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题目: 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我国古代的七夕 农历七月初七日,俗称七夕,是我国古代充满神奇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由于此节日的由来与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纠缠在一起,节日中的拜星、乞巧、化生、卜巧等风俗多缘于此,且与妇女生活息息相关,故“七夕”又有女儿节、乞巧节、少女节、双星节乃至情人节等美丽的别称。 关于牛郎织女的美丽故事,最初是由天上的牵牛星与织女星衍化而来的神话传说。《诗经•小雅•大东》写道:“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跤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皖彼牵牛,不以服箱。”两组星宿隔着银河遥相凝望,激发了人们天真而神奇的想象。诗人抱怨织女织不成布帛,怨牵牛不能拉车运输,朝启明,夕长庚,有名无实,讥笑毕星在大路上张网,徒劳无功。整个运转的天体都不能为小民解决困苦。汉代以后,牛郎织女的故事开始逐渐形成。唐韩鄂《岁花纪丽》引汉《风俗通》有“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的记载。又据《月令广义•七月会》记载:“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服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经。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因此,民间传说每年牛郎织女相会之日,姑娘们在夜里静静地倾听,还能听到织女的哭泣声。 到了南北朝时,文人逐渐演绎出比较完整的牛郎织女故事。据南朝梁殷芸《小说》和任防《述异记》等记载,大致情节和上述《月令广义》的记载完全相同。从这以后,民间百姓则更将牛郎织女的传说世俗化,赋予了他们以美丽而坚贞的爱情。故事的情节大致如此:天帝的孙女偷偷地来到人间,爱上了人间的牛郎,并结为夫妇,此后两人相亲相爱,男耕女织。一二年后他们又生了一儿一女,生活十分美满。这一日牛郎下田干活去了,天兵便将织女抓走,儿女急忙告诉牛郎,牛郎十分着急,用扁担担着两个箩筐挑着两个孩子追了上去,眼看着就要追上了,王母娘娘拨下头上的簪子一划,就成了一条天河,永远地将他们隔在两边,遥遥相望,但始终不能相会。后来喜鹊同情他们,就在每年的七月初七这一天,搭成鹊桥,让他们夫妻相会。这一美丽动人的传说,成为历代诗人吟咏不绝的诗歌主题。《古诗十九首》中就有这样一首绮丽而凄清的“七夕”诗: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三国时期的曹植曾作有这样一首反映牛郎织女传说的《九咏》诗:“乘回风兮浮汉渚,目牵牛兮眺织女。交有际兮会有期,嗟痛君子兮来不时。”在魏晋南北朝时,牛郎织女的动人故事在诗人笔下也多有吟咏,如梁武帝《望织女》诗写道:“盈盈一水池,夜夜空自怜。不辞精卫苦,河流未可填。寸情百重结,一心万处悬。愿作双清鸟,共舒明镜前。”在唐代诗人中,反映牛郎织女传说的七夕诗可谓举不胜举。如初唐“四杰”李贺的《七夕》诗云: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宝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白居易的《七夕》诗写道:“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戴叔伦在《织女词》云:“凤梭停织鹊无音,梦忆仙郎夜夜心。难得相逢容易别,银河争似妾愁深。”杜牧《七夕》诗云:“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宋之问的《七夕》诗云:“传道仙星媛,年年会水隅。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去昼从云清,归轮贮日输。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李商隐的《七夕》诗写道:“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其他诗人如祖咏、卢照邻、崔灏、孟浩然、罗隐、韦应物、卢纶、刘禹锡等都写有吟咏牛郎织女为主题及七夕民俗活动的“七夕”诗。 在宋代,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也成为诗人歌咏的对象。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北宋大词人秦观的《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张耒在《七夕歌》中写道: “河东美人天帝子,机杼年年劳玉指。 织成云雾紫真衣,辛苦无欢容不理。 帝怜独居无与娱,河西嫁与牵牛夫。 自从嫁后废织紝,绿鬓云鬟朝暮梳。 贪欢不归天帝怒,谪归却踏来时路。 但今一岁一相逢,七月七日河边度。” 梅尧臣在《七夕咏怀》中也写道:“织女无羞耻,年年嫁牵牛。牵牛苦娶妇,娶妇不解留。来往一夕光,奕奕河汉秋。轻传人世巧,未知何时休。”沈遘也写有这样的《七夕》诗:“风吹北斗向西横,月映林梢只半明。野鹊到天羌有分,银河泻地俏无声,泛槎仙客今何在,连理佳人卒改盟。牛女尽歆寰海酹,几人心事是圆成。”李新的《七夕宿长江》诗写道:“去岁龙城乐事多,楼头乞巧傍青蛾。今年织女知何处,不见星郎夜渡河。”另外,宋代著名诗人司马光、宋祁、杨亿、陈师道、张无尽、钱易等都写有“七夕”诗多首。 此外,我国民间在每年七月七日来临之际,都要举办多种活动,为节日增光添彩。其中最著名的要数“乞巧”,即在七月七日晚上,女人们向织女乞求一双灵巧的手,从而创造出丰富的物质财富,以表达过上美好生活的心愿。南朝梁《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蜘蛛)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七夕时妇女用彩色线来回地穿针孔,谁穿得快就意味着谁“乞”得“巧”了。民间《竹枝词》吟咏“乞巧”风俗道:“七夕相沿乞巧风,秋闺姊妹笑声通,阿侬欲博针神著,度线穿针学女红。”民间还有这样的“乞巧”诗:“穿线年年约比邻,更将余巧试针神。谁家独见龙梭影,绣出鸳鸯不度人。”唐朝诗人林杰也作有一首《乞巧》诗:“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穷尽红丝几万条。”明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引元孙淑诗云: “乞巧楼前雨乍晴,弯弯新月伴双星。 邻家小女都相学,斗取金盆看五生。“ 从以上可以看出,七夕因牛郎织女的美丽动人传说,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节日民俗,成为历代文人墨客绝好的吟咏主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