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家风家教大家谈:也说家教家风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光明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家、家族既是文明人类自我生产和繁衍的母体,也是社会组织结构的基本“细胞”,还是人类生命个体与社会组织生活之间的关键“链接”,因而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有鉴于此,我国古代围绕家和家族产生了家谱、家训、家教、家学、家风、甚至“家政”(朱熹语)诸义,西方则有政治家族、军人家族、家族企业诸种。可是,由于长期困扰于两种似是而非的俗见,使得近代以来的中国家庭认识一直模糊不清甚至大谬不然。一种见解是,因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国同构”特征而使家和家族成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包袱,仿佛不超脱其外则无以致中国之现代化。另一种与之关联的俗见是,家庭家族因其自然血亲的生命亲缘关系和特殊的群集属性而必与现代社会的公共化趋势相悖,非但无益于现代社会的制度秩序建构,而且有碍于现代社会的公共组织和发展。据此,有人甚至把“家庭本位”与“社会本位”视之为古中与今西之文明文化的根本区别之一。可惜这两种观点都失之偏颇:前者既未真正理解中国传统社会,也误解了家庭和国家之间的复杂关系;后者不仅误解了家和传统社会,也未能全面了解现代社会公共化的丰富内涵。
      作为人类自我生产繁衍的核心单元,家、家族确乎难免其自然血亲的属性,但人类的自我生产繁衍决非纯粹自然的生命事件,它关乎人性、人道、人伦;而作为“社会细胞”,家庭也决非仅仅是社会组织的开端,更是社会文明教养、德行培育和文化传承的第一驿站。故此,家教、家风、家学才具有优先、初始、前提预制的特殊文明暨文化意义。顾名思义,所谓家教即家庭教育或教养。所谓家风即作为伦理亲缘共同体的家庭(家族)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传承中,逐渐形成和积淀起来的日常生活方式、家庭文化风范和道德伦理品格。
      无论中西古今,家教都是人类教育和教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最初始、最基本、最具内在价值体认和内在认同连贯性的教育和教化。与普通的知识教育不同,家教更注重人文礼俗和道德伦理的教养,是一种真正纯粹的德行生命养育。《说文解字》云:“育,养子使之善也。”家教是家风形成的基础,家风是家教效应即家庭或家族道德伦理风范和文明教养水准的外在显现,家训则是维护家风的基本规范体系。各家自有各家的规矩训诫,各家的家教方式、程度和效果亦有不同,故而各家的家风也会相互见异。但家教家风的内涵却互有重叠。一般说,勤俭治家、诚实为人、宽厚处事、崇学尊礼、温良恭让、善良宽容等等,当是诸家治持教养、光耀门庭的基本美德伦理。家学在传统社会虽未普及,但对于一些殷实富裕且崇文重学的家庭和家族来说,家学不仅可以形成传统,并且对家教之醇和家风之正大有助益。
      家教家风与整个社会教育和社会风气有着密切关联。毋庸赘述传统社会家教之于民智开启(比如,蒙学)和民风淳化的历史经验,仅就现代社会而言,家教不单依旧是整个社会教育体系的第一环节,更是现代公民道德教育的德行奠基。所以,人们常把家教看作是养成人格美德的摇篮,将家风视为民风国风的风向标。一个缺乏基本家教而能成为合格甚至优秀社会公民的现代人是难以想象的,一如现代教育低下却能进入现代化先进行列的国家不可想象一样。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还告诉我们,当一个社会或国家遭遇道德文化挑战,民智待开、民风待举之时,家教和家风的地位和作用便更为凸显,更值得社会关注、激励、期待。易言之,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之家教家风的改进强化,必定大大改善和强健整个社会肌体的活力。即使在社会转型、国家巨变、民族遭遇危机的宏大进程和关键时刻,家教家风亦能发挥其铺石以开大道、培林以挽狂澜的巨大作用。满门忠烈的杨家将之于风雨飘摇的宋朝江山当是显证。
      20世纪以降,中国家学式微,家族家谱渐消,家教则逐渐被社会政治道德教化所替代,因而家风也慢慢淡出现代社会文化评价视野。这固然是现代性文化挤压的后果,需要认真反思。事实上,现代社会的公共化程度越高,家教家风愈显珍贵。现代社会的公共化秩序不单单是宏观制度系统的强化和成熟,更根本的还需要公民美德的内在支撑。当代美国伦理学家麦金泰尔看得深刻:对于一个缺少正义美德的人来说,普遍的正义规范约束效果等于零。社会公共性确实具有其宏观结构的外在普遍性特征,但人格典范、道德先进和品格卓越同样是公共文化价值的精神根基,更是引领公共社会的内在价值力量。就此而言,家庭教养依然不可或缺,一如历史之于现代社会的理解不可缺少一样。
      (作者系中国伦理学会会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