大师们的用印,大多出自他手。
    与大师们交往,趣事颇多。刘海粟曾看到陆俨少画上的印章,欣赏至极,一定要韩天衡为他刻一批印。1974年,韩天衡在陆俨少的陪同下,第一次去刘海粟的家。回来的路上,陆先生幽默地说,“天衡,侬今朝的待遇比我高。”他说自己每次到老师家里,临走时老师只是从太师椅上站起来说“走好啊”,可那天,海老居然一直送到楼梯口。
    最近,为了办“不逾矩不——韩天衡学艺70年作品展”,韩天衡挑出自己学艺70年的70张画、70方印、70幅书法,还有前后出版过的100多种书。前几年,他刻过“老大努力”“老来多梦”,他将自己数年前刻的一方印章找了出来,叫“老学生”。
    韩先生认为,很多艺术家形成自己的风格后,很难再常变常新。“形成风格后还能勇于探索,出现第二春、第三春的极少。很多大艺术家不是自己不想变,是人家不要你变。外界的束缚也是一个因素。”韩天衡七十年如一日潜心艺事,被公认为精研传统、变汇通融而又善于开拓、大胆创新,不仅在书法、绘画、篆刻上自辟蹊径,艺术理论、学术著述上也是新作迭出。
    “攻艺不能以有小成而大快。”韩天衡说,艺术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须知,此时也小了自己。“艺术难的不是登山,是登天。登山只要有耐力、有时间、有体魄,不出意外总能登顶。登天比登山何止是艰辛千万倍,求知和求新要有自己的方向和定力。”
    他不太喜欢用“从艺”这个字眼,而用“学艺”二字。“学与用,实际上还是学更重要。学得好才能用得上,用得多。我今年76岁了,始终在学习,没有懈怠和放弃一个‘学’字。”
    “不逾矩不”,韩先生解释这个看上去有点奇怪的展览主题词。“孔子讲,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不逾矩’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把握到了规矩,实际上规矩谁能把握得住?尤其艺术观与艺术风格不应该静止、结壳,要与时俱进。所以我在孔夫子讲的‘不逾矩’后面加一个‘不’字,既要讲规矩,又不能完全被规矩所束缚,本质是一个‘变’,这是我一生搞艺术的基本信条。”
    “名利,只是艺术的副产品”
    来到韩天衡美术馆的观众,大多会惊讶于馆藏的丰富。韩先生将数十年的创作和收藏的书画印精品共1136件,图书1万多册捐给国家,陈列于韩天衡美术馆,供大众观赏。
    三国曹魏纯金“关中侯印”、元代剔花漆杆毛笔、从唐至当代的绘画珍品……无一不珍贵。特别是历代名家200多件书画珍品,有文征明、祝枝山、黄道周、张瑞图、倪元璐等墨迹,还有董其昌用明代宣德内府乌丝栏临写的《兰亭序》,堪称国宝级珍品。
    由于捐赠品众多,工作人员仅从韩天衡家集中搬运就有6次。几乎每件作品,都是韩先生颇费周折点滴收集而来,件件藏品背后都有一份故事与回忆。如今,韩先生将自己的珍藏带到另一个“家”,一个人的作品与藏品,已然撑起了一座美术馆。
    “这些是我的‘老师’,是我艺术道路上的良师益友。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朝夕相处。我从中汲取艺术养料,艰难困苦年代在它们那里获得莫大安慰。我觉得捐给国家‘独乐变众乐’,这些作品也有了更好的归宿。”韩先生说。
    把珍藏的名家书画无偿捐献后,政府要奖励给韩天衡2000万元人民币。“我要是拿了这个钱,不等于卖画嘛。”跟家人朋友商量后,韩先生成立韩天衡文化艺术基金会,支持文化艺术活动,并开办天衡艺术教育基地,进一步推广传统艺术。
    “艺术上的成功会带来名利,但它只是艺术的副产品。千万不可本末倒置,若为追逐名利,则会毁了艺术,毁了艺术工作者的本真。”韩天衡说,对艺术没有纯粹的心、满脑子想着名和利的人,成不了大气候,也成不了艺术家。
    年轻时,韩天衡刻刀不离身。去朋友家玩,凳子都不坐,拿起一块石头就刻。19岁到29岁,韩天衡在海军部队待了10年。部队一个星期放一次电影,他主动和战友说,“你们去看戏,我来值班。”战友很高兴,他也高兴,又有两三个小时写字刻印。营房周围是空旷的粗水泥地,那时磨石章的砂纸难买,就把水泥地当砂纸。刻完了磨,磨完了刻,5年后被调离时,大片的水泥地居然被磨得光滑如镜。
    部队在温州,金石大家方介堪先生当时已从上海回到温州。部队每两个星期才放半天假,韩天衡从郊区驻地坐30里路公交车到温州市里。大热天奔波往返,就为了让方先生抽空看看自己的印,简单点评几句。
    看到渔民在瓯江上摇橹,他悟出:真正的直线条是从曲里面来的,真正的曲线条是从直里面来的。直中曲,曲中直,深浅有度,游刃恢恢,才是理想的线条。
    “我这个人这辈子就是追求‘艺术’两个字,从来没考虑过为金钱而创作。”韩天衡孜孜以求的,始终只有艺术。
     “打通书画印文,靠读书和体悟”
    韩先生爽朗大气。别人都是将印出的作品集纳出版,他偏不,把自己刻的印章正面拍下,强光一打,走刀技巧、披切削刻,内行人一看就能明白,毫不藏私。
    除了印章,韩天衡在书法和绘画上也追求自己的风格。他的草书气势雄阔,风神洒脱,个性鲜明。首创的“草篆”在古典式篆书中大量使用了草书的表现手法,赋予篆书崭新的生命活力,更富于运动感和节律美。所作国画讲究笔墨意趣,由明清上溯宋元,复又渗入时代精神,体现出洁莹、清奇、恣肆的独特风神。
    “艺术各个门类就像一个马蜂窝,把书、画、印、文等蜂穴打通了,才能左右逢源,相得益彰。但打通不容易,要靠读书、靠体悟。”韩天衡说。
    上世纪80年代初,韩天衡就写过填补相关领域空缺的《九百年印谱史考略》。他从20来岁开始读这方面的书,做笔记,在全国各地图书馆、私人藏家乃至日本、香港地区、台湾地区、新加坡都找书来读,前前后后看过4000余种。一直到今天,凡是没有见到过的印谱,还在做笔记。
    《中国篆刻大辞典》一书,他前后编了15年。撰写《篆刻病印评改200例》,把一方印从构思到完成的整个过程,由若干次“否定”到最终“肯定”的运心用智的过程一一揭示。该书短短一年就再版4次。
    韩先生善于思考,写下《豆庐十论》指出推陈出新的本质是推新出新。如果不学习优秀传统,艺术必定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但推陈的本质是推新。“学赵之谦、邓石如、吴昌硕,我们学的是旧吗?不是,这些都是他们当时创新、闪烁光芒的新东西。倒是学得和人家一模一样,才是旧的。我们要推古人创造之新,推今日明日之新。”
    从上世纪60年代后期收学生至今,韩先生的入室弟子有200多名。他教导学生,“你们要耐住寂寞,不要今天拿起刻刀,明天就想成名,后天就想名扬天下。艺术要消化、吸收、演绎,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这是他70年艺术道路上走来的真切感悟。(本报记者 曹玲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