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青少年国学 >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http://www.newdu.com 2017-11-23 语文报大学版2010年6月 佚名 参加讨论

    原文刊载于2010年6月20日《语文报大学版》“新青年栏目”。栏目主持人语:张雪蕊是个“80后”,是不是典型的“80后”,读了她的文字就会知道。这两天看了一些“80后”的东西,始信从一开始,所谓的“80后”也许只是比“80后”年纪大,甚至大许多的“70后”、“60后”、“50后”们的想象。这些“大人们”习惯了扎堆取暖,一起聒噪,以为“80后”也是这样。现在我看到的事实是,“80后”远比我想象的单纯,也远比我想象的复杂。记得一年前,曾经在本报开过一个“新青年”的专栏,因为自己的懒惰,这个栏目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以至于无疾而终。这次,我推荐张雪蕊的旧文数篇。这些文字是一些纯粹自由生长出来的东西,思与想,用张雪蕊喜欢的词也许都是“一点点”。但这“一点点”,于我,于张雪蕊同学,都算一个纪念吧。因为,大学里爱读书爱写作的孩子,爱闲读书爱乱写作的孩子,越来越稀疏。作为一个大学文学教师,我们每天也许都在经验着寂寞和无聊。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就是大学,但水流过,是否水印依稀,是否能够让我们想起曾经的河床?张雪蕊将到另外一个城市另外一所有历史的大学读文学的研究生,我晓得她的成长、觉悟和我们这些老师没有太大的关系,甚至很多时候,我们伤害了她对阅读、对一些美好东西的热爱。如果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成长的伤害,我们还能要求年轻人对大学抱持信念和爱吗?
    幸好此文不作论文体,因为关于苏东坡的相关论文必然是汗牛充栋。此人实在算得上是“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的高山仰止式人物,我们如果正经去月旦苏东坡,未免道行太浅,所以不如“我手写我口”,想哪写哪。
    写此文前,仓皇读了那本极著名的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但是在读此书前,不巧看过07年7月号的《书城》,其中有一篇段学俭的题为《存在的与湮没的——读林语堂〈苏东坡传〉》的文章,文中指出由张振玉翻译的《苏东坡传》中存在诸如误译、错译人名、地名的问题,也指出关于苏东坡初恋的问题是没有坐实的,只是林语堂的臆度而已。苦于此书不在手边,不好拿过来与《苏东坡传》一一比照。而关于苏东坡的传又没有比林语堂写得更著名且更被追捧的了,所以也就囫囵吞枣将错就错不求甚解地大略看看,看得有点提心吊胆。又想到若干年前,余秋雨写的一本《山居笔记》,里面也写到苏东坡,题目是《苏东坡突围》,内容早已忘得一干二净,所以今天求助百度大神搜出此文,除了好好地恶心了自己一把外,别无所得。
    那么,我来谈谈我眼中的苏东坡。
    首先讲讲题目,此话见于《庄子》。《庄子》一书两次提到“安之若命”,一次是在内篇《人间世》,“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还有一次在《德冲符》中“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这里的“安之若命”并不是我们通常讲的那种悲观消极的处事态度,此处的意思我取了张采民《“安之若命”新解》中的观点,此处的“命”是“性”的意思,是没有异化的人的自然本性,“安之若命”就是随顺自己的自然本性,保有一颗赤子之心。苏东坡在论“苦与乐”的一篇短文中,写道“乐事可慕,苦事可畏,皆是未至时心尔。及苦乐既至,以身履之,求畏慕者初不可得,况既过之后复有何物?”这话里有佛家的影响,但谙熟《庄子》的苏东坡未尝没有受到“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的启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自嘲口吻中虽隐隐有遮不掉的无可奈何的沉痛,但考察其在此三地的实际作为,却实在欣慰。很多资料表明他遭贬谪后不久,能很快适应当地生活,并与当地百姓融洽相处,这正应了他自己说的“我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这就是一种自适,一种安之若命的态度。所以以此作为题目。
    进一步讨论苏东坡的性格。其实我觉得没那么复杂,他的性格是再单纯不过的,其行事作风都出自本心,端的是一副天真作派。苏东坡在科举考试中,写到“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梅圣俞阅卷至此,对苏东坡所征引之事例,颇感疑惑,不知其出处,以为苏东坡所引用的材料可能出自于某本自己未尝读过的古籍,便也就通过了。而考试过后,梅圣俞以此事询问苏东坡,其结果出人意料,原来是苏东坡为发挥文意而杜撰的,可想见这只不过是苏东坡在考场中兴之所至的“灵机一动”而已。而此事例又让人想到苏东坡所推崇备至的《庄子》里说的“得意忘言”,凡事只取其精神,所以他放得开手脚,能够超脱于庸常所执著所拘泥的。但是要说他思想如何之深邃,如何之了得,恐怕有点过犹不及了。他的人生模式依然是陈旧的,还是可以套入“出世与入世”的框架中讨论,所以尽管他也炼丹练瑜伽,但是终究不会随着他那帮道士朋友们羽化而去。以前买过资中筠的《读书人的出世与入世》,可惜得很,没好好读,现在此书又不在手边,不然可以参考参考。
    “出世与入世”,简言之就是读书人的“出处”问题,这真是个老掉牙的问题,《周易》中也讲,“君子之道,或出或处”。其实深究一下,苏东坡的“出处”问题是安放在“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的模式中的,其核心的观念还是“修、齐、治、平”,他还是终日念叨“致君尧舜”的。儒家是其人生行事的大背景,而释、道则是一种“行到水穷处”的自解之道。而我以为真正将三者彻悟的人会发现此三者毫不抵牾,反而很是融通。佛讲究普度众生,讲究大悲救世,儒家也讲为苍生立命,道的随顺万物的本性则可理解为更大的悲悯与关怀。由此观之,此三者都是积极的、仁爱的,也正是在此三者的共同作用下养成了苏东坡深厚的人文情怀。所以不管到哪,苏东坡都是关心民瘼的,都是想方设法兴利除弊的。
    那么何以看出他的出世精神呢?我觉得不用仔细辨析就很明了,苏东坡是不计较个人得失的,这对于他不是矫情伪装,而是因他深明佛道精义,养成的性格放旷之一面。因为他不计较,所以他是“一肚子不合时宜”,此“不合时宜”在王安石变法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群而不党,所以开始时跟着司马光一道激烈反对变法中不合情理的政策,而后等到司马光上台了,又跟着反对司马光彻底废除变法。他或许信奉叫“真理”的东西,既然他都群而不党了,那苏东坡就更不可能像王安石一样党同伐异了。这正是他人格魅力之所在,他对那种苟且的事与生俱来地排斥,无论现实如何阴暗逼仄,他胸中自有辽阔的天空。
    苏东坡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处江湖之远”的,或要求自放,或被贬谪(突然想起“乌台诗案”,我觉得可以不用说了,中国自古至今都不缺乏此种深文周纳的事件,此事让苏东坡遇上,未必是偶然,子由的话说得好啊,“东坡何罪之有,独以名太高”)。但无论哪种情形,从他的心底来讲,都要算是“知其不可奈何”,但幸运的是他还可以用诗词文以自遣,纾解内心“拣尽寒枝”的孤绝,然后豁然于“安之若命”。
    我后来在《东坡志林》中看见一则短文,叫《寿禅师放生》,他在里面讲“学出生死法,得向死地走之一遭,抵三十年修行。吾窜逐海上,去死地稍近,当于此证阿罗汉果”。苏东坡这样的话未免带了点“向死而生”的意味,在看似达观的背后还隐隐透露出遍历穷通后的婉转沧桑。
    行文至此,我决定结束此文。那么再摆出一个“总结陈词”的东西:王水照先生曾将苏东坡的文化性格概括为四个字:“狂”、“旷”、“谐”、“适”,我觉得是妥当的。
    无论什么时候想起苏东坡,我们都可以感叹一下“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