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有钱人在闲来无事时会玩一种具有很强胜负色彩的游戏,就是斗茶,该游戏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受到了很多有钱有闲人的青睐。下面为大家介绍我国古时斗茶发展及其文化历史,有助于大家对斗茶有更多的了解。 “斗茶”是宋代的名称,在唐代称作“斗茗”或“茗战”。这种活动始于唐代的福建建州(今建瓯)茶乡。这是一种在每年春茶焙炒后,茶农和茶客们比试新茶优劣的比赛活动。“斗茶”中的“斗”,如同汉代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中的“吾宁斗志,不能斗力”一样,是竞争、比赛的意思。这种斗茶具有比技巧、赛输赢的特点,每次斗茶都会吸引人们参与、观看。 斗茶的产生,标志着人们饮茶规格的提升,不再是为了解渴而饮茶,而是提升为一种消遣性的品味茶质量高下的活动。后来演变为筛选贡茶的一种方式。它之所以在福建建州产生,就是因为建州是福建的著名茶乡,在选取贡茶时最先引进了斗茶的方式。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他的《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想羡欢宴因寄此诗》中就生动地描绘了当年斗茶的景象:“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合作一家春。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当年的浙江湖州长兴县顾渚山出产紫笋茶,江苏常州(古代州名)义兴(今宜兴市)出产阳羡茶,这两种茶唐代均列作贡品,虽属两省,而两地邻壤相接,每次斗茶时,湖州的崔刺史,常州的贾刺史都亲临现场,诗中写的湖州的紫笋茶与常州的阳羡茶争斗的情景,反映了当年地方官吏参与筛选贡茶的斗茶实况。 到了宋代,斗茶之风日趋繁盛,不单是为了筛选贡茶而举行斗茶活动,一些文人墨客也越来越多地参与进来。范仲淹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中写的“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斗余味兮轻醍醐,斗余香兮蒲兰芷”、“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等诗句,就很生动地表现了斗茶时输赢双方的神态和热闹场面。更有甚者,斗茶活动进入宫廷,受到宋徽宗的赏识。当时宫廷的斗茶与茶乡选贡茶的斗茶不同,而是演变为一种比试点茶技巧、品茶品水的消遣活动。宋徽宗的《宣和官词》中写的“上春精择建溪芽,携向芸窗力斗茶。点处未容分品格,捧瓯相近比琼花。”就是宫廷斗茶的写照。 靖康之耻以后,南宋王朝已经顾不得品茶消遣,斗茶之风也就日渐衰落。及至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斗茶的游戏漂洋过海传人了日本,逐渐变为当今日本风行的“茶道”。 北宋的茶学家蔡襄在他的《茶录》中总结了斗茶的要诀,提出斗茶赢家的标准要做到“视其面色鲜白,著盏无水痕为绝佳。”决定斗茶胜负的标准,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为汤色。汤色就是茶水的颜色。由于斗茶是以建州白茶为基础,汤色以纯白为最佳,至于青白、灰白、黄白等汤色,则逐次而下之。因为汤色越白就表明茶质越鲜嫩,焙炒时火候恰到好处;反之不是火候太老就是太嫩,或者采摘得不及时。这就是蔡襄强调的“面色鲜白”。 其二是汤花。就是蔡襄指出的“盏无水痕为绝佳”。斗茶的用茶要预先碾成粉末。注入沸水后,要看两点:一是看汤花泛起后,水痕出现的早晚。如果茶末研碾细腻,点汤恰到好处,汤花匀细,就紧咬盏沿,久聚不散。这种最佳效果,名日“咬盏”。反之,汤花泛起,不能咬盏,很快散开。汤花一散,汤与盏相接的地方就露出“水痕”(茶色水线)。因此,有无水痕,或水痕出现早晚,就成为决定汤花优劣的依据。因此,蔡襄说:“建安斗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 斗茶是两人搏击的活动,决定胜负一般是“三斗二胜”者领先,计算胜负的术语叫“水”。如果说两种茶叶的好坏程度,就说“相差几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