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七日的夜晚,俗称“七夕”,是天上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美好时刻。在民间,便形成一个完全属于妇女的佳节,称之为乞巧节。南朝梁人宗懔所写的《荆楚岁时记》云:“七月七日为牛郎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 所谓“结彩缕,穿七孔针”,是指妇女用彩线来回穿过有七个针眼的“乞巧针”,穿得快的人便表示“乞”到“巧”了。这种针并不能用来缝衣服,“其实此针不可用也”(宋·金盈之《醉翁谈录》),只用于乞巧。而在元代,七夕时,宫女们则登上高台,各用五彩线穿“九尾针”(元·陶宗仪《元氏掖庭记》)。这种“乞巧针”也有两孔的:“缕乱恐风来,衫轻羞指现。故穿双眼针,特缝合欢扇”(梁·刘孝威《七夕穿针诗》)。不过,她虽穿的是两孔针,却是在袖子里进行的,其技艺自然更巧。《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有如女子国,七夕乞巧自然是不可少的。贾宝玉所作的《芙蓉女儿诔》中,有“鳷楼空鹊,徒悬七夕之针”的句子。 宋代七夕乞巧之俗,十分繁复。《东京梦华录·七夕》载:“至初六日七日晚,贵家多结彩楼于庭,谓之‘乞巧楼’。铺陈磨喝乐(一种泥塑小偶)、花瓜、酒炙、笔砚、针线,或儿童裁诗,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谓之‘乞巧’。妇女望月穿针。或以小蜘蛛安盒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元人孙淑的《七夕》写道:“乞巧楼前雨乍晴,弯弯新月伴双星。邻家小女都相学,斗取金盆看化生。”这“化生”是一种游戏,即妇女从市铺买回腊做的小娃娃,放在“金盆”的水中,观看腊孩浮水的样子,可以乞生子嗣和给子女带来吉祥。 到了明、清,还流行在“七夕”这天的上午,玩一种“丢巧针”的游戏。先端一碗水曝晒日中,略等片刻,水面便产生一层薄膜,尔后将平日缝衣或绣花针投入水碗中,针便浮于水面。丢针的人再去观看水底的针影,如成云物花朵鸟兽之影,或细直如针形者,便是“乞”到“巧”了。“穿线年年约北邻,更将余巧试针神。谁家独见龙梭影,绣出鸳鸯不度人”(清·吴曼云《江乡节物诗·试针》)。这首诗写的是“丢巧针”,除了乞求有高超的手艺外,还暗暗乞求配一个如意郎君。 关于蜘蛛网乞巧之举,起源于唐代的“蛛丝卜巧”。杜甫在《牵牛织女》诗中吟道:“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唐代妇女往往在七夕第二天拂晓,开盒比试看谁的蛛网好,以判断谁得到“巧”了:“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唐·祖咏《七夕乞巧》)。古代七夕,乞求巧艺,乞求子嗣,乞求美满婚姻,表现了一种妇女对幸福生活的真挚向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