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胡同的魅力,首先在于它蕴含着古都的历史、文化,可谓内蕴丰富的人文化石。 随意在胡同行走,除了王府雄踞路北的宽阔街巷外,司空见惯的寻常小巷同样给人以沧桑感: 一面旧墙,老态龙钟,墙皮剥落,裸露出硕大的厚砖,砖头间凝固着坚硬如石的白灰。这砖和灰,系一二百年前所制;数不清的家门口竖着一对门墩儿。有方形,有圆形。方的代表砚台,圆的象征战鼓,由此可以推知,主人先辈喜文还是尚武;门楣上方的整块砖雕,镌刻着细巧的花鸟图案,古老而神秘的吉祥“密码”寄寓其中;胡同口的墙上,时或瞥见数个小龛,排成一行,向里探望,发现躺着个小铁环——它诉说着:此地昔日乃繁华“超市”,圆环是商贩、顾客拴牲口的…… 更有意趣的是,走过历史人物故居,环顾四周,能逼真地想见当年名士身影—— 踏入宣武区狭窄的南半截胡同,眼前不禁浮现出,谭嗣同从路西住所出来,往胡同南口走去时,步履坚毅的神态;行至东城区逼仄的吉安所左巷,仿佛望见青年毛泽东从路东小宅走出,掩上院门,匆匆向红楼步行时高高的背影;穿越东四八条,脑际会呈现叶圣陶先生轻轻开门送客时,和蔼可亲的笑容…… 或者,听到尘封岁月的声响—— 来到阜成门内西三条,仿佛听到鲁迅跟来访学生娓娓而谈的绍兴乡音;走到丰富胡同,似闻老舍与文化界朋友聚谈时爽朗的笑声;雨中伫立西城文华胡同,李大钊借风雨声掩护,弹奏风琴,带孩子们酣唱的革命歌曲犹如在耳…… 北京胡同的魅力,还在于它活生生地映现着古都“草根”的日子与性格: 夏天,能瞅见推自行车,串胡同卖蝈蝈的;冬天,则瞧见蹬三轮叫卖引火煤的;无论何季,都能遇见胡同口卖烤白薯的…… 在小胡同摊点吃早餐,能品尝到地道“京味儿”:豆汁儿,面茶,麻酱火烧,两样儿(豆泡儿加豆面丸子),皆为老北京美食。在露天方桌旁坐下,慢慢吸吮面茶,回荡在左近的,是“您”不绝于耳的京腔京韵。 平淡无奇却宛如一幅风俗画的胡同小景,折射出京兆人世代承袭的秉性: ——盛夏,胡同深处的大树旁,下马石上,蹲着个汉子,端只大碗,呼哧呼哧地吃炸酱面,不时咔嚓咬一口黄瓜; ——一个爷们儿,拎着罩蓝布的鸟笼在胡同悠闲踱步,或缓缓地骑辆小三轮儿,上头搁着五六只鸟笼; ——胡同口,两人对弈象棋,几人甚至十几人默默围观,半晌,一语不闻。忽然“啪”的一声棋子落下…… 胡同风情浓郁的画面,透露出京师子民从遥远的帝都时代因袭而来,且根植坊间的爽快、悠然自得与知足常乐的性情…… 胡同的魅力又在于,巧妙地将传统事物与时代新潮自然无痕地融合起来: 三轮儿不用作交通工具了,拿来搞“胡同游”,带领外国游客穿梭于古朴逼仄的幽幽深巷;四合院“老迈”了,修葺一新,变作古香古色的餐厅或宾馆;庭院没地儿养花了,在胡同墙根儿建起一串亮丽花池,不光赏心悦目,还“迫使”轿车单侧停泊,堵车的巷子又畅通了…… 世居窄巷的人们,历经沧桑,或许对此习焉不察。对他们而言,胡同的魅力,源自平凡生活中那些真实的点滴感受: 只要在胡同里骑车,后座东西滑下来,立马听见:“嘿,掉东西喽!”隆冬疾风,吹落帽子,下车去捡,耳畔往往有人提醒:“帽檐儿朝后戴,就不掉了。”见一家门口的信箱挺大,也想做一个。正端详,主人出来,笑嘻嘻地说:“特好使。您要有料,我帮您做……”腊八节,偶从胡同活动室路过,顾眄其间,几个年轻人正给苍颜皓首盛粥,递熟食,读健身常识和有趣故事,一个个老人脸上漾出由衷的笑容…… 此类芝麻绿豆大的事儿,访古的游客看不见,却温煦地浸润着深巷街坊的心田,唤起久居闾巷的人们迁离时对胡同的无尽回忆和深切眷恋。 (作者为《语言文字报》原主编,著有散文集《北京城里的“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