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释《革》《鼎》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中国儒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革人须缓,鼎己宜勤
    ——释《革》《鼎》
    ——张再兴
    内容提要:从现代哲学意义讲,革与鼎,是矛盾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但《周易》并不着意于哲学原理的论述,而是讲革殷之命与鼎己之新的戡商战略问题。而这一战略政策,恰恰是对立统一哲学原理的有力佐证。《革》篇说,革殷之命,要缓缓而行,如盘庚之迁殷,三宣其义,最后达到革而信服的效果;革人须鼎己,否则,敌人未革而自己先垮,哪里能有革命呢。所以,对自己要随时更新,保持活力。敌人不及(不我能即)的先进政治是鼎己的根本。不及商而战的政策,要随时温习摩挲,如鼎耳之金炫玉炫。
    主题词:革  鼎  巳(已)日  乃  孚  革言三就  鼎颠趾得妾以子  不我能即  鼎耳革  鼎黄耳  鼎玉铉
    1.0《革.卦辞》翻译
    1.1《革》篇大义
    见篇首《内容提要》,主要论述革命的缓急原则。文王主张革命要缓缓而行,当如盘根之迁殷一样,三宣其义,待人民理解后再革之,动口不动手,达到革而有信的效果。过激的革命,革面而已,不革其心。
    1.2聚讼不已的“巳”
    《革》卦辞有“巳日乃孚”一句话。对“巳”字的解释,历来聚讼不已。筮占家则更为迷茫。一年三十六个巳日,那一个巳日才是“乃孚(吉利)”之日呢?所以不解释,也没有能力解释。只有儒家才比较认真对待这个字,也做了些解释。
    大体而言,儒家义理派学者解释为已经之已,基本继承《彖传》的解释。王弼、孔颖达,宋朱熹,直至现代的《周易》大家如南怀瑾、宋祚胤等就是这一派。源远流长,蔚为大观,为主流。
    另一派则根据汉易,以纳甲法解释为“己(jǐ)”。主要依据是《革》卦的下卦为离,巳(sì)的“月令排位”近于“后天八卦”的离位,“离纳己”,所以“巳”就是“己”。显然是汉以后的解释,晚了几百年不说,而且又转一层增加了他们的“纳甲”理论,显然是牵强的。虽然是勉强的,但运用起来却很具哲理。他们说,如果将一日分为甲乙丙丁……十时的话,己时是午后两三点钟。常言道:“日中则仄,月满则亏”,正是革命之时,是符合《周易.革》篇适时革命的命题的。
    以上是主流。其外,还有李镜池、高亨的“借为祀”之说,可能就是信口开河、猜谜吧,不去论他了。
    1.3巳就是已的文字学根据
    虽然从《彖传》开始,严谨的易学家都将“巳”解释为“已”,但并没有对何以是“已”作详尽解释,所以才有“己”、“巳”、“祀”的聚讼。
    我们同意“‘巳’就是‘已’”。它的发展过程是这样的。冂(jiǒng)是国界,甲骨文、金文、篆书的冂(jiǒng),就像工字打横。在国界上发生了许多温情委婉与铁火热血的故事,“巳”就是战争遗产处理——俘虏交换“已然”的“已”。
    “巳”读如yǐ,不读sì。“巳”是“亂(治)”字的组字构件之一。亂(治)字的本义是在国界上交换俘虏,表示战争事务“已了”,就是治。亂(治)字省去冂(国界)、和处于冂符上下的“手”后,就成“辝”字。虽然《说文》说“辝”是“辭”字的简省、异构,读若辞,其实应该读若台(yì),义为“已然”、“已了”。
    “辝”字再简省去辛而为台(yì),在甲骨文,台就是正写的“巳”与倒写的“巳”的组合字,上下结构。隶楷为“采采 芣苢”的“苢”字去掉草头,现在又变为“以”字。
    在汉字的发展过程中,“台(yì)”被借为“据以”、“所以”之“以”,又借为怡然之怡、怠慢之怠,而且久借不还,于是另以“台(yì)”之上半截作为“已然”之“已”字应用;而“台(yì)”之上半部之甲金文正是“倒巳”字,所以说“巳”就是“已”。然而,甲金文的“巳”是胎儿的象形文字,与“已”相混,后世才另造“已”为“已然”之“已”。
    康殷《文字源流浅说》(P301):“巳,学者们说:‘猶已、矣、止词’。卜辞‘巳雨’猶‘已雨’、‘于毓祖乙巳’猶‘于毓祖乙已’或‘于毓祖乙矣’”。也是将巳解释为已的。
    这一过程比较复杂,电脑上又不能写象形字,要用文字裹裹绞绞的描绘字形,文字学又十分枯燥无味,难免发“晕”。对于一般读者,不妨当回俘虏,直接接受“巳”就是“已”吧。对于有深层次要求的读者,请看文末附录——“冂上发生的故事”。说明将“巳”释为“已”之不误。
    1.4《革.卦辞》翻译
    【原文】《革》:革,巳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
    为对卦辞做出合理翻译,还必须对卦辞中的词语做些解释。
    革,是名词,是动物剥下之皮。动物剥皮,是以动物的死亡为代价的。因此用剥皮表意政治制度的变革,非常切贴,而且是商周时期发明的名词。《周书.多士》曰:“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革命就是要命。卦、爻辞中的革字,也应当作革命解释;
    巳,前面和附录都已经做过仔细研究,说明“巳”原本就是已经之“已”,不再赘述。已日,是经过较长时日之意。
    乃,现代汉语的义项甚多,依据卦辞逻辑,当为“于是、尽”的意思。《虞夏书.尧典》:“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贄。如五器,卒乃复”,就是规定诸侯以五种能代表自己身份的玉朝觐,同时以活羊、死鹅等作为朝觐礼物。仪式结束后,全部归还诸侯的玉,以示承认其等地,并以归还之玉作为诸侯执照。是一次社会的认证与排序游戏。这里的乃,就是于是、尽的意思。
    孚,就是信,诚信、信任之意;
    “已日乃孚”,张立文《白话帛书周易》引王弼《周易注》:“即日不孚,巳(已)日乃孚也。”《周易正义.孔疏》曰:“巳(已)日乃孚者,夫民情可与习常,难与适变;可与乐成,难以虑始。故革命之初,人未信服,所以即日不孚,巳(已)日乃孚也。”大约是说,民情喜欢墨守成规,不喜欢变革,所以革命之初,人民徘徊观望。革命既久,建立了新的社会秩序,人民适应了这一环境,所以拥护革命。联系《革.上六》的“君子豹变,小人革面”,革命过激,革面不革心的实际情况,王、孔之疏无疑是正确的;
    贞,根据《说文今释》:“郭沫若《卜辞通纂考释》:‘古乃假鼎为贞,后益作鼑字,以鼎为声,金文复多假鼑为鼎。鼎贝形近,故鼑乃讹变为贞’”;又,《说文》:“籀文以‘鼎’为‘贞’字”。根据以上各家训义,说明贞、鼎之为一字,有很长的历史。我们认为,在《周易》成书时代,“贞”与“鼎”就是一字。鼎,在商周乃是以青铜铸造的镇国之器,取象于重而稳、沉而定,以象国家的鼎定不移。《左传.宣公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洛,观兵于周疆。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贞鼎同字。在《周易》,“贞”就应该训为“鼎也,定也,不移也”。现代汉语的“坚贞不屈”就是“坚定不屈”的意思,保留了“贞”字的鼎定不移义项。
    《左传.宣公三年》的“楚子问鼎”故事,也证明《鼎》之鼎就是国的象征。
    经过这些名词解释,我们就可以将卦辞翻译出来了。
    【译文】《革》:革命须循序渐进,缓缓而行。革命既久,乃得人和。这样的革命是顺利而亨通的,理当坚持,不可动摇。
    2.1《革.爻辞》翻译
    【原文】初九,巩用黄牛之革。
    【译文】初九,殷商之固,其如用黄牛之革绑之缚之的一样,短时难以变革。改命换政,当待时日。
    这里必须说明,“巩用黄牛之革”,显然是说某件东西很坚固,如像用黄牛之革捆绑的一样。在商周之际,最牢实的捆绑材料就是黄牛皮了,牛车或战车就是用黄牛皮将车厢捆绑在车轴上的。但并没有明确指出是用以比喻殷商王朝的巩固。我们之所以说是用以比喻殷商之固,显然是根据《革》篇全文逻辑和《周易》六十四篇文章含义补上的,是否对,读者可以斟酌。既然承认革就是革命,文王所革者,除殷商而外,更有何人呢?
    【原文】六二,[已](巳)日乃革之,征吉,无咎。
    【译文】六二,革商之命,假以时日。人民拥护,革之无赦。如此而为,不有咎害。
    本爻辞中的“巳”就是“已”,前已述及。“已日乃革之”,就是时机成熟、得人民拥护而后革之之意;
    征,在这里表示行为过程;
    【原文】九三,征凶,贞厉。革言三就,有孚。
    【译文】九三,武力戡商,定有凶厄。不予改变,麻烦不小。革命须缓缓而行,如盘庚之迁殷,三宣其义。动口不动手,而后革之有果。
    征,甲骨文象脚趾走向城围,象意征伐。这里的征,泛指武力。征凶,因武力戡商而至于凶厄之意;
    贞,鼎也,定也,不移也。贞厉,不改变武力戡商政策而有灾难之意。这是文王的告诫。可是在文王死后三年,武王即以四万五千人武力戡商(当时上纣王有七十万人),虽然取得了胜利,但直接违背了文王的戡商政策。可见文王在世时,姬周内部武力戡商(虎变、豹变)的欲望是何等的强烈,也可以看到文王与武王在戡商政策上的分歧。
    “革言三就”,是应用盘庚迁殷、三宣其义,而后迁殷而中兴的典故来说明缓缓革商之命的合理;同时有“动口不动手而革命”的寓意,盘庚的革命就是动口不动手的革命。而这个故事,在殷末已是老幼皆知,亦是现代国学家所熟知的。文王引用入文,不为唐突。
    孚,诚信。有为语词,无义。有孚,得民拥护之谓。
    【原文】九四,悔亡。有孚改命,吉。
    【译文】九四,虽然武力戡商致有凶厄,却不是不要戡商。不用怀疑,得民拥护的革命是吉祥的。
    悔亡,是对武力戡商的否定;亦是对放弃革命的否定。
    孚,信也,拥护也。有为语词,无义。
    【原文】九五,大人虎变,未占有孚。
    【译文】九五,改命须缓缓而行。如狼似虎的改命,民不拥护,行之有败。
    虎变,如狼似虎的变革,以状改命之激;同时以虎之扑食象喻凭藉武力革命。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理想社会,但走急了也是灾难。一九五八年的人民公社运动,吃饭不要钱,是一次共产主义尝试。但是,需要几百年走的路,几年就走完了。是虎变、还是豹变?能得人心、得人拥护吗?
    占,问也。未占有孚,不问是否有诚信、得到人民拥护之谓。“有孚”之有,为语词,无义,或相当于“其”。
    【原文】上六,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
    【译文】上六,改命须缓缓而行。如虎似豹的变革,革面而已,不及其心。武力戡商,致有凶厄。安定情绪,守定归静,至于吉祥。
    豹变,同虎变,见上。
    征凶,因武力征伐而凶之谓;
    贞,鼎也、定也、不移也。居贞,如鼎样镇静安祥之谓。
    文中,“君子”与“小人”对待。君子当指掌握政策的人,小人是被革命的对象,这里,当是殷商的蔑称;
    “豹变”与“革面”对待。君子革命如虎之凶、似豹之急,人民害怕而表面应付之,所谓革面不革心。改造小农经济而为大农业是历史之必然。但是,走急了就是灾难。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后来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就是政府豹变、人民革面的典型事例。“小岗村”的农民就是表面的公社制,实际的分田到户,革面不革心。
    2.2“虎变、豹变”所表达的戡商谋略
    这样一说,就给某些周易专家以口实,说这些例子正说明《周易》博大精深,今古咸适;句句是真理,适用于任何领域;文王早在三千年前就预测到,1958年的公社化运动是虎变、豹变,注定人民革面不革心。
    有这样神吗?其实,文王所关心的,是姬周的现实问题,哪里能管到后世呢?
    当时姬周内部武力戡商的情绪甚高,文王批评他们是老虎、豹子。老虎、豹子的革命,靠什么?就是牙齿、爪子、体力,一味的凶而已。类比国际争端,就是凭藉武力,哪里有点政治拼搏之味?这样的革命,胜利了也不巩固,人民革面不革心,要反的。文王不但关心能否胜商问题,更关心胜商后人心归顺问题、治乱问题。文王所主张的戡商方式是“戡商大计,不在即戎;商之灭亡,在其自朽”的隔岸戡商策、以杞包瓜策,自强不息,壮大自己。壮大自己就是消灭敌人,并不直接与殷商硬拼,将戡商的方式从武力厮杀引导到政治、经济的比拼上来。反对老虎、豹子似的戡商,《释<夬><遘>》论述甚详,不妨再回头看看。
    事实是,文王主政姬周五十年,并没有发动对殷商的战争,就足以表明文王戡商的政策取向。取得的效果是,文王的德政不但达到了鼎己的目的,还深入到“敌占区”里了。所以在武王武力灭商时,得到七十万奴隶的阵前倒戈,“以开武王”。周王朝建立后,除殷遗族武庚有过一次叛乱外,加上封微子为宋等政策的配合,政权是稳定的,宋也服从,达到既革面又革心的革命效果。
    3.0《鼎》翻译
    3.1《鼎》篇大义
    鼎,硕大厚重之烹饪器,为王家和诸侯所特有,故而为王权的象征,取象于鼎的厚重不移。然而作者在《鼎》篇却论述的是“鼎当常新”的哲理,是一篇关于政权建设的论著。鼎足不可折,但当常倾,以利出否(pǐ),保持政治活力。鼎以常倾而稳。
    3.2《鼎.卦辞》翻译
    【原文】《鼎》:鼎,元吉,亨。
    【译文】《鼎》:鼎者定也。国如鼎定,稳重不移,亨通之象。如何定鼎,其如爻辞。
    作者开篇明义,要求国家稳定、政权坚牢,稳如鼎重。如何鼎定,则见爻辞。
    3.3《鼎.爻辞》翻译
    【原文】初六,鼎颠趾,利除否(pǐ),得妾以其子,无咎。
    【译文】初六, 鼎颠其足,鼎将不鼎,但利于清楚积弊,其如纳妾可以生孩子一样。鼎当常倾,无咎。
    文王在这里论述的,大约是国家机构和指导思想思想的周期性整顿问题。至于如何清除鼎内的积弊,清除了哪些积弊,谁来倾鼎,实在是三千年后的今人所无法猜测的。
    但是,将鼎倾倒而清除鼎内的积弊、并用以比喻政治常新的道理,却是非常形象而明确的。
    联想到此次奥巴马上台,绝对是美国共和党和布什家族的鼎翻粥溃、混沌狼藉。但对于美国国民来说,却是上上好事。如果共和党、布什的鼎不翻、粥不溃,布什还将在伊拉克烧钱、让子弟流血,与伊斯兰世界的矛盾也将无法缓解,给美国国民带来的灾难还将延续下去。我是非常希望布什的鼎不要翻、粥不要溃的,希望他再干二十年,中国也会再得到二十年的喘息机会。相反,我们在解放后,给了人家好多机会呢?三十年哟,不落后就没有道理了。所以,四年一政变,四年将鼎倾翻一回,绝对是国家、民族的大好事,从法律上规定了修正错误(出否)、排除定式思维的义务与机会。
    月落乌啼,已是三千年风霜。现代国家制度,并不是古老历史的重复。三千年的封建社会,多数时间是由皇帝来倾鼎的。当人民起来倾鼎时,那才是整个社会的鼎翻粥溃、混沌狼藉了。现代国家制度给予人民倾鼎的权利和义务,人民按期倾鼎,社会并没有因之动荡。我们大可不必盲目自豪,文王三千年前所拥有的就是现代国家制度,并奉之为永恒不变的真理。
    【原文】九二,鼎有食,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
    【译文】九二,我有好政,敌所不及。以此鼎国,大吉大利。
    鼎,象征王权、政治、政策等。鼎有食,象意我有好的政策;
    仇,读qiú。《说文》曰:“雠(配偶)也”。《段注》:“雠猶应也。《左传》曰:‘嘉偶曰妃,怨偶曰仇……。’仇为怨匹,亦为佳偶。”这里,文王显然以“仇”暗指商纣王,是姬周的“朋友”;
    疾,忌讳、嫉恨;
    不我能即,高亨《周易大传今注》曰:“乃‘不能即我’的倒装句”。表示姬周推行与商纣王完全不同的政策、敌人不可仿效跟随之意。这个政策乃鼎定国家的根本。是大吉大利的。
    【原文】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亏悔,终吉。
    【译文】九三,国鼎在耳。鼎耳废坏,难予扛抬,连鼎中的鸡粥也无法取食,却又连遭霉雨。此时维修鼎耳不谓为晚,终归于吉。
    “鼎耳革,其行塞”,是说抬鼎的鼎耳坏了,无法扛抬,鼎就无法移动(行塞),更不要说倾倒。以此象意为政要抓住政治机构的关键——鼎耳,以便运用政治机构之意;
    雉,野鸡。雉膏,野鸡粥。不食,无法取食;
    方雨亏悔,是说鸡粥还在鼎内,却又遇到梅雨。鸡粥坏在鼎里了,才想起维修鼎耳之意。虽然晚了,却有“亡羊补牢”之功;
    至于什么是政权的鼎耳,根据《鼎》之九五、上六爻辞对“虎变豹变”形革命的批判和《周易》六十四篇中心思想,当是“戡商大计,不在即戎;商之灭亡,在其自朽”(见《释<夬><遘>》)的戡商政策。不要这一政策,就像鼎之失耳一样,会坏粥的。
    【原文】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
    【原文】九四,国如鼎立。国鼎折足,鼎翻粥溃,狼藉混沌,为祸不远。
    餗(sù),《说文解字今释.译文》:“鼎中的食物。包括苇筍和蒲草一类的蔬菜”;
    渥,《说文》:“霑(沾)也”。《段注》:“渥之言厚也,濡之深厚也”。在本爻辞中,泛指混沌狼藉。用以表示国鼎折足后的政治上的混乱。
    文王所指的鼎足是什么?根据《周易》六十四篇中心思想,亦应是“戡商大计,不在即戎;商之灭亡在其自朽”(见《释<夬><遘>》)的戡商政策。失去这一政策,就像鼎之失足一样,鼎翻粥溃,混沌狼藉。
    【原文】六五,鼎黄耳,金铉,利贞。
    【译文】六五,国鼎常移,鼎耳金黄。王政常新,其当坚持。
    铉,举鼎之器具。我很是怀疑,这个东西就像现代抬大油桶的工具:杠子中间套绳子,绳子端头套铁钩。绳子、铁钩成对,铁钩钩住油桶两端沿子扛抬。铉大约就是钩子,钩鼎耳之钩子。在本爻辞中,则没有必要那样精确地解释铉是什么,莫如笼统地释为鼎耳恰当,或可释为炫的同音假借字。
    鼎黄耳,经常摩挲、体味政策、主义,就像鼎之常移而鼎耳金黄一样,比喻王政常新。
    【原文】上九,鼎玉铉,大吉,无不利。
    【译文】上九,革故鼎新,鼎光如玉;王纲常振,无往不利。
    这里的铉当为炫的同音假借。
    4.0《彖传》翻译
    4.1《革.彖》翻译
    【原文】《彖》曰: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巳日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说(yué),大亨以正,革而当,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儿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
    水火相息,是以革卦的卦象为喻,论述政治哲理。革卦的上卦为泽,泽就是水;下卦为离,离就是火。水与火互不相容。二女同居就是大小老婆居于一室。水火相息与二女同居相互比拟,用以比喻春秋时代诸侯与地主阶级水火不容的矛盾。有矛盾就要发生变革,说明革命是必然的、合理的。
    水与火居于天地这个统一体中,互相矛盾而推进自然变化,以成风雨寒暑。《彖传》作者在这里借自然规律论述政治变革的必然与合理。
    汤,又叫成汤,推翻夏桀的统治建立商王朝;武,就是周武王,公元前1066年推翻上纣王而建立周王朝。这两次革命非常得人心,天护人愿,从而证明社会变革的合理。
    文明以悦,是以卦象为提示,论述政治哲理。文明,是说革卦的内卦为离,离是火,象光明;悦,是说革卦的外卦是兑,兑象征愉悦。“文明以悦”,以愉悦(柔和手段)推行变革之谓。而不是以虎变、豹变之革。
    时,时机。
    据此,翻译如下。
    【译文】《彖传》说:革就是变革。其如水与火之不相容,又如大小老婆同居一室,矛盾不可调和,这就需要变革。所谓“巳日乃孚”,是说革之既久,大家就习惯了。
    革之为卦,内为离,象文明;外为兑,象愉悦。革命须内禀正(文明)而外柔顺(手段柔和),文明而愉悦。变革方式得当,就会消除因革命伴生的怨恨。
    天地以变革而显四时变化,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由此观之,革命的时机和手段是多么地重要啊!
    可见《革.彖》的作者并不反对革命,只是要注意时机与方法,强调正义(文明)而柔和的革命。虽然《彖传》是论述春秋时事政治之作,但在理解《周易.革》的文义上,没有过多走样。
    4.2《鼎.彖》翻译
    【原文】《彖》曰:鼎,象也。以木巽火,亨(pēng)饪也。圣人亨(pēng)以享上帝,而大亨(pēng)以养圣贤。巽而耳目聪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元亨。
    《鼎.彖》的社会背景和一些必要的词语解释。
    鼎,象也。是说鼎卦是以卦象象意国家政治的。下卦是巽,上卦是火,两相组合就是温和之火。象意在春秋时代天子诸侯与地主阶级水火不容的政治局势下(《鼎》之卦象),地主阶级“烧火”要柔和一点。
    《鼎.彖》是接着《革.彖》成文的,是《革.彖》的逻辑延续与补充。革卦下卦是火,代表地主阶级;上卦是水,代表奴隶主。两卦相组,正象春秋时代天子诸侯与地主阶级水火不容的政治态势。《鼎.彖》的“巽火”,就是号召地主阶级在下“烧火”要柔和一点。《鼎.彖》的“象也”,就是这个象,还停留在《革.彖》那里。我们在找“象”时,当在《革》、《鼎》两卦中找“象”。
    春秋时代,诸侯于地主阶级的矛盾焦点在于经济政策。天子诸侯认为财是天子诸侯一家的,搜尽(三分资材君有其二,民占其一),如齐景公然。而地主阶级认为,财是天下人的,要兼顾各阶层的利益。鼎内之“食品”除了上帝(天子诸侯)有份外,要以更多的食品养育圣贤(社会各阶层)。经济政策之争其实也就是政治之争。
    朱熹《本义》云:“鼎,烹饪之器。为卦下阴为足,二三四阳为腹,五阴为耳,上阳为铉,有鼎之象”,是对《鼎.卦辞》的机械割裂与附会。真不知他是如何象的,圣在何处。
    以下《鼎.彖》再从“象”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以木巽火的巽当为形容词,巽火就是文火;如果将巽视为动词,也应该理解为“适度烧火”、火烧得温和点的意思。
    巽火,就是以文火作用于鼎(革卦的卦象)。鼎无火,鼎无其用,所以要有火,鼎以火成功;火要文(巽),才不至坏鼎,所以火以鼎显能。在春秋时代,如果将大臣和他们的政治经济制度比为火,这火是对国家有好处的。国家因之而生气蓬勃。但以不烧坏鼎为限度,要文火(巽火)。这是对春秋地主阶级走上政治舞台时,儒家对地主阶级革命(烧火)程度的界定,亦是对奴隶主阶级的政治卫护。是对主宰国家命运的两大政治势力的政治调和,是医治社会的和中剂。
    亨,通烹。亨饪就是烹饪;
    烹饪的目的,“圣人烹饪以享上帝”,同时“大烹以养圣贤”,潜台词当是,天子诸侯不要把利益占尽了,要以财养育社会各阶层。其实就是要天子诸侯承认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政策。
    以下再结合春秋时代、特别是孔子在世和死后一段时间的鲁国、齐国的时事政治,解释“巽而耳聪目明,柔进而上行”两句,《彖传》打上了那一时代的烙印。
    鲁国的季氏,在鲁国很能爱民。《左传.襄公五年》:“季文子卒。大夫入敛,公在位。宰庀家器为葬备,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无藏金玉,无重器备。君子是以知季文子之忠于公室也。相三君矣,而无私积,可不谓忠乎?”
    齐国的陈氏在齐国以大斗放贷,小斗收贷。《左传.昭公三年》:“晏子曰:“此季世也,吾弗知。齐其为陈氏矣!公弃其民,而归于陈氏。齐旧四量,豆、区、釜、钟。四升为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釜。釜十则钟。陈氏三量,皆登一焉,钟乃大矣。以家量贷,而以公量收之。……。其爱之如父母,而归之如流水,欲无获民,将焉辟之?”
    齐景公(那时代的诸侯大都与齐景公相同)对人民又如何呢?晏子说(《左传.昭公三年》):“山木如(入)市,弗加于(贵于)山。鱼盐蜃蛤,弗加于海。民参(三)其力,二入于公,而衣食其一。公聚朽蠹,而三老冻馁。国之诸市,屦贱踊贵。民人痛疾,而或燠休之”。是说齐景公将国人当成奴隶看待,实行奴隶经济制度,搜尽财利。三分资财,奴隶主占了两份,民占其一;奴隶主有陈仓烂米,而人民冻饿;法律严峻,动不动砍脚等等。
    而鲁国的季氏、齐国的陈氏,人民爱之如父母、归之如流水,不能不说他们是先进制度的代表。而当时季氏实际掌握鲁国政权,陈氏实际掌握齐国政权。革命(实行地主阶级经济制度)是大势所趋,反对者(天子诸侯)受到孤立、为君弱臣强的政治格局,
    这些不可回避的现实,摆在当时政治家们的面前,也摆在理论家们的面前,自然也成为《彖传》等周易注释不可避开的话题。
    “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元亨”——《彖传》作者是将卦之六爻作为春秋时代的阶级标签来附会的。下卦代表民间,下卦之中爻则代表田邑主;上卦代表朝廷,上卦之中爻代表天子、诸侯。鼎卦的下卦中爻为阳,象意田邑主的勇武豪强(如鲁国的季氏、齐国的陈氏);上卦中爻为阴,表示天子、诸侯的柔弱无奈(如鲁昭公、齐景公),政治上对田邑主的屈服依附。既然依附,政治上就要柔和、适中(巽),才能元亨顺利。
    或反过来说,尽管田邑主豪强,但他是臣;诸侯天子虽然弱,但是法权(处中)之君。君有强臣在下和应,还有什么不亨通的呢?事实上,季氏是历代鲁侯的好帮手、陈氏也是齐国的栋梁,只是政见不和而已。“得中而应乎刚”,应该是孔子之流对鲁昭公等出的政治主意,主张政治调和,并承认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政策。
    孔子对地主阶级政治应该说是支持的,他本人就是季氏的政治高参,其得意学生子贡是季氏之宰(总经理)。孔子对地主阶级的感情是深厚的,对他们的经济政治也是支持的。但他主张这种先进的政治制度,应该在天子王侯的主持下进行,并以不烧坏鼎为度,要文火(巽火)。《中庸》曰:“子曰:‘……生乎今之世,反(返)古之道,如此者,烖及其身也……’;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就是泥古有灾;但也不支持由下至上的改革。所以开出和中剂来医治社会病,要君谦逊一点,臣和软一点,同舟共济,国之依托。
    经过这些疏导,《鼎.彖》就可以翻译如下。
    【译文】《彖传》说:《鼎》是以火之于鼎为喻(象),说明革命有理,火要温和。鼎以火成功,火以鼎显能,相互依存,国之生气。
    烹鼎煮食,上帝(天子诸侯)有份,而以更多的食物以养贤人。要让利于民,不要垄断财利(要像齐国的陈氏一样,多与人民好处)。
    君谦逊一点,耳聪目明,泰然为圣;臣柔顺一点,国家定能上进不已。君中道而臣和应,故国势盛大亨通。
    《周易.鼎.卦辞》是说鼎要厚重,国要鼎定。《鼎.彖》谈的则是如何鼎定我们(如齐鲁)的国家。所开的药方是和中剂。赞成革命,火要温和。还停留在《革.彖》的和悦革命的命题上。
    5.0《象传》翻译
    5.1《革.大象》翻译
    【原文】《大象》曰:泽中有火,革。君子以制历明时。
    【译文】《大象传》说:上卦为泽,下卦为火。两卦相组,象意水以火而成雨,火以水而降暑。寒来暑往,相生相克,以成四时。这就是革卦的含义。感此象意,君王当效法天地的规律,适时制定符合现实的政策。
    5.2《鼎.大象》翻译
    【原文】《大象》曰: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译文】《大象传》说:鼎卦的下卦为木,上卦为火,木盛火旺,鼎当其冲。然鼎巍然而凝重,火再旺也不胜鼎。这就是鼎卦的象意。感此象意,君子当如鼎之于火,正位凝命,忠于职守。
    《象传》都是以卦象的象徵取义,然后引出政治哲理。虽然都声称是《卦辞》的解释,但多与《卦辞》不相干,而是自称系统的政治哲理。不过是拉《周易》作虎皮罢了。
    6.0 附注:冂上的故事——“巳”就是“已”的文字学根据
    最近几年看了康殷先生的文字学著作,虽然不能完全同意他的某些结论,但他的研究方法,却是很有道理的。他的列表法,是将文字类总成族来研究的。有横的比较(部首字族)、纵的比较(一字的演变过程)。下面就以康氏的方法解释“巳”字。
    难免一家之言。望有识之士,特别是文字学家,鉴别一下,检查是否有破绽。
    因文字学解释,本身就是枯燥无味的。即令是文字学家,也因不能从本文见到直观的甲、金文,要理解以文字叙述的古文字字形,也是困难的。所以,一般读者难免发“晕”,所以可以不看这一段,以免耽误宝贵时间。
    总的结论是“‘巳’是‘乱(治)’的一再简省”。
    以下以1、2、3……标识此字的来源和变化过程,可以见到“巳”字发展的逻辑程序。
    1,冋。坰的简省,象形字,再简省为冂。《说文》曰:“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林外谓之冂。”近人左民安《汉字部首》解释说:“冂为坰的初文。冂中之口,许慎认为象城围,那么,冂就像远郊之界了。”他的解释实在是好。
    甲骨文、金文、篆书的冂(jiōng)字写法像个扳转90度的工字。因电脑字库不存,以下用“冂(H)”来共同表示之。康殷先生将冂解释为络丝的架子,显然是错误的。络丝工具之“壬”,它的甲金文就像楷书的工字,但都是竖写的,没见过横写的壬字。
    2,方。乃冂(H)和人的组合象意字,国界加人,表示方国。甲骨卜辞有人方、鬼方、羊(羌)方、狗方、自方……,数不胜数,可证冂(H)就是国之边界。
    3,旁。甲骨文从凡从方。凡,乃冂之误。小篆篆变了形,闹出了麻烦。隶楷很得旁之真意,上半截是冂上加辛,表示冂外臣服于人的方国。对宗主国的“方”而言,就是傍国(或绑国)、旁国。后来,旁义独大,乃增人旁为傍国之傍,加丝为绑架之绑。
    以下看看在冂(H)上发生了些什么事?
    古代国界与现代国界,也没有什么本质区别。那就是,和平时的边贸市场;战争遗产处理处——“板门店”;在古代,同时也是老婆的来源地。
    4,市。金文之市,在冂(H)内是一根老人用的拐杖,像个“丁”字,是老字之省,是老年人的标识;冂(H)外为象人行走的之(止)字。全字象老人走出边界。造字者显然熟悉当时的国际环境,如果是青壮年拿武器走出边界,定会被当成侵袭者消灭的,而不能表贸易之意了。所以特选老年人作为“市”字的造字构件。或许当时确实是以老年人作商务代办的。
    5,责。如果将冂(H)内的老人换为箭,箭后跟贝,就是依据合同正本(贝),以武力讨债的“责(债)”字了。责字兼含问责、责任义,债务义渐失,另加人旁为债。
    6,帚。除了贸易而外,还要婚媾。帚之甲骨文从冂(H)、从倒豕形,象以豕从冂(H)外换老婆,这一过程叫帚(zhòu),就是交换。现在贵州湄潭方言还存在这一音义。例如,我拿手表左(zhuò,换)你的单车,与帚在字音上仅稍微有别而已。《周易.睽.上九》曰:“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匪寇,婚媾”,亦是以猪(或女)帚(左zhuò,换)妇过程的描绘。亦或帚字从倒豖(chù),豖即现在的捉字,则象从冂外抢婚。总之,帚是动词,就是换婚、抢婚。后来才变为妇女的妇字的。
    归,乃帚形垖声的形声字;扫,手形帚声的形声字;
    妇,乃帚(妇)的增繁。因帚之篆书讹变为手持帚形,于是误将帚(妇)解释为持帚女子的象意字,认为持帚扫地是女子的职事,所以扫地的人就是妇。殊不知,从古至今女子的第一职事就是生孩子,《鼎.初六》的“鼎颠趾,利除否(pǐ),得妾以其子”(没说得妾以其扫),很能说明古代女子是干什么的。至于扫地,当是老仆人的职事。僕字很形象地标识了他们的职事内容——捧箕抛尘,乃至年龄。
    从国外娶妇是现代人所不能理解的。现代国家,最小的也有几百一千公里直径,能用牛车拉猪到境外去换来老婆吗?国内那么多漂亮女子,有必要到冂外去娶媳妇吗?其实,造字时代的国(方),大的不过如现代一个县的地盘,小的就如乡一样的大小而已。至于《左传》所记录的晋楚齐鲁,遥遥千里,已经是很晚近的后来了。食物的短缺、医疗卫生之落后、战争之频繁,国内能生存的,就是奴隶主的近亲。“近亲而婚,其类不繁”,殷商人就知道了,能不到冂外去找媳妇吗?
    总之,媳妇是冂外娶来的。是换来的,或者是抢来的。
    7,争。争字从倒写的冂字,冂口朝上。冂内有一人手,象防卫。冂外有一人手,象侵袭。字象边界之争,或边界上的争执。后来,冂逐渐变为S形,然两手并不握持,其边界之争的意思并未改变。直到冂变为“丨”,在又(手)之内,争才是一切争执的泛称。
    8,商。商字的中部是一冂(H)字,上方是辛,下方是人(或者立字)。调转头,辛变为立(人),立变为辛,冂没变,也是商字。人(立),是自己一方的标识,辛则是敌方的标识。其实都是各自俘获的俘虏。战争的遗产要处理,在奴隶社会,莫过于俘虏的交换。朝鲜战争也曾在板门店谈判过交换俘虏的问题。所以那个横亘在中的冂(H)字,就成了战争遗产处理处——“板门店”。被称为《四大四大(上下重叠成字)尊》的商字,还有四个口字对称排在两边,可见争吵之凶,商讨之频。
    9,亂。最早的乱字没有“乙”在旁边襄着,就是左边的那个字。就是在“商”字的顶上加爪(手)、底下加又(手)而成。《毛公鼎》的亂从四口,可见商与亂的血缘关系。但是,在楷书的亂字,冂(H)上之辛隶楷成“マ”,冂(H)下之人隶楷成“厶”,已没有商字的样子了,其实就是商字的隶楷。在“マ”之上加爪(手),在“厶”之下加“又(手)”,象商讨成功、正在交换俘虏。甲金文因刻写不变,将“マ”与“厶”首尾相接之象刻写成丝绞的样子,康殷因此认为亂字从两手在络丝架子上理丝,其实这个丝、是敌我双方的人头之挨。再加上两方各自的一只手,就是在“板门店”交换俘虏的图像了。加辛符,表示交换的性质;加司符,表明商讨与辞令。
    俘虏都交换了,战事是否已了、乱事是否已经治了呢?结论是肯定的。所以亂(去乙)的本义是“已”、是“治”。只有加上那个表示络绎不绝的乙字,才是治事不绝而为乱了。因此,乱之本字是亂;亂去掉乙才是治。
    以上是横的比较,论述“巳”是冂上发生的故事,源于交换俘虏。以下将做纵的比较,说明“巳”乃“亂(治)”的一再简省。
    10,辤。与亂比较,省去了横亘于冂(H)上的人头。虽然字书说是辭字的简省,与辭同字。但“辤”字的接受处理结果之象甚为明显,应该理解为接受的受字。《甲金字典》释“受”曰:“甲骨金文象以槃授受之形”,这是错误的。所授受者,安宁的边界、空冂(H)而已。《诗.大明》:“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大约就是小心翼翼地相处商纣王和其他方国、安宁边境的意思吧。所以“受”就是“宁”。
    11,隱(去左包耳、去心)。如果“受”字中的冂(H)字打横,就是隐瞒的“隐”字了(见《说文解字今释》P549)。乃不尽交换、有所藏掖之象。造字者于是将冂门横起来,表示关闭了“板门店”,隐藏了俘虏,当然也隐藏了祸根。
    12,辝。这是辭字另一种简省方式,省去了冂(H)门和冂门上下的手,留下上下相连的人头。《说文》说,声、义同辞字,但在我们看来,其实是处理战争遗产的事“已了”的象意,就是“已”字,可由台字读yì可知。
    13,台。读若已(yǐ),不是台湾之台,乃辝字之省。隶楷为“采采芣苢”的“苢”字去掉草头,现在又变为“以”字,字义当为“已”。但被借为“据以”之“以”,同时又被借为怡、怠等义,台(yí)字的“已然”义项全然淹没,必须另行造字以代,这就是已,见下。
    14,已。乃台(yǐ)字的上半部分,是台(yǐ)字的再简省,它是冂(H)上所要交换的一方的人头。甲金、文就是是倒写的“巳”字,《说文》也如是说。因它是台(yǐ)的简省,虽然字形如“巳(胎儿)”,其声、义其实就是“已(yǐ)”字。
    康殷《文字源流浅说》(P301):“巳,学者们说:‘猶已、矣、止词’。卜辞‘巳雨’猶‘已雨’、‘于毓祖乙巳’猶‘于毓祖乙已’或‘于毓祖乙矣’”。也是将“巳”解释为“已”的。
    费了很长的篇幅说明“巳”就是“已(yǐ)”字。但这是很必要的。梳理清楚以后,严肃的《周易》学者不会再产生“己、巳、祀”的聚讼了。即令是筮占家,也不会再因一年有三十六个巳日,而不知哪一个巳日是“乃孚”之日了。
    结束。敬请批评!
    2009/01/01于贵阳甲秀楼
    主要参考书目:略
    作者简介:张再兴,1943年生,毕业于贵州工学院,土木工程教授级工程师。挖深坑,种高楼,尚属有方。周易研究是其业余闲事,难说有所进步。电子信箱:zaixingzhang43@yahoo.com.cn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