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茶不忘制茶人,当我们在看到茶的“风光生态”美景的时候,当我们在享受茶的美味和清香的时候,怎么能忘记茶的悠久渊源?茶原本不是姓茶,是姓“荼”和“槚”,是神农尝百草而得之,故先为药用。经过多少人的演化、改进,去粗取精,终于形成了今天的茶。中国唐朝是茶文化的发端,期间不但有陆羽的《茶经》问世和禅宗“吃茶去”公案的诞生,中国茶还漂洋过海到达日本。 东汉时期,人们将茶制成茶饼,放在火上烤一下,然后捣成碎末,用开水冲泡成茶。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这种说法可能和风行宋朝的“斗茶”有关,除此之外,在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也记载着宋代对茶之产地、茶季、采茶、蒸压、制造、品质鉴评等发展情况。 到了明代,茶叶主流由茶饼演化为散茶。在公元4-5世纪,中国茶最早传到了朝鲜(古高丽国)。到了明代嘉靖年间,中国茶文化知识开始在欧洲传播,这在威尼斯作家拉摩晓写就的一本《中国茶摘记》里有详尽的说明。明代万历年间,中国茶开始传入沙俄。到了清代顺治年间,中国茶开始传入到德国。十九世纪末期,中国茶叶、茶树、茶种又先后传入了印度尼西亚、印度、锡兰、乌干达、马来西亚等国……中国古代茶文化之花可谓遍地开放,在世界各地显示出不同的文化风采。及至今日,这个世界已经变成了没有不饮茶的国家,没有不饮茶的民族了。 中国茶文化的关键不在于茶叶的本身,而在于茶文化的内涵上,即它的“精神”层面上的东西最为重要,它是一种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将饮茶与人生处世哲学相结合,上升至哲理高度,“茶是人生”便由此而发。茶文化由于有了中国儒、释、道思想的加盟,形成了茶礼、茶德、茶道、茶艺等等,这就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部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