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海外汉学 > 综合述评 >

中国外交60年变迁

http://www.newdu.com 2017-11-30 网络来源 沈大伟 参加讨论

    新中国60年外交历程是中国外交的一次“长征”,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在世界上颇为孤立,只和18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而且与苏联的盟友关系并不愉快。20世纪50年代中苏交恶,中国外交和国家安全承受着新的压力。1960年中苏决裂后,中国在亚洲列敌环伺,与许多国家处于对抗关系(其中包括美国、苏联、日本、南朝鲜、印度以及许多东南  亚国家),随后的“文化大革命”更是给中国外交雪上加霜。70年代,中国开始逐步摆脱内乱,开始正常的对外交往。和其他许多领域一样,中国外交的真正进步始于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所以,我想把我对中国外交变化的观察分成两个阶段来谈:第一阶段1949~1979年; 第二阶段1979~2009年。  
                                     中国外交的前30年  
    我认为以下特点影响着中国外交的第一个30年。     
    第一,这一时期,就全球冷战“双极”结构和后来“战略大三角”结构而言,中国既是  受害者,也是贡献者。这一时期中国的国际和地区环境并不乐观,在大部分时间国家安全都受到直接威胁。中国通过“一边倒”促成了国际关系中“两个阵营”的形成。很多人认为,中国除了倒向苏联之外别无选择,因为美国人在1948~1949年已经关上了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大门。目前,历史学家们还在讨论当时美国外交是否存在“失去中国机会”的问题,但到1950年2月,随着《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两极世界已经巩固。
    随后是朝鲜战争、1955年和1958年两次台海危机、1960~1962年中印冲突、中苏关系破  裂和1969年两国军事对峙、从20世纪60年代一直持续到70年代初的美越战争以及后来1979  年的中越战争,所有这一切都使中国没有和平的国家安全环境。从50年代一直到70年代初,除了朝鲜和越南之外,中国在亚洲地区实际上是孤立的。当然,这种对抗关系的形成有中国方  面的原因,但最基本的一点是,我们不要忘记中国所处的环境是列敌环伺。在这30年中,战  争威胁确实存在,所以需要有一支庞大的军队和庞大的军费支出,它还迫使毛泽东采取极端的  做法,比如“三线”建设等。 
      第二,在国内,意识形态对于外交政策的制定发挥了重大作用,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些政策包括:建立共产主义世界、对第三世界的政策,以及对全世界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政策。这些外交政策主要以意识形态为基础。总体而言,这种以意识形态为基础的外交政策对中国的  国家利益并没有带来好处,直到邓小平将政策的基础转为求真务实之后,中国外交才开始走向成功。以意识形态为基础的外交政策意味着中国对外部世界关上了大门,无法获得与其他国家交流所带来的益处。同时还要提到的是,不仅中国关上了大门,西方还有后来的苏联也迫使中国采取这一政策。 
    实际上当时的外交部是一个相对弱势的机构,甚至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可能都比它重要。1956年成立的中央外事领导小组是主要外交政策制定机构,后来该机构和其他一些机构也渐渐名存实亡。而且,当时没有真正的外交“智囊”机构。只有1958年成立的国际问题研究所和隶属于中央调查局的国际关系研究组(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前身),它们在撰写60年代反苏论战的文章方面发挥了作用,在当时的情报工作中也略有成绩,但在决策方面作用甚微。 
      在这一时期,中国国内政治对外交政策的影响贯穿始终。最初是1956中国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与波兰哥穆尔卡“革新”和匈牙利纳吉事件的关系,后来“反右运动”和与苏联矛盾有关联,人民公社和“大跃进”运动对中苏关系也有直接影响。同样,1964年中国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影响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后来的“文化大革命”则影响了中国与整个世界的关系。后来,当毛泽东和三个老帅在1969~1971年想开始与美国建立关系时,林彪、“四人帮”就从中破坏。在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之前美国外交官员先行访问中国之时,甚至一直到尼克松访华期间,“四人帮”还在极力破坏中国与美国的战略和解。 
      前30年的大部分时间,中国外交采取的主要是统一战线策略,而不是战略性的全方位外交。这是一种消极的外交政策,主要看谁是中国的敌人,而不是基于积极的政策,主要看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支持什么。中国常常采取的策略是“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毛泽东总是  运用辩证法来评估世界力量的变化,试图找出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和“对抗性”矛盾。因此,他一再寻求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孤立主要敌人。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中苏和解,中国共产党在1982年十二大上提出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之后,中国的基本外交策略才发生变化。在此之后,中国开始在所谓的“战略三角”中寻求发挥“枢纽”作用,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苏联解体。后来中国外交政策再度发生变化。  
              近30年中国外交的深刻变化和显著特征  
    今天,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十分活跃并发挥着积极作用。中国不仅在拉丁美洲和中东这些全新地区有自己的利益和存在,而且与美国、俄罗斯以及欧盟保持着良好关系。与此同时,它还改变了在亚洲的地区外交,重新恢复了在非洲的影响,更加积极地参与多边国际组织。而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只限于建立反对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的统一阵线。在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上,中国代表也很少发言。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他们不会对外国媒体召开新闻发布会。在联合国,中国的投票方式常常是弃权。简而言之,当时中国外交迟疑而不自信,内向而不开放,被动而不主动,对抗而不合作,说得多做得少。今天的情形则刚好相反:  中国外交自信,主动,合作,务实。这种变化并非一夕之功,而是长时间不断进步的结果。和中国改革其他方面一样,中国外交在摸索中不断进步;它在借鉴外国经验的同时又坚持自己的  核心原则、利益和传统;它基于实际利益而不是意识形态;它是全方位的,全球性的;它是睦  邻的;它加强与所有国家的双边关系,在地区和国际机构中勇于承担责任;它与主要大国保持  平衡关系,同时关心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很多例子可以说明中国外交的深刻变化和中国在全球的参与。在这里,我只谈谈能代表中国外交过去30年的一些特点。     
    中国成为全球参与者这是最显著的特点。中国是当今积极参与全世界事务的两个国家之一 (另一个是美国)。尽管中国是全球参与者,但我还不能把它说成是一个全球大国。因为它的实力构成和它在全球的实力表现并不全面。中国在外交上无疑是一个大国,同时它也是一个全球经济大国,但我认为,中国在软实力和军事上都不是大国,它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大国,实力还不全面。 
      第二个特点是过去30年来中国外交在化敌为友方面的能力。20世纪80年代之前,中国与不少国家特别是亚洲邻国关系紧张。但今天新中国已经和所有这些国家特别是俄罗斯、日本、越南、印度和印尼都成为朋友,与世界各国都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中国完全处在和平环境之中,没有敌对国家(尽管和其他国家一样面临一些“非传统”威胁)。这种交友能力一半要归功于邓小平的和平发展思想:没有外部和平,就搞不好内部发展。而且这种政策对中国的国家安全环境极为有利,同时也十分有利于亚洲的稳定和安全。 
    中国外交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第三点是它积极支持多边主义。中国过去对国际组织和国际条约敬而远之,认为它们是束缚和遏制中国的工具。但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特别是1997~2003年,我们可以仔细观察到,中国从冷眼旁观者变成国际和地区组织的全面参与者,而且批准实施了一系列国际安全条约。尽管北京仍是一个“有选择的多边主义者”,仔细斟酌哪些问题愿意深度参与,但它的总体趋势是全面参与国际社会和全球管理问题,越来越意识到中国作为全球大国的责任。 
      我们也相应地看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参与国际维持和平行动;参与双  边和多边军事演习;参与国际救灾行动;通过发表《国防白皮书》,开通国防部网站,开放内部单位和演习让外国武官参观等做法,使中国军队变得越来越透明。简而言之,中国人民解放  军变得越来越国际化。 
    1978年以前,中国的外交政策决策系统是非制度化的。今天的情况则完全相反,它高度制度化,严格按规则办,共同讨论磋商。中央外办在整个过程中起着强有力的协调作用。外交部在日常外交事务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外交部的职业外交官训练有素。中国现代国际关  系研究院这样的智囊部门定期在情报和政策方面提供参考意见,一些大学的学者现在也担当起这样的角色。总之,中国外交政策的决策过程更加顺畅、高效和职业化,并成效显著。 
      在我看来,中国很好地处理了与美国和俄罗斯等大国的关系。尽管中美关系有过起伏,但今天两国交往达到了异乎寻常的深度,我将它概括为两个“I”,即interdependence(互相依存)和institutionalization(制度化)。社会层次是广泛的互相依存,政府层次则是前所未有的制度化。
    中国与那些可被称为“中等”国家之间的关系仍然比较脆弱,充满不确定性(主要指欧盟、日本和印度)。尽管近几年中日关系的改善令人感到鼓舞,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两国关系还涌动着不信任的暗流。中印关系也是如此。中国与欧盟关系更为复杂,我认为自2006 年10月以来出现的双方不愉快还会继续。  
      中国与中亚、中东、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关系过去30年来发展得十分顺利。不仅仅在经济层面,在商业、文化、军事、多边和政治层面也是如此。我这里所说的“政治”专指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所开展的政党外交。中国的开发援助在这些地区也很突出。因此,中国大大加强  了它在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最后,中国的公共外交成效日益显著。通过运用多种形式和方法,比如孔子学院的建立、直言不讳的大使、政府发言人、中央电视台和新华社广泛的全球报道、奥运会、世博会等等,再加上其他公共外交手段,中国的全球形象得到极大改善。不过,我想把公共外交和软实力区分开来。前者是后者的组成部分,但两者并不是一回事,中国的软实力还不强。 
    以上是我对中国过去30年外交的一些初步看法。和其他领域一样,它显示了中国自1978年以来的巨大进步。中国外交走过了不平坦的道路,取得了不平凡的成就,值得高度赞赏。 
    下面我将讨论一下中国和美国、俄罗斯、欧盟之间的关系,然后再略谈一下中国与亚洲、 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关系以及中国在全球管理方面的参与情况。  
     中国和美国  
    中国和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之间曾经被很多问题困扰,其中很重要的是台湾问题。 虽然两国关系复杂,麻烦和困难也不少,但总体来说两国关系在合作、稳定和正常性方面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我认为,中美很好地处理了台湾问题,尽管华盛顿的政策并不能令北京满意 (比如武器销售问题),但能确保海峡两岸稳定。两国关系在社会层面高度依存,在政府层面  高度制度化。 
      过去30年来,两国关系经历了巨大变化,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大国关系。目前两国  关系是自1989年以来的最好状态。中美合作对全球和地区秩序必不可少,双方在广泛的全球问题上都有互动,这反映出1979年以来两国关系已经取得的巨大进步。不过,今天的一切都始于30年前,主要有以下变化。 
    两国经贸关系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经贸关系,1979年两国贸易额只有25亿美元,到2008年已经超过4000亿美元。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单一贸易伙伴(作为整体欧盟大于美国)。随着贸易额的增加,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也急速增加:2009年1~8月达到1437亿美元。美国 《财富》500强企业几乎都在中国开设业务,投资中国5万多家企业,实际投资额超过500亿美元。同时,中国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到2009年7月,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达到8000亿美元(中国还通过第三国购买了美国的债务工具,分析家认为,如果加上这些,总量  可能达到1万亿美元)。 
    互相依存关系把中美两国社会紧紧联系在一起。数百万中国护照持有者同时持有美国绿卡,在美国工作,许多人定期往返于两国之间从事商业活动。30年前,美国大学里没有中国留学生,而单是2009学年在美国学习的中国学生人数就达到67000人,在中国大学里,美国 学生人数已达11000人。
      两国政府间关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广泛深入和高度制度化。30年前签订的第一个协议使两国政府开始接触,今天,两国间已经有60多个双边对话机制和工作小组,其中最重要的是战略经济对话。这些对话交流高度专业化,双方互相尊重、互相合作。两国首脑热线电话频  繁联系,每年还在国际场合数度会晤。   
      1979年虽然两国有共同的敌人苏联,而且两国曾有效合作遏制苏联扩张,但实际上这一切仅限于亚洲地区,因为当时世界其他地区很少有或者根本没有中国的存在。今天,中国在所有大陆都是全球性角色,因而势必会与美国发生碰撞。这种情况不但会继续,而且会促使双方  更好地理解对方在第三方地区的核心利益。 
      台湾问题多年来给两国关系带来极大损害,而且20世纪50年代以来曾数度把两国推到战争边缘。但从2008年5月开始出现明显改善,这一趋势始于马英九当选台湾“总统”以后。但在此之前,华盛顿和北京曾有效合作,遏止了陈水扁通过追求“台独”挑起重大危机的  企图。 
    当然,过去30年,双方也发生过危机和误解,但每次都成功化解。两国很清醒地意识到,双方都拥有核武器,一旦发生军事冲突就很难控制。中美双方能够为亚洲和世界和平稳定做出贡献,但如果双方形成敌对关系,就可能破坏这种和平,甚至摧毁整个世界。这正是双方军事  交流对于战略稳定极为重要的原因之一。   
    经过30年磨合,中美两国似乎已经进入“关系成熟期”,双方互相尊重、利益攸关,都意识到关系敌对可能带来的后果,这一切把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种相互依存关系有望使两国在下一个30年里在双边、地区和全球合作中结出硕果。  
    中国和俄罗斯  
    中俄关系是冷战后变化最大的国际关系之一。事实上这种变化始于苏联解体之前,而且期间经历曲折。20世纪90年代初,两国关系开始稳定发展并不断深化,最终达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与其他国家四种伙伴关系中层次最高的一种)的高度。这不但有利于两国关系,而且对中亚和东北亚的国际关系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关系的形成有三个推动因素:  在建立新的国际体系方面达成共识;能源互补;军事销售。    
    在国际方面,北京和莫斯科不仅有对全球问题几乎一致的官方意见,而且在联合国安理会和其他国际组织中密切协调双方立场。它们都反对在国际事务中使用高压、制裁或武力手段 (除了对俄罗斯的“近邻国家”之外);它们共同合作建立“多极世界”。两国对世界问题的  一致看法在布什担任美国总统期间达到高峰,并且这种一致性还会继续下去。 
    贸易虽然在两国关系中发挥作用,但并不是十分重要的作用(2008年两国贸易额为568 亿美元)。双边贸易主要是俄罗斯向中国出口能源和武器,中国向俄罗斯出口日用消费品。目前两国贸易额的90%是在能源和原材料领域。2007年以来两国达成了数宗重大能源交易,最近双方还签署了一项石油协议和两项天然气协议。2009年10月13~14日,在纪念两国建交  60周年之际,双方签署了一系列协议,其中包括总额35亿美元的交易;互相通报发射弹道导弹情况;太空合作;原子能合作;文化交流等等。令人瞩目的是,在这些协议清单中并没有军事技术合作。在之前长达15年的时间里,双方密切合作,俄罗斯在广泛领域(其中包括弹道导弹开发、潜艇、驱逐舰、萨姆导弹、坦克技术、战斗机技术、网络战等)向中国提供了重要援助。整个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对中国的武器销售额每年达到近20亿美元,2001~2006年甚至上升到每年30亿美元。但此后却骤降到每年不足10亿美元。其中的原因有:合  同到期,因为价格分歧而没有续签;中国“剽窃”了设计技术令俄罗斯十分恼火;俄罗斯军界和战略分析家不愿意看到一个逐渐强大的近邻;中国军工技术进步巨大;俄罗斯军事出口对  象多样化等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造成近年来俄罗斯对华军售急剧减少。 
      尽管两国关系中还有其他一些问题,如中国对俄罗斯远东的移民、两国在中亚的战略竞争等,但中俄关系总体保持稳定,发展良好。鉴于两国关系的历史,单是两国是伙伴而不是对手这一事实就说明很多问题。  
       中国和欧洲  
      同样,目前中欧关系的发展水平也是前所未有的。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还有其他许多指标可以显示中欧关系新的深度和广度,其中包括每年到欧洲的中国游客达到120万人、目前有20万名中国学生在欧洲各大学学习等等。但2006年10月以来,中欧关系出现了“乌云”,双方关系因一些问题而恶化,主要包括:西藏问题,中国不满欧洲一些领导人会见达赖喇嘛;中国对欧盟的巨额贸易顺差,中国向欧盟市场倾销商品,以及知识产权问题;人权问题;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问题;欧洲继续拒绝给予中国市  场经济地位并对中国进行武器禁运;欧盟公众对中国的看法变差;欧盟在关于中国的政策声明  立场更强硬,等等。由于以上原因,再加上其他因素,2007~2008年,中欧关系出现下滑,其顶点是中国取消了原定于2008年12月在法国里昂举行的中欧年度峰会。这种下滑与前十年双方关系的强劲发展形成鲜明对比。双方已经表示愿意制止这种下滑趋势,并努力使之在  2009年呈现出某种稳定状态。与中美关系已经有30年的发展不同的是,中欧关系的历史更短 (冷战结束后才真正开始),所以基础更薄弱。  
    中国和亚洲  
      在多年紧张关系之后,中国最近开始修补与许多邻国的关系。这种改善的重要性不可低估。如果中日关系、中越关系以及中印关系不稳定,亚洲就不会稳定,正是因为这一原因,东亚多年来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但随着中国与其邻国的关系出现新的形势,东亚关系正往好的方向发展。从更广的范围来说,中国在亚洲的地区外交一直表现出色。在外交方面中国表现  得更自信、更多元,也更主动;现在中国经济是地区增长的主要引擎;中国积极深入参与亚洲  地区多边框架中的各个层次和各个机构之中。同时,中国把这种情况与立场坚定的宣传活动结合起来,让本地区和其他地区的人相信,中国的“崛起”不是威胁。 
      今天,中国已经和除印度之外的所有邻国解决了陆上边界问题,并就南中国海和东海问题分别与东南亚国家和日本签署了协议。中国还与很多亚洲国家签署了和平友好条约,同时,中国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地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也是地区国家间互相依赖的深化,更重要的是,它改善了与所有邻国的双边关系,包括那些曾经与之为敌的国家。  
    中国和拉丁美洲  
    尽管中国与大多数拉美国家(除12个仍承认台湾为“国家”外)有良好的外交关系,但商业仍是目前中国在拉美最重要的存在。 
    据中国海关统计,2008年,双边贸易总额达到1419亿美元,而且进出口平衡(中国进口713亿美元,出口706亿美元),这是一个巨大的增长,是2000年的11倍多,而且其增速还在加快,2007~2008年达到了40%。中国目前是很多拉美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巴西是中国在该地区最大的贸易国,占全部贸易额的40%。 
    从贸易结构来说,品种比较集中。中国购买的主要是原材料和农产品。中国对原材料的巨大需求造成全球原材料价格上涨,但给阿根廷、巴西、智利、秘鲁等国家提供可观的收入。今天,中国消耗了全世界40%的煤、25%的镍、25%的铁、20%的铜和14%的铝。中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第二大铜进口国和第三大石油消费国。另一方面,拉美国家广泛进口中国的电子产品和制造品。从中国进口的大量纺织品、鞋类和其他低端消费品对拉美一些国家,尤其是墨西哥和阿根廷的经济造成很大冲击。但总体来说,除墨西哥(一定程度上还有阿根廷)外,中国和拉美之间经济互补多于竞争。 
    中国在拉美地区经济中的存在及其快速增长是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存在和影响力的一个缩影。  
       中国和非洲  
      与拉美国家相比,中非关系历史更久,渊源更深,领域更广。中非关系可以追溯到20世  纪50~70年代,80年代虽然有所削弱,但90年代以来有了很大发展。    
    2008年中非双边贸易额达到1068亿美元,并表现出和拉美一些相同的特点:中国从非洲  进口大量原材料和石油,并用大量低端商品作为交换。安哥拉、南非、苏丹、尼日利亚和埃及是中国在非洲前五名的贸易伙伴。和在拉美一样,中国介入了非洲的能源和原材料领域,引起  一些国家的忧虑。 
    中国还为非洲提供形式多样的援助和帮助:方式之一是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到2008年,中国进出口银行已经为非洲36个国家的300多个项目提供资金;方式之二是直接援助,到2008年,中国已经和非洲53个国家中的48个签署了双边援助协议;方式之三是直接建设基础设施;方式之四是中国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如华为等公司在非洲一些国家投资了很多电信和电网升级工程;方式之五是提供范围广泛的技术训练项目,比如建立技术培训中心,派遣医疗人员,派遣青年志愿者到农村地区,每年为4000名非洲学生提供奖学金让他们来中国学习  等等。 
    从外交上来说,中国与非洲大陆有着广泛良好的关系,并且还给一些非洲国家的军队提供武器。此外,中国还建立了多边的中非合作论坛,它与中东还建立了类似的地区组织。  
    全球治理
    中国更深地参与各种国际组织和一系列“全球治理”问题中。尽管北京仍是一个有“选择的多边主义者”,但总体趋势是积极的,中国正在为国际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中国过去回避多边主义,认为它是某种形式的阴谋。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仍然徘徊在东亚地区性多边组织之外,但如今中国已经参与和介入亚洲国家间的多层次构架和非政府机构中。更重要的是,中国被认为是这些组织和团体中积极、建设性和合作的一员。中国过去反对(至少是无视)美国与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泰国和菲律宾之间的双边联盟关系。1997~1998年,中国对此尤其持批评态度,他们呼吁废除所有联盟关系,认为这是不必要的冷战残余。目前,中国则表示欢迎美国在亚洲的存在,赞扬美国为亚洲地区提供了安全和稳定的“公共产品”,使该地区得以有30年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增长和发展。 
      过去,如果出现地区安全和政治问题或者地区自然灾害,中国常常是作壁上观。今天,中国则积极参与其中。最明显的例子是中国在朝鲜核问题上所起的关键调停作用,尽管20世纪  80年代中国也曾在解决柬埔寨问题上发挥过关键作用。此外,中国还参与了联合国在东帝汶的维持和平行动。目前,中国有近2100名军事人员分布在世界近20个国家执行维和使命,这  比联合国安理会任何成员国都多。这是中国向联合国做出坚定承诺的具体体现。中国可能是世  界大国中最坚定支持联合国的国家。它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参与更加积极,特别在对关键敏感问题达成一致意见方面。在投票模式上,中国不再被视为“搭便车”。 
    在武器控制方面,中国曾是导弹及其零部件的重要扩散国,也是常规武器的重要出口国。  但今天,中国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生化武器公约》和《特定常规武器公约》等条约的严格履行者,此外,中国还遵守《导弹及其技术控制制度》,尽管中  国还不是它的成员国。 
    总之,过去60年来,特别是自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推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取得了长足进步。今天的中国已经深入参与全球事务。对于分析中国1949年以来国际立场变化的观察家们来说,仅仅这一点就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2010年第1期
    转自:http://www.3hresearch.com/ShowArticle.asp?ArticleID=2106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