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痕。文人墨客以诗词颂之,武将骑兵以手足视之。一段马的故事,半部中国史。 对上古先民来说,马似乎是“只应天上有”的生物。在《礼记》里,马和龙一样,是一种带着神圣光芒的生物。“河出马图”的记载中,那匹将《河图》晋献给圣人的,是“龙马”,一种有着龙鳞、龙头、龙爪、马身的生物。 关于马,最直接的神话,莫过于西晋时出土的《穆天子传》。在那个不朽的故事里,拥有八匹神骏(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骅骝﹑绿耳)的周穆王,以造父为车夫,自宗周启程,越漳水、跨群山,北绝流沙,西达昆仑,与传说中的西王母宴饮酬酢。这是一场跨越九万里的旅程,更是一场想象力的盛宴。 自殷商时起,马拉的战车就开始成为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因素。驷马战车威力巨大,以至于春秋时期,大国被称作“千乘之国”,至少拥有一千乘战车,也就是4000匹马。 铁骑纵横华夏,帝王冲冠一怒为宝马。为得到大宛的汗血宝马,汉武帝派使节前往,未料使节被杀。一怒之下,武帝两度出兵,不惜耗费数年,损兵数万,共获大宛善马数十匹,中马以下3000余匹。 到三国割据之时,名马辈出,无论是吕布、关羽的坐驾“赤兔”,还是一跃而载刘备过檀溪的“的卢”,无论身中三箭犹负曹操过清水河的“绝影”,或是随赵云大战长坂坡的“照夜玉狮子”,都为后世佳话。 唐太宗李世民,死前命人于昭陵前立六匹战马浮雕,史称“昭陵六骏”,都是他平定四方群雄时的坐骑。 到宋时,王安石推出保马法,鼓励西北边疆人代养官马。 而强壮的蒙古骑兵,在马背上一路狂飙,从草原到中原,从华夏大地到欧亚大陆,书写了世界历史上惊人的一章。 马背上的满族人,一路呼啸入关,八旗子弟马上得天下。 沉淀进艺术领域的马,寄托着文人墨客的复杂情感。 黄沙扑面、春风难度的边塞,对垒两军、视死如归的英雄,都与马有关。对王翰来说,能使之告别美人与美酒的,是“欲饮琵琶马上催”;谈起大丈夫何去何从,汉朝名将马援说“当马革裹尸还”。 对游子来说,“马”又是一个带着疲惫的忧伤意象。在诗中,岑参叮嘱家乡人“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带着思乡的愁怨,又带着羁旅的无奈;落笔“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的马致远,更是将游子的情怀抒发到了极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