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海外汉学 > 中外交流 >

柳暗花明又一村

http://www.newdu.com 2017-11-30 中国文学网 Frank Meinshausen 参加讨论

    Frank Meinshausen describes his experiences of literary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ud Germany.It has been precisely the weak presence in each country of young authors from the other that motivated him all the more to publish an anthology in germany of young Chinese authors,as well as an anthology of young German authors in China.
    最初的时候我充满了好奇,不,在好奇之前我已经怀有对德国——我的祖国——和中国当代文学的狂热。我在大学期间主修德语文和汉语文学。2000年的夏天,当我登上前往北京的航班,我的学业其实已经结束了,但是我对中国文学的好奇却没有着学业的结束而减少,反而是更加强烈了。一天,一位上海朋友向我讲起报纸上一篇介绍中国所谓“新生代”作家的文章,让我对中国文学产生更强烈的兴趣。按照这篇文章的说法,“新代”作家出生于1960、1970年代,是一群年轻不羁、富于创新精神的多产作家。那篇文章已经不知道被我的朋友扔到哪里去了,文作家的名字他也已经一个也想不起来,或许正是因此我灵机一动,产生了要把这件事情弄清楚的想法。这些中国作家和我同龄,他们的作品描述了哪些问题?他们是谁,住在哪里?我一心想要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而当德国出版社对这些作家作品的译介寥寥无几,只有苏童的《米》和余华的《活着》有德文译本。我开始在书本、杂志和因特网中查找这方面的资料,但只找到一些零星作家的作品目录和简短传记。
    在这个过程中,我萌发了要去中国直接探寻源头的头。但当时我还没有决定要编一本文集,这是后来的事,我只想在中国搜集一些有意思的短篇小说,从中选出一些翻译成德文在德国杂志上发表。或许我还可以和其中一些作家见面聊聊。但这个愿在中国似乎很难实现。因为在德国,只要翻开一本黄页就可以找到作家的电话号码,但中国的电话黄页里面只有公司和机构的电话。德国作家会经常行公开朗诵会,创造读者和作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但这在中国也很少见。最后我还是实现了我的愿望,真正验证了中国的一句古诗“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通过一连串朋友和朋友的朋友的介绍,我在拐了好几个弯之后终于认识了作家出版社的一位编辑,见面的时候他递给我一个名单,上面至少有十五位中国各地年轻作家名字和电话号码。这个名单成为了我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导游图,我从北京开始,然后南下去南京和上海。旅途结束的时候我手里已经积攒了许多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材料,以至于我认为如果不就此写本书,那就太傻了。
    《生活在此时》这本集出版于2003年,主要包括了十一位中国作家的作品。这些文章无一例外地以城市生活为题材,因为我从一开始就将目光对准了城市文学。我希望德国读者能从这些作品的主题和形式中感觉到中国自1990年代以来发生的巨大的文化和社会方面的变革。除了文学性和内容的现实性以外,这也是我在筛选作品时最重要的标准。我选择的那些文章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和1980年代的文学相比,新生代作家”的创作手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说1960年代以前出生的作家注重写历史、传统和文化的话,那么年轻一代的作家则更多地在作品中描述他们的日常生活,在丰富的题材和审美形式中体现他们的个人经历,包括他们的恐惧和渴望。作品基调的多样性也是“新生代文学”的一大特点,或是讽刺幽默,或是冷静枯燥,抑或阴暗忧郁。与此相比,形式上新颖之处并不多。大部分小说都是按时间顺序叙述的,人物叙述角度明晰西方现代文学中常见的修辞手法、语言试验、拼贴画式文章,在这里都非常少见。
    也许当一个人认为自己的东西很好的时候,也希望在陌生的地方寻找它的踪迹。
    也正是我对“自己”的德语文学的爱好,让我在几年之后做出了另一个决定,也就是为中国读者编选一本德语当代文学选集。这个念头是我在2002年的夏天看望一个朋友时产生的。那天晚上我们谈到德语文学这个话题,我的朋友对此非常感兴趣。他虽然读过几本伯尔和格拉斯的书,但根本没接触过年轻德语作家的作品,更不要说奥地利和瑞士德语作家的作品了。幸好我当时刚刚读了,或者可以说如饥似渴地读了一批年轻作家们的书,首先是尤迪特·赫尔曼精彩的处女作《夏居,以后》,还有英果·舒尔策的小说集《三十三个幸福的瞬间》。这样我可以为自己的看法——当代德语文学正处在一个繁花似锦的阶段——举出一些有说服力的例子。
    最后我许诺我的朋友,明天跟他一起去书店,帮他挑选一些我最喜爱的德语作品的中译本。可惜这个计划却未能如愿。尽管第二天下午我们跑了好几家书店,但最后仅仅找到一本瑞士女作家策·燕尼的小说《花粉屋》。我为此感到深深的失望,看来到那时为止我最钦佩的年轻作家们还无人能够跨越千山万水在中国找到自己的读者。后来我回到德国后在互联网上查找的结果也证实了我的猜测。原因何在呢?大概是当时注意到德语文学新一代作家的中国译者和出版社还不多。这种情况下我想到应该出一份力来填补这一令人痛心的空缺……尽管出于各种原因真正着手这一工作还要等数年,但编选这本文集的念头就这样产生了。
    我希望通过文集中的作品对德国现代文学的潮流作个大致介绍。这里面不仅有受美国短篇小说影响的作家(如劳夫·罗特曼)、热衷于各种语言试验的作家(如卡特琳·罗格拉),也包括了一批在前民主德国成长创作的作家(如朱利娅·弗朗科)。至于作品的内容,除了相同题材的作品不能太多,作品对德国社会和历史的背景知识要求不太高,我没有作更多的限制。
    虽然德国当代文学在中国长期以来没有受到与其艺术水平和多样性相应的关注,但是近几年来,在许多个人和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德语文学的译介情况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没有来自各个方面的帮助,本文集根本无法问世。首先我要感谢德意志联邦文化基金会赞助的德语文学在线(Litrix.de)项目和歌德学院,它们在中国作为重点赞助年的活动中拨款支持了本文集的翻译出版工作。我同样还要感谢上海译文出版社当机立断,在极短的时间内将本文集的出版纳入出版计划。我特别要感谢的还有法兰克福图书博览会和其设在北京的德国图书信息中心,感谢他们将此书选为本年度北京书展(德国为主宾国)德方赠送中方的正式礼品。
    原载:《文景》 2007年第9期
    转自:http://www.literature.net.cn/Article.aspx?id=38701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