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左传战争表 邓曦泽 【作者按:本表系邓勇(邓曦泽):《王霸:正义与秩序——从春秋战争到普遍正义》之附录2《春秋左传战争表》,武汉: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270-295页。】 一、说明 1、本表认为战争是具备如下条件的事件:(1)集团之间的有组织的暴力斗争;(2)动用军队。其中,(1)为必要条件;(2)为通常需要的并且是充分的但非必要的条件,有些大规模的民众斗争也可以视作战争。本表根据上述条件判断一场暴力斗争是否应该视作战争。 2、本表认为一次战争是同样的交战方在同一地点进行的持续的战争。 3、若交战双方休战后,隔一段时间再战,《春秋》或《左传》明确记载了战争发生的不同时间,或者能够据上下文推断出战争发生在不同季节或月份,则虽交战方不变,本表通常亦视作两次战争,如隐四年夏、秋,宋等国两次伐郑,则分别视作两次战争。若双方未休战,即使跨季跨年,均视作一次战争。 4、进攻方攻(或者袭、围)被攻方,第三方营救被攻方,本表把进攻与被攻视作独立之一战,再把营救方的营救行动视作独立之一战。例如,“北戎伐齐。齐使乞师于郑。郑大子忽帅师救齐。六月,大败戎师”(《左传·桓公六年》),则分别把北戎伐齐与郑师救齐视作独立之一战。 5、在《春秋》经传中,“围”常常表示包围而并不攻打。凡动用军队的包围,本表均视作战争。 6、《春秋》与《左传》所记载的某些事件很难断定是否应视作战争,如弑君、政变与某些内战。对于这种模糊情况,本表另行指出。并且,哪些事件应该作为模糊情况而予以特别指明,本表也无法确立严格的、统一的标准。 7、根据上述标准,本表对《春秋》与《左传》记载的战争作了完全统计,并按交战时间之先后统一编号,可以确定为战争的事件一共有745次,难以断定是否应该视作战争的事件大概有58次。 8、本表对每次战争予以命名。若能根据《春秋》或《左传》的原文提炼出名称的,则尽量使用其原文;若不能,则另行命名。许多战争名称并不能反映其独特性。 9、在叙战时,《春秋》经传使用了不同的术语来表现各次战争的基本特点,故本表特列“叙战用语”一栏。例如,“伐”表示大张旗鼓地进攻,“侵”表示秘密进犯,“袭”表示轻装突击,攻其不备(《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等等。 10、《中国历代战争年表》(以下简称“《年表》”)经常在一个战争名称之下记载了多次战争,并经常把此年的战争记在彼年;朱宝庆的《左氏兵法》的附录二“《春秋左传》战事年表”(以下简称“《朱表》”)亦有此类情况。因此,本表所列的一些战争无法在《年表》或《朱表》的该年的记载中找到,且“备注”栏中亦没有注明“年表阙”或“朱表阙”。凡遇此种情况,就说明《年表》或《朱表》把该次战争误记在其他年份。由于此种情况太多,本表不予说明。 11、为了方便读者核实文献,或了解战争详情,特列“索引”一栏,标明《春秋》或《左传》开始记载该次战争的文献页码。但是,应该从哪处文字开始视作该次战争的开始,本表的判断未必十分准确。若《春秋》经传都记载了该次战争,则只标注《左传》的页码。“/”前是中华书局出版的《十三经注疏》的页码,“/”后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简体横排本的《春秋左传正义》的页码。 12、本表所依据的文献是《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9月第1版;《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后者系前者中的《春秋左传正义》的简体横排版式。本表所参考的主要文献有:朱宝庆:《左氏兵法》,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中国历代战争年表》,解放军出版社2003年1月第2版。 二、体例 1、本表将每次战争按发生时间之先后排列,统一编号。“描述”栏的“()”里标注的时间是因经传无明言而据上下文推断出的。 2、在纪年方式上,本表先列鲁国纪年,省去鲁公之“公”与“年”字,如“隐元”表示鲁隐公元年;再列周朝纪年,省去周王之“王”与“年”字,如“平四九”表示周平王四十九年;最后列西历,用“-”表示西历前。对鲁国纪年与周朝纪年,一律只在元年出现谥号。 3、若交战双方涉国太多,在命名战争与描述战争时,本表择其要者,采用“某等”或“某等诸侯”表示。 4、对于难以断定是否该视作战争的事件,本表在该年的“鲁国纪年”栏标注一个脚注,加以说明,以数字加“()”的方式另行统一编号,并在作简要叙述后,在“()”中标明索引。 5、对《左传》随文追记与预记的战争,本表也将之列出,并在“备注”栏中注明。对于能够确定实际发生年份的战争,列在实际发生之年,并在“备注”栏中注明“追记(或预记),文在某公某年”。对于发生在春秋以前的战争与不能确定发生年份的战争,列在《左传》记载该战之年,并在“备注”栏中注明“追记”。 6、若该年无战,本表仍将该年列出,在“备注”栏中注明“无”。 7、若《左传》对同一次战争使用的叙战用语较多,本表择其要者,其间不用标点隔开。 8、对战争的描述,本表综合《春秋》与《左传》,采取“某时,甲因某缘故而与乙交战于某地,结局如何”的基本描述方式,能用原文描述者尽量撷取原文。“()”里的内容是根据上下文补充的。 9、有些战争只有《春秋》经记载,《左传》未载,本表在“备注”栏中用“[经]”注明。 10、有些战争为《年表》所遗漏,本表在“备注”栏中注明“年表阙”;有些战争为《朱表》所遗漏,则注明“朱表阙”;若二书俱阙,则缩略为“俱阙”。 11、本表中有些分别独列的战争,《朱表》合为一战,对此,本表在“备注”栏中以“朱表合”加以注明。《年表》更是常用一个战争名称包括数次战争,对此,本表不予注明。 12、本表中出现的《春秋》,简称“经”,《左传》简称“传”,《中国历代战争年表》简称“年表”,《左氏兵法》的附录二“《春秋左传》战事年表”简称“朱表”,均不加书名号。 三、正表 编号 交战时间 战争名称 叙战 用语 描述 索引 备注 鲁国 纪年 周朝 纪年 西历 1 隐元 平四九 -722 郑伯克段 克伐 夏五月,郑伯因段叛乱而伐之,克段于鄢,段出奔共 1716/54 2 纪人伐夷 伐 秋八月,纪人伐夷 1718/61 3 鲁宋交战 败 鲁惠公季年(-723),鲁师败宋师于黄 1718/62 追记。年表阙 4 卫伐郑 伐取 (冬),卫人助公孙滑伐郑,取廪延 1718/63 5 郑周虢伐卫 伐 为报卫伐郑,(冬),郑人以王师、虢师伐卫南鄙 1718/63 朱表合4、5 6 二 五十 -721 莒人入向 入 夏五月,莒人入向,以姜氏还 1719/67 7 鲁师入极 入胜 (夏),鲁卿司空无骇入极,费庈父胜之 1719/67 8 郑人伐卫 伐讨 (冬),郑人伐卫,讨公孙滑之乱 1719/67 年表阙 9 三 五一 -720 郑师犯周 取 夏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 1723/74 朱表阙 10 郑师又犯周 取 秋,郑师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 1723/74 朱表阙 11 四[1] 桓元 -719 莒人伐杞 伐取 春二月,莒人伐杞,取牟娄 1724/81 [经] 12 宋陈等伐郑 伐围 夏,宋陈蔡卫伐郑,围其东门,五日而还(东门之役) 1725/87 13 宋陈等复伐郑 伐 秋,宋陈蔡卫及鲁复伐郑,败郑,取其禾而还 1725/87 14 郕人侵卫 侵 (季月不详),郕人乘卫乱之机侵卫 1727/98 追记,文在隐五年[2] 15 五 二 -718 晋曲沃庄伯伐冀 伐 (春),曲沃庄伯以郑人邢人伐翼,王使尹氏武氏助之,翼侯奔随 1727/96 16 郑侵卫 侵报 夏四月,郑人侵卫牧,以报东门之役 1727/97 17 郑卫制北之战 伐败 郑侵卫后,(夏),卫人以燕师伐郑,郑人以制人败燕师于北制 1727/97 朱表合16、17 18 王伐曲沃 伐 秋,王因曲沃叛王而命虢公伐曲沃,而立哀侯于翼 1727/97 19 卫师入郕 入 (秋),因郕人乘卫乱之机侵卫,故卫师入郕 1727/98 朱表合14、19 20 宋人取邾田 取 宋人取邾田 1728/100 21[3] 郑周邾伐宋 伐报 因宋人取邾田,邾求郑伐宋,郑为报东门之役,(秋),以王师会邾,伐宋,入其郛 1728/100 朱表合20、21 22 宋郑长葛之战 伐报 (冬),宋人伐郑,围长葛,以报入郛之役 1728/100 23 六 三 -717 郑伯侵陈 侵获 夏五月,郑伯侵陈,大获 1731/103 24 宋人侵郑 取 秋,宋人取郑之长葛 1731/103 年表阙 25 七[4] 四 -716 鲁公伐邾 伐讨 秋,鲁公因宋郑结盟,为了取悦于宋,为宋讨邾 1732/106 年表阙 八 五 -715 无 26 九 六 -714 郑伯伐宋 伐讨 (夏),因宋公不共王职,郑伯以王命讨之,伐宋 1734/116 年表阙 27 郑败北戎 侵败 (冬),北戎侵郑,郑伯御之。十一月,郑人大败戎师 1734/117 28 十 七 -713 齐郑鲁伐宋 伐 夏五月,鲁公子翚先会齐侯、郑伯伐宋 1735/119 29 鲁郑败宋 败取 夏六月,鲁公败宋师于菅;郑师入郜、防,后以之归鲁 1735/119 朱表合28、29 30 宋卫入郑 入 秋七月,宋卫入郑 1735/120 31 宋卫蔡伐戴 伐 (秋七月),蔡从宋卫伐戴 1735/120 32 郑伯围戴 围克 秋八月,郑伯围戴,克之,取宋卫蔡之三师 1735/120 33 郑伯入宋 入 秋九月,郑伯入宋 1735/120 年表阙,朱表合30-33 34 齐郑入郕 入讨 郕违王命,冬十月,齐人郑人讨之,入郕 1735/120 年表阙 35 十一[5] 八 -712 齐郑鲁伐许 伐入 秋七月,鲁公会齐侯郑伯伐许,许庄公奔卫 1736/124 36 息郑之战 伐败 (秋),因郑息之间有违言,息侯伐郑,息师大败 1737/128 37 郑虢伐宋 伐败 冬十月,郑伯以虢师伐宋,大败宋师,以报其入郑 1737/129 桓元 九 -711 无 38 二[6] 十 -710 鲁师入杞 入 秋九月,鲁师入杞,讨杞侯来朝之不敬 1743/150 朱表阙 39 晋内战 侵伐 (冬),晋哀侯侵陉庭之田,陉庭南鄙启曲沃伐翼[7] 1744/155 朱表阙 40 曲沃庄伯伐翼 伐侵 鲁惠公四十五年(-724),曲沃庄伯伐翼,弑孝侯 1744/155 追记。朱表阙 41 三 十一 -709 曲沃武公伐冀 伐逐获 春,曲沃武公伐翼,获晋侯及栾共叔 1746/159 42 四 十二 -708 秦师侵芮 侵败 秋,秦师侵芮,秦败 1747/162 43 周秦围魏 围执 冬,王师秦师围魏,执芮伯以归 1747/162 44 五[8] 十三 -707 周王伐郑 伐战败 秋,周王因郑伯不朝而以诸侯伐郑,战于繻葛,王败 1748/165 45 六[9] 十四 -706 楚武王侵随 侵伐 (春),楚武王侵随,诱随不成,楚不敢伐 1749/173 年表阙 46 北戎伐齐 伐 (夏),北戎伐齐 1750/178 47 郑师救齐 救败 (夏),郑太子忽帅师救齐,六月,大败戎师 1750/178 朱表合46、47 48 七 十五 -705 郑齐卫伐盟向 伐 因盟向背信,秋,郑人齐人卫人伐盟、向。王迁盟、向之民于郏 1753/186 49 八 十六 -704 曲沃灭冀 灭 春,曲沃灭冀 1754/187 50 楚子伐随 伐败绩 (春),楚子(武王)伐随,战于速杞,随师败绩 1754/188 51 鲁伐邾 伐 秋,鲁伐邾 1754/187 [经]年表阙 52 九 十七 -703 楚巴围鄾 攻围 因鄾人攻楚使,夏,楚师及巴师围鄾 1754/189 53 楚巴败邓 救逐败 (夏),邓师救鄾,楚师巴师大败邓师,鄾人宵溃 1754/189 朱表合52、53 54 周虢仲等伐曲沃 伐 秋,周卿士虢仲、芮伯、梁伯等伐曲沃 1754/190 55 十 十八 -702 王师伐虢 伐 (春),因虢仲谮詹父于王,詹父以王师伐虢 1755/191 56 虞叔伐虞公 伐出奔 (秋),虞叔因虞公贪婪,伐虞公,虞公出奔公池 1755/192 57 齐卫郑伐鲁 战 冬十二月,齐卫郑伐鲁,战于郎 1755/192 58 十一 十九 -701 楚败郧师 伐败 春,郧将与随绞州蓼伐楚,楚师败郧师于蒲骚 1755/195 59 十二 二十 -700 鲁郑伐宋 伐 因宋无信,冬十二月,鲁郑伐宋 1756/198 60 楚伐绞 伐 (冬),楚伐绞,大败之 1756/198 61 十三 二一 -699 楚伐罗 伐 春,楚屈瑕伐罗,大败于鄢,屈瑕自缢 1756/200 62 郑等战齐宋等 战败绩 因宋多责赂于郑,春二月,郑联合纪鲁与齐宋卫燕交战,齐宋等败绩 1757/202 63 十四 二二 -698 宋等伐郑 伐报 为报仇,冬,宋以齐蔡卫陈伐郑,焚郑渠门,入及大逵,取牛首 1757/204 64 十五[10] 二三 -697 郑伯入栎 入杀 秋九月,郑伯借助栎人杀檀伯而遂居栎 1758/207 朱表阙 65 鲁宋卫陈伐郑 伐克 冬十一月,鲁宋卫陈为纳郑厉公,会于袲,谋伐郑,弗克而还 1758/207 66 十六 庄元 -696 鲁等伐郑 伐 夏四月,鲁宋卫陈蔡伐郑 1758/208 67 十七[11] 二 -695 齐鲁奚之战 战 夏五月,齐鲁因争疆界而战于奚 1759/210 68 宋卫鲁伐邾 伐 (秋),鲁从宋志,宋卫鲁伐邾 1759/211 69 十八 三 -694 齐师讨郑 师杀 秋,齐侯为讨 1759/213 俱阙[12] 庄元[13] 四 -693 无 70 二 五 -692 鲁伐馀丘 伐 夏,鲁公子庆父帅师伐于馀丘 1762/219 [经] 71 三 六 -691 鲁齐伐卫 伐 春正月,鲁大夫溺会齐师伐卫 1763/222 72 四 七 -690 楚武王伐随 伐 春正月,楚武王伐随,王卒于途。随国求和(并未交战) 1763/224 73 五 八 -689 齐鲁等伐卫 伐 冬,鲁公会齐人宋人陈人蔡人伐卫,护送卫惠公回国 1764/227 74 六 九 -688 王人救卫 救 春,王人子突救卫 1764/228 朱表合73、74 75 楚文王伐申 伐 (冬),楚文王伐申,过邓 1764/229 76 楚子伐邓 伐 伐申还之年(当为此年或下年),楚子伐邓 1764/229 朱表合75、76 七 十 -687 无 77 八[14] 十一 -686 齐鲁围郕 围降 夏,鲁师及齐师围郕,郕降于齐师 1765/233 78 九[15] 十二 -685 鲁公伐齐 伐 夏,鲁公伐齐,纳子纠 1766/236 朱表阙[16] 79 齐鲁乾时之战 战败绩 秋八月,鲁师与齐师战于乾时,鲁师败绩 1766/236 80 十 十三 -684 齐鲁长勺之战 伐败绩 春正月,齐伐鲁,战于长勺,齐师败绩 1767/239 81 鲁公侵宋 侵 春二月,鲁公侵宋 1766/238 [经]俱阙 82 鲁宋乘丘之战 犯败 夏六月,齐师宋师次于郎,鲁大败宋师于乘丘,齐师乃还 1767/241 83 楚蔡莘之战 败 息侯诱蔡,秋九月,楚败蔡师于莘 1767/241 84 齐师灭谭 灭 因谭无礼,冬十月,齐师灭谭,谭子奔莒 1767/242 85 十一 十四 -683 鲁宋鄑之战 侵败 夏五月,宋为报乘丘之役,侵鲁,鲁败诸鄑 1769/243 86 十二 十五 -682 宋内战 弑围伐 秋八月,宋万弑闵公,引发内战。南宫牛、猛获帅师围亳。冬十月,萧叔大心及戴武等族,以曹师伐之,立桓公。猛获奔卫,南宫万奔陈 1770/247 87 十三 釐元 -681 齐人灭遂 灭 因遂人不赴北杏之会,夏六月,齐人灭遂而戍之 1771/249 88 十四 二 -680 齐等伐宋 伐 因宋背北杏之会,春,齐陈曹伐宋;夏,单伯会之,取成于宋 1771/250 89 郑厉公侵郑 侵 (夏),郑厉公自栎侵郑,夺回君位 1771/251 90 楚子灭息 灭 (夏),楚子为夺息妫,如息,以食入享,遂灭息 1771/252 朱表阙 91 楚子伐蔡 伐入 楚子为取悦息妫,伐蔡,秋七月,楚入蔡 1771/253 92 十五 三 -679 宋齐邾伐郳 伐 郳叛宋,秋,宋人齐人邾人伐郳 1771/253 93 郑侵宋 侵 (秋),郑人趁宋等伐郳之机,侵宋 1771/253 朱表合92、93 94 十六 四 -678 宋齐卫伐郑 伐 夏,为报郑侵宋之仇,宋齐卫伐郑 1772/255 95 楚伐郑 伐 秋,楚因郑[17]不礼而伐郑,及栎 1772/255 96 晋武公伐夷 伐 (年月不详),晋武公伐夷,执夷诡诸 1772/256 追记。俱阙 97 蒍国以晋师伐夷 伐 (冬),周大夫蒍国因夷诡诸不报恩,遂以晋师伐夷 1772/256 年表阙 98 楚灭邓 灭 楚伐邓,灭之 1764/229 预记,文在庄六年 99 十七 五 -677 齐人歼遂人 歼 夏,遂因氏领氏工娄氏须遂氏飨齐戍,醉而杀之,齐人歼焉 1772/257 年表阙 100 十八 惠元 -676 鲁公追戎 追 夏,因戎来侵鲁,鲁公追戎于济西 1773/260 年表阙 [1] 此年,有二事需斟酌,或可视作战争,或者视作内战。(1)卫州吁弑桓公。“春,卫州吁弑桓公而立”,“卫人来告乱”。州吁弑君,并非个人搏斗,而是政变、内战或内乱(1725/86)。(2)卫人杀州吁。“九月,卫人杀州吁于濮”(1725/88)。 [2] 郕人侵卫在隐公四年,与隐公五年卫人报复郕故卫师入郕,应分别视作二战。朱表、年表的处理方式有两点不妥,不仅都没有分别二战,且都归入隐公五年。 [3] 桓二年传说“宋殇公立,十年十一战”,按照服虔的清理(1741/137),将隐五年之宋人取邾田与郑以王师伐宋分别(1728/100),将隐十年之宋人卫人入郑与宋蔡卫伐戴分别(1735/120),则可以清理出十年之中的十一战。但是,隐五年之冬宋人伐郑围长葛(1728/100)与隐六年之秋宋人取郑之长葛(1731/103)肯定要分别视作独立的战争。若此,则是十年十二战,与传文不合。服虔的清理肯定有误,传文可能有误。 [4] 此年有一事需斟酌。(3)戎伐周使凡伯。冬,因周使凡伯曾不礼待戎,戎伐之于楚丘以归(1732/106)。年表和朱表都将此视作战争,经、传也都使用了伐这样的战争用语,但杜预注曰:“戎鸣钟鼓以伐天子之使,见夷狄强虣。不书凡伯败者,单使无众,非战陈也”(1732/105)。按照杜注的意思,凡伯无众,他与戎的斗争就不是集团之间的斗争。实际上,戎伐凡伯仅仅是劫持政要,可以不视作战争,故本表亦不视为战争。 [5] 此年有一事需斟酌,可视作内战或政变。(4)羽父弑隐公。“十一月,公祭钟巫,齐于社圃,馆于寪氏。壬辰,羽父使贼弑公于寪氏,立桓公,而讨寪氏”(1737/130),不但弑君,而且讨伐了寪氏,涉及人员不寡。 [6] 此年有二事需斟酌。(5)宋督弑君。“二年春,宋督攻孔氏,杀孔父而取其妻。公怒,督惧,遂弑殇”(1740/136),并引起动乱,经记“三月,公会齐侯陈侯郑伯于稷,以成宋乱”(1740/135)。(6)晋国内乱(追记)。“惠之二十四年,晋始乱……惠之三十年,晋潘父弑昭侯而立桓叔,不克。晋人立孝侯”(1744/153)。 [7] 据《史记·晋世家》:“哀侯八年,晋侵陉庭”,晋哀侯八年即鲁桓公二年。 [8] 此年有一事需斟酌。(7)陈佗杀太子。春正月,(陈国)“文公子佗杀太子免而代之”(1747/165)。 [9] 此年有一事需斟酌。(8)“蔡人杀陈佗”(1749/172、1775/269)。 [10] 此年有一事需斟酌。(9)郑国祭仲专权,郑伯使其婿雍纠杀之。由于雍姬泄密,祭仲杀雍纠。公载以出。夏,厉公出奔蔡(1758/206)。此可视作郑国内战或者政变。而郑伯入栎,则借助栎人,涉人不寡,完全应该视作战争。 [11] 此年有一事需斟酌。(10)(冬),郑国高渠弥弑昭公(1759/211)。 [12] 此事应该视作战争,一则齐侯陈师他国,正是要以兵加于他国;二则杜注说“陈师首止,讨郑弑君也”(1759/213),具有明确的出兵目的(或者说政治目的)。 [13] 此年有一事需斟酌。(11)“齐师迁纪郱、鄑、郚”,“正义曰:……故知齐欲灭纪,故徙其三邑之民而取其地也”(1762/217)。此事肯定是军事行动。年表将此事与隐公三年的“秋,纪季以酅入于齐”(1763/222),和隐公四年的“夏,纪侯大去其国,违齐难也”(1764/226)合成“齐灭纪之战”。此几事可否视作战争,算作几次,需斟酌。 [14] 此年有一事需斟酌。(12)冬,齐无知弑齐侯诸兒,内乱(1765/233)。 [15] 此年有一事需斟酌。(13)春,齐人(雍廪)杀无知(1766/236)。 [16] 此当独列为一战,因为夏季时,齐因雍廪杀无知而尚无新君,子纠和桓公小白正争先恐后回国争夺君位,故此时鲁伐齐,不是与桓公作战。但小白先回国,争得君位,故秋季战于乾时时,是与新君桓公作战。是故当将此战独列。 [17] 博士论文纸本上为“宋”,误,当为“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