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海外汉学 > 中外交流 >

法藏敦煌西夏文文献考论

http://www.newdu.com 2017-11-30 中国文学网 束锡红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伯希和对敦煌文献的考察及收集的描述,分析了法藏西夏文文献和俄国收藏的关系,探讨了敦煌研究院搜集的北区石窟的西夏文文献,回顾了西夏文的发现、研究和刊布的简单历史,从而证明法国、敦煌研究院的西夏文藏品是同宗同源的,法国藏品同俄国藏品也有部分的联系。法国藏品对于敦煌西夏文文献相互的证明、参考作用是其他馆藏无法替代的。
    关键词 法藏 西夏文 文献
    一  伯希和对敦煌西夏文文献的考察及收集
    伯希和是法国著名的东方学家。这位年仅27岁的学者具有超人的语言禀赋,精通13种语言,是著名汉学家沙畹的门生,能说流利的汉语。伯希和在敦煌的主要活动,是攫取了藏经洞的大量遗书和遗画,测绘了窟区地形和洞窟分布图,拍摄了洞窟内外景照片,编制了洞窟编号,撰写了洞窟笔记。1908年2月, 伯希和考察队到达敦煌以后,对各民族的古文字包括西夏文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伯希和在藏经洞以每天1000卷的速度浏览挑选了文献精华。他的挑选原则是:非通行佛经,有年代供养人题记的佛经,社会文书,藏文、梵文、回鹘文、粟特文、于阗文、希伯来文等民族和外来古文字。他对于西夏文的兴趣和了解,是与国际东方学界完全同步、并且几乎和柯兹洛夫在黑水城首次找到西夏文文献并寄呈给国际东方学会同时。
    首先,伯希和敏感地调查了包括用西夏文刻画题写的题记:"我觉得,为了解释这些古籍的历史,惟有一名汉学家才可能做到并挑选出和利用最佳榜题和伴同它们的游人题记,它们全部或几乎全部是用汉文书写。我已经向您讲过西夏文(Si-hia)和八思巴文(Phag's-pa)的游人题记,这可能非常奇怪,但其数量不大。属于第一类(西夏文)的可能有20余方,属于第二类的勉强只有10方左右,它们全部都无法利用了。此外还有藏文、回鹘文、以常用字书写的蒙古文和少许的婆罗谜文(brahmis)题记。"[1][P259]
    其次,伯希和非常准确地依据有无西夏文文字来判断藏经洞封闭的年代。他在报告中说道:"第一个需要澄清的问题,便是该密室的大致年代的问题。在此问题上,不可能有任何怀疑。其汉文文书中的最后年号是宋代的最初几个年号:太平兴国(976年~983年)和至道(995年~997年)年间。此外,在整批藏经中,没有任何一个西夏字。因此,该龛是于11世纪上半叶封闭的,很可能是发生在1035年左右,在西夏人征服时代。人们乱无秩序地将汉文与藏文文书、绢画、帷幔、小铜像和直至851年雕刻的大石碑堆积在一起。人们可能会试图将成捆卷子散落开的混乱状态也归咎于对这次即将来临的入侵之恐惧,但我觉得更应该从中看到中原文明在敦煌地区的衰落。这种文明在唐代时非常发达兴旺,后来一直艰难地勉强维持到五代时期。"由此可见,伯希和在藏经洞文献中搜索西夏文遍寻无计,才得出了藏经洞封闭于西夏占领敦煌以前的结论。这个强有力的论断至今仍是藏经洞断代的最主要依据,虽然关于其封闭的原因可能不仅仅是因为西夏的占领[2]。
    在藏经洞中未能找到西夏文之后,伯希和在完成各项工作的同时,开始在北区石窟继续寻求古代民族文字包括西夏文的资料。当他攫取了藏经洞"近全部写本的三分之一"之后,他宁可在北区石窟寻找和带回了我们所见到的支离破碎的西夏文残片,也不再眷恋藏经洞被留下的三分之二的哪怕是那么重要、完整、甚至璀璨光华的其他文献,可见西夏文文献哪怕是一些残片,对于国际学术界是多么的重要。
    法国国家图书馆原登录西夏文藏品为217件,后继续查找出未编号的27件, 以及伯希和1938年在中国购买的经摺装《华严经》1件,木板写本1件,共著录了246件文献。对于西夏文材料,有百济康义编目的未刊稿,大致包括《华严经》、《二十一种行》、《瑜伽师地本母》、《正法念处经契》等等。国内学者一般都未见过,可能认为残片为多也不甚留意。正因为如此,他们往往就忽略了文献学、书籍史的一些最重要的材料。
    二  法藏西夏文文献和俄国收藏的关系
    法藏敦煌西夏文文献,是从莫高窟北区出土,和俄国、英国从黑水城挖掘的情况多有不同。就敦煌出土的西夏文文献来说,伯希和所获是最多的。由此来考察莫高窟遗存的西夏文献,法国藏品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最主要的参照资料。
    我们知道,1908年俄国柯兹洛夫考察队首先在黑水城发掘了迄今为止最多数量、最为完整、最为重要的西夏文献;然后,是英国斯坦因在同一地点得到了仅次于柯兹洛夫的重大收获。此后其他地点和时间中获得的西夏文献,都没有能够超出这两次考古发现。1917年宁夏灵武发现的元代西夏文献,现存于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①,少量则为日本藏家收购;再以后在甘肃武威、宁夏银川等各地,也都各有发现。但是,无论如何,伯希和在北区石窟发现的西夏文残篇断简,是敦煌西夏文文献最多发现的一次。
    西夏文文献资料的发现,一开始就表现出错综复杂的相互联系。明确材料的背景,明了其间的联系,对于考镜源流、辨章学术是十分重要的。
    关于1907年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在敦煌的活动,我们从他的探险报告《西域考古记》已经大致了解。但是,我们似乎不知道他在北区石窟搜集到一些什么。
    此后是1908年法国探险家伯希和在北区石窟获取西夏文资料的情况:伯希和在洞窟笔记中说道:第181号洞,"该洞部分地被废物纸片堵塞。 稍微清理一下就可以拍摄它们了。我们于那里发现了用于印刷蒙古文书籍的大量小方木块,它们各自能印出一个完整的字来。那里在元代可能于该洞中有一个印经厂。那里也有汉文、藏文、婆罗谜文和回鹘文的残卷,同时也有一些西夏文刊本短篇残书。这是一种新奇事。我让人完成了对洞子的清理,大家于那里最终发现了相当数量的印有西夏文的纸页,它们至少属于4部不同的书籍。1本几乎是完整的回鹘文小册子,写有从中加入的汉文词组短语,从而使人联想到了我在第163号洞中于翻捆之外而发现的那个本子,我曾怀疑它是蒙古文而不是回鹘文的。如果它是蒙古文的,那么它就应该是自1900年以来才后放入第163号洞中的。这些书籍都已遭虫蛀和被撕毁了。"[3][P383] 第182号洞,"在于第181号洞发现一些写本残卷之后,我令人清理了第182号洞的过庭。大家在那里发现了相当多的漂亮藏文写本残卷,它们是被故意撕碎的,有时已被部分地烧毁。其中仅仅有二、三件刊本西夏文残书。"[3][P390] 这就是伯希和获取西夏文文献的地点和环境情况。
    以后是1914年俄罗斯奥登堡探险队在莫高窟进行了发掘清理,涉及的范围包括南区和北区。奥登堡探险队在莫高窟北区确实进行了发掘清理,甚至铲剥了遗留在今编D。 B。 77窟西壁的影塑背光。在哥萨克的照片中就有在北区洞窟清理积沙前的场景。推断奥登堡探险队所获部分材料源于北区石窟,和现在北区清理所获材料有联系[4],确实是很有见地的。但是,俄罗斯藏馆却没有出自敦煌的西夏文特藏或者编号,而相反,一些出自黑水城的汉文文献却混在了敦煌汉文文献特藏中。由于俄国已经有科兹洛夫的黑水城特藏,由于科兹洛夫本人没有对黑水城的发掘进行严格的记录,由于俄藏黑水城藏品的海量和精彩,由于收藏过程中敦煌和黑水城文献的可能混淆,我们对于掺杂在敦煌特藏中的西夏时期的汉文文献,只能根据内容和经验来判断是获自敦煌还是获自黑水城②。在俄藏黑水城文献的编号序列中,虽然有"Дx"即"敦煌"缩写的编号,但并非表示来自敦煌,而只是将错编到敦煌汉文文献序列的黑水城西夏文献重新甄别出来,而没有改变原先的编号。俄藏敦煌文献序列中为什么没有莫高窟北区的西夏文文献呢?为什么就没有像伯希和获取的、敦煌研究院发掘采集的同类西夏文文献的残片呢?估计即使原先有西夏文文献,因为十分明显地表现为西夏文的文字特征,也很自然地会在整理、保管过程中被归入到黑水城西夏文特藏中。
    已故敦煌学家孟列夫在《俄藏敦煌艺术品序言》中说:"在挖掘沙质地面时,有许多重要的发现:写卷和碎片、钱币、日常生活用品等。考察队中的人以他们发现的古代回鹘文木活字为特别重要。奥登堡院士编的考察队工作报告初稿未完稿上也有130件回鹘文木字的句子。 这种活字和中国传统的雕版印刷方法有根本的区别,而奥登堡考察队发现的古物是活字印刷的最早的例证。可惜,我们不能知道这些木活字现在保存在什么地方。此类活字照片可见于著名的卡特T。 F。 Carter撰的《中国印刷发明史》,也可见于俄文《中华》论集KИTAЙ(1940年)中布那可夫Ю。 B。 БyHaKOBa的文章。"[5][P11] 而奥登堡的《千佛洞笔记》则详细记载了他们在伯希和发掘西夏文文献的P。181号窟即敦煌研究院编号D。464发掘的情形:"回鹘窟[D464][5][P325]:此窟填满了砖块、垃圾和砂土,为回鹘匠人由另一具有汉-吐蕃风格的窟改造而成,要准备确定其原先的布局必须花费很多时间并要彻底清楚垃圾。我们只清理了主室,并找到许多手书的残块和130块回鹘活字的小木块。""清理回鹘窟[D。464]:1914年12月27日;为了割下此窟的一部分上有回鹘文字的水彩壁画,按照我们通常的惯例,首先要拍照。我和戈尔施科夫、戈莫诺夫去清理主室,那里堆满了砖块、窟顶上落下的小千佛残块、大量垃圾、动物骨骸以及来往过夜的人们留下的一些烟迹和烧焦的木柴。这里的垃圾看来多被人翻掘过,哪儿也没有层次,所以就谈不上什么发掘了,只不过就是把洞窟清理出来而已。但就如此,我们还是找到了一些东西。除上述残迹外,还有一些很小的手书残片:有梵文的、库车文的、回鹘文的、吐蕃文的(一般的书法,还有斜体字,手书为蓝色带有金色字)、西夏文的(蓝地金字,残片),还有汉文的,此外还有回鹘文的、汉文的和西夏文的木刻残片。遗憾的是,这些残片实在太小,所以即使读通了也未必能说明什么。有价值的何止是西夏文和梵文的残片,这里的一切对于古文字学家都很重要。"
    "此外,另一收获也十分有价值:105块刻有回鹘文字的木块。12月29 日我和戈尔施科夫又找到25块,现在一共有130块。""这些小块完全可以用作印刷活字,也可以印一些回鹘文木刻残片,这说明,那时人们已经不用木板,而是用活字印刷了。据我所知,这一事实至今尚无人提及。有的是符号、个别字母,有的是音节和单词、符号,还有一些是双面都有的。大多数是戈尔施科夫找到的,我和戈莫诺夫也找到了一部分。"
    "12月30日,没有挖到底就结束了,只剩下砖块和沙子了……限于时间和精力,我便中止了这一无价值的发掘。水彩壁画我们决定不割了,只割了些小画像和拍照。"
    《旅途照片》第216图考察队的说明文字是:"千佛洞。 哥萨克契尔尼科夫在西藏洞窟里面(敦煌研究院蔡伟堂根据实地勘测校补说明为:北区洞窟B。 464~465前室),不远处是大的西藏洞窟。1915年1月。"
    以上是俄罗斯1914~1915年奥登堡考察队所在莫高窟北区洞窟的发掘、采集情况。证明伯希和和奥登堡曾在北区石窟的同一地点进行了发掘。
    三  敦煌研究院搜集的北区石窟的西夏文文献
    从1988年开始,敦煌研究院彭金章先生领导了对莫高窟北区窟群的发掘整理,在伯希和、奥登堡发掘之后继续获得了一些西夏文文献。在考古报告中记载第464窟:"据有关资料揭示,1908年伯希和曾对此窟进行过挖掘,对此,他在《敦煌石窟笔记》中也作了记录。掘获的遗物有回鹘文木活字968枚,回鹘文文献363件,西夏文文献200余件,此外还有汉文、藏文、蒙文、婆罗米文文献等。 除此之外,1921年前后,滞留于莫高窟的沙俄残部,亦曾对第464 窟原西北侧室瘗埋的元代公主墓进行了盗掘,盗掘所获已不知下落。这两次盗掘给该窟的考古发掘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6][P53~54]"第464窟中室和后室,……个别地方有少量细沙层,厚0。03米,在此层内仅发现回鹘文木活字2枚。此层少量堆积应为伯希和劫余所留。……发现的遗物有汉文、西夏文、回鹘文、藏文、蒙文、梵文等文书残页、残片回鹘文木活字以及木构件花砖等。第464窟西北和东北侧室彼此相通, 故窟内堆积相同。……出土的遗物有汉文、西夏文、回鹘文、藏文文书残页、残片以及陶灯、陶印模、木匙等遗物。"其中包括有西夏文文书28件[6]。
    综上所述,法国、俄国和敦煌研究院都先后在同一地点进行了发掘和搜集。首先是法国1908年,其次是俄国1914年,再后是敦煌研究院1988年开始历经数年对北区石窟的全面清理(1907年英国斯坦因似无记载)。这样的历史纪录,也向我们揭示了法、俄、敦煌研究院藏品之间的内在联系。同一地点的先后出土文物,其族群亲缘关系对于横向考察其相互联系、相互契合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在我们已知其内容、形式所具备的共性的情况下,就尤其值得重视。--我们可以知道怎样去寻求缀合,怎样去利用所有的相关材料,怎样去相互证明,等等。
    四  西夏文的发现、研究和刊布的简单历史
    西夏王朝始于公元1038年,李元昊正式建国称帝,国号大夏,世称西夏。建都兴庆府(后改名中兴府,即今宁夏银川市),辖今宁夏、甘肃大部,陕西北部,内蒙古西部和青海东部的广大地区。西夏共历10帝,享国190年。前期与北宋、辽鼎立,后期与南宋、金对峙,在中国中古时期形成了复杂而微妙的新"三国"局面。
    这是一个文化事业甚为发达的王朝。早在立国前夕,开国皇帝李元昊命令野利仁荣创制了记录党项族语言的民族文字,时称为"番字"、"番文"或"番书",后世称"西夏文"。自此在西夏全国同时通行西夏文和汉文、藏文。西夏王朝既注重党项族的传统文化,又积极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特别是汉族文化和藏族文化;既提倡儒学,又弘扬佛教,用西夏文翻译了数以千卷计的大藏经,建立了众多的寺庙,创造了绚丽的艺术。但是,西夏王朝在正史中却只有简略的记载,在20世纪初西夏文物文献资料大量发现之前,西夏始终是一个充满神秘的王国,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
    西夏文是流行于宋初到元代的西北党项民族的文字,到清代已经完全死亡,无人能够释读。对于西夏文的重新认识,最早始于19世纪初,清朝著名西北史地学者张澍在武威发现西夏《重修凉州护国寺感应塔碑》,不仅使这一重要文物重光于世,也使久已死亡的西夏文开始又为世人所知。19世纪末,英、法学者考证北京居庸关过街塔门洞壁上六体文字是否有西夏文,花费了近二十年的时间。1908年,俄国科兹洛夫探险队在内蒙古黑水城遗址发掘到了西夏文写本,受到俄国皇家地理学会的高度重视,认为这是一种过去不甚了解、当时尚未解读的神秘文字。柯兹洛夫受命改变到别处探险的计划,在1909年再次到黑水城继续发掘寻找,在故城西面河岸边"著名的"大塔发现了一个皇家的"地下图书馆"。这次发现,被誉为和殷墟甲骨文、居延汉简、敦煌遗书并称的20世纪初最为重大的考古发现,为西夏学和其他各项研究奠定了材料学的基础,并形成泱泱大观的崭新学科。
    在科兹洛夫后来的回忆录中写到:"曾从黑水城废墟中运出四十驼,骆驼运出了一个保存完好的图书馆,计有二万四千卷……那么就会明白那座著名的佛塔提供了多么巨大的财富。"③
    后来中国学者罗福苌著《西夏国书略说》,罗福成著《西夏译莲华经考释》,进一步开展了专项研究。随后的是王静如《西夏研究》三辑④,涉及西夏语言、文字、文献,考证功力尤深,是当时西夏研究的高水平成果,获得了法国茹莲奖。而陈寅恪先生《斯坦因Khara-Ktoto所获西夏文大般若经考》、《西夏文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夏梵藏汉合璧校释序》[7][P187,198],就是在王静如先生对英国所藏文献译证研究基础上,阐述了佛经译夏为汉的浩繁艰难、以汉证夏的勤苦精诚,西夏文献译自吐蕃、中原的不同来源,采用对译和意译的不同方法、以及西夏文流传直至明代万历之后的资料线索,等等。到80年代以后,中国的西夏学蓬勃兴起,出现了一批蜚声国际的优秀学者,如黄振华、史金波、李范文、陈炳应、龚煌城等等。在此之前,日本西夏学者也有很大的突破,如西田龙雄的《西夏语的研究》[8]、《西夏文华严经》等[9],也是西夏文研究的经典之作。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和上海古籍出版社联合编纂的《俄藏黑水城文献》⑤,自1996年开始出版以来,逐步公布了全部俄藏汉文材料和部分西夏文世俗材料,对整个西夏学的推动具有重大的意义。而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和上海古籍出版社于2004年出版的《英藏黑水城文献》⑥。宁夏社会科学院和中国国家图书馆编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2006年出版的《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西夏文献》,以及宁夏大学等单位编纂的《中国藏西夏文献》则完成了其他主要的藏品。而即将由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法国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法国国家图书馆藏西夏文献》,则是在上述材料公布以后流失海外的最主要的西夏文藏品。自兹以往,已经发现的西夏文文献大多即已发表,西夏学的研究随着新材料的刊布,必将出现一个鼎新的局面。
    法国、敦煌研究院的西夏文藏品是同宗同源的,法国藏品同俄国藏品也有部分的联系。法国藏品对于敦煌西夏文文献相互的证明、参考作用是其他馆藏无法替代的。所以法国藏西夏文文献的整理出版,首要的意义是把莫高窟北区的西夏文文献收集完整了,形成科学研究的完整的材料基础。
    收稿日期:2006-03-30
    注释:
    ① 伯希和购买西夏文《华严经》Chinois10065。伯希和1938年购买西夏文《华严经》,其材料当和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本为同一来源。
    ② 《俄藏敦煌文献》第五册彩色图版中集中刊登了混淆进入敦煌"Дx"序列的黑水城或者北宋的文献。又见荣新江《海外敦煌吐鲁番文献知见录》,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③ 参见地理学会档案。转引自《俄藏黑水城文献》克恰诺夫《序言》,第12页。
    ④ 有关研究成果见王静如著:《西夏研究》第一辑至第三辑,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单刊甲种之十至十三。1933年,北平。
    ⑤ 《俄藏黑水城文献》,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自1996年12月开始出版,至今已经出版汉文部分全部1~6册,西夏文世俗部分7~11册,并将继续完成西夏文世俗部分其他分册和西夏文佛教文献部分。
    ⑥ 《英藏黑水城文献》,英国国家图书馆、西北第二民族学院、上海古籍出版社编纂,已经出版1~4卷。
    【参考文献】
    [1] 伯希和.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M]。(耿升、唐健宾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
    [2] 荣新江.藏经洞封闭原因[A]。敦煌吐鲁番研究:第七辑[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 伯希和.伯希和西域探险记[M]。(耿升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4] 沙武田.俄藏敦煌艺术品与莫高窟北区洞窟关系蠡测[J]。敦煌学辑刊,2004,(2)。
    [5] 俄罗斯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上海古籍出版社.俄藏敦煌艺术品Ⅵ[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6] 彭金章,王建军.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第三卷[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7]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8] 西田龙雄.西夏语の研究Ⅰ,Ⅱ[M]。东京:座石室刊行会,1964~1966年.
    [9] 西田龙雄.西夏文华严经:Ⅲ[M]。京都:京都大学文学部,1977年.
    原载:《敦煌研究 》2006年5月
    转自:http://www.literature.net.cn/Article.aspx?id=3126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