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鼓"是佤族人民祖辈相传的"神器",被视为本民族繁衍之源头。过去,佤族笃信原始宗教,每年都要照例举行多次大型的“祭鬼”仪式。于是木鼓就成了一种独特的祭祀工具,“拉木鼓”也成了一项整个村寨人都要参与的盛大活动。 佤族拉木鼓:神秘与美好的愿望并存 拉木鼓的起源与发展 "木鼓"是佤族人民祖辈相传的"神器",这在佤族传说中曾记载:开天辟地之初,一场巨大的洪水几乎吞噬了陆地上的所有生命,是"木依吉"神将一只木槽拯救了阿佤人,才使佤族得到繁衍、壮大直留存到今天。从此,远古时期的阿佤人便将"木槽"视为民族的母体,给予着最高层次的崇拜。 古往今来,佤族人民便把木鼓当作灵物崇拜,认为敲木鼓可以通神灵,驱邪魔,降吉祥。当时遇有战争等紧急事态,用木鼓示警集众;猎手捕获虎豹等野兽,也要击鼓表示敬意。逢年过节或宗教祭祀之时,木鼓更是振奋人心的乐器。当人们用大木棒敲打鼓身时,可以发出四种不同音响,(多为一人敲打,也可数人合击)铿锵有力,节奏交错,形成了一种特定的“鼓语”。20世纪70年代以后,木鼓经过改制,成为佤族民族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乐器,登上了新时代的文艺舞台。 拉木鼓的活动流程 佤历“格瑞月”(相当于公历12月),是佤族过去举行全寨性拉木鼓活动的时节。节日头一天,头人和“魔巴”(祭司)带人乘黑夜赶到事先选好的高大红毛树下,举行祭祀(献祭、驱鬼、念咒祈祷)后,“魔巴”挥斧砍几下,然后由其他人连夜把树砍倒,捡三个石头放在树桩上,意为给树鬼的买树线;再按所需木鼓尺寸截断树干,凿出鼓耳,系上藤条。 第二天清晨,全寨男人老幼身穿盛装,上山拉木鼓。魔巴右手举树枝,领唱“拉木鼓”歌,指挥众人协调动作。人们在木鼓经过的地面撒拨水酒,拉木鼓的男人一边拉,一边歌舞,其他人或呐喊助威,或送酒送饭。把木鼓毛坯拉到寨门外停放两三天。“魔巴”杀鸡祭祀,然后才把大对干拉到木鼓房边场地上,交给木匠制作。 这一天的拉木鼓,男女同拉,互挤在一起,据说是谈恋爱的好时机。一边拉一边歌舞、逗趣,要闹很久。木鼓做好试敲满意,人们把它抬入木鼓房后再次狂欢,人们合着鼓点,跳起粗犷的木鼓舞。 传说从远古走来,其中究竟保存了多少人类已经丢失或早已淡忘的记忆,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木鼓浓缩了佤族先民从利用自然工具到创造工具的发展演进,有了拉木鼓活动,孤寂的生活就生动起来,对美好生活的愿望也就有了依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