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易经》诵本的主要问题 鞠 曦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文化,显著特点是一反二十世纪初开始的批判传统、全盘西化的文化叛逆,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呼声不绝于耳,读经运动悄然兴起。一场复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运动正在开始。但是,应当认为,虽然有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化热作为基础,由于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形成的问题错综复杂,如果不对其进行正本清源,在复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运动中将不可避免地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针对目前以复兴儒学为目的开展的读经运动,分析《易经》“诵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修改意见,以推动相关工作深入进行。 一.《易经》“诵本”的编选问题 目前,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出版界大量出版了为适应读经而编写的有关经典。作为以复兴儒学为主流价值取向,由蒋庆先生选编、中华孔子学会主持、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本文简称“诵本”)。显然,由于目标明确,这套“诵本”的出版,对于推动读经运动,将发挥较大的作用,功不可没,这是首先要肯定的。在读经的问题上,虽然现在有很大的争论,但是,毫无疑问,从儿童抓起,几十年后,懂得中国传统文化的新一代将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有了人才基础,儒学及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才有可能。所以,任何持文化虚无无义的立场而否定读经者,或者是居心叵测,或者是不明其理。显然,否定读经是对中国文化的不负责任,应当进行必要的批评。 但是,这并不表明在读经上已经不存在任何问题。在王财贵先生倡导的读经运动初传大陆,于1999年兰州召开的儒学与儒商文化研讨会上,对读经问题,余曾提出过正本清源的意见,现在,余仍坚持自己的这些意见。余以为,自从孔子为开创中国文化传统而整理出六经之后,由于其弟子不理解孔子修纂六经的思想原理,发生了儒分为八的问题。由于暴秦燔书,使之在汉代开始重修六经。所以,从孔子弟子那里开始,对儒家的思想一误再误,使儒学产生了多种流派。其中,对现代影响最大的是宋明理学和阳明心学,应当说,现代新儒学虽有各种流派,然而,他们大多是在宋明的儒学进路中寻求理论支持,而问题也就发生在这里。问题表明,宋明儒学最大的理论误区是在《易经》上,其虽然把《易》作为群经之首,但由于在基本性上把《易》定为卜筮之书,不理解《易》的思想原理,所以只能断章取义的解读《易经》。由于《易经》居于儒学的基础理论地位,因此,对《易经》的误解必然带来对儒学的种种误解。 所以,开展读经,历史要求我们应当首先进行正本清源,不能一误再误了。余提出的问题是:我们应读什么经?我们读的经是否可靠?怎样才能保证正确的读经?可见,要解决这些问题,只能是在正本清源之后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这就是说,我们必须在对儒学、对儒学的经典(当然,也包括其它思想流派及其经典)有了一个正确认识的前提下,才能作出明智的抉择。否则,只能陷在历史的误区中而一误再误。这是应当首先明确的思想理路。 显然,这要求“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应当可靠,决不应再误人子弟。下面就所出版的《易经》“诵本”,具体谈一下这个问题。 余的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这个《易经》“诵本”只选编了《易经》中的二十七个卦的卦辞、《彖传》、、《象传》、《文言传》和部分《系辞传》、《说卦传》、《序卦传》,然而,却存在下述主要问题。 《易经》“诵本”的第一课至第五课是《程颐序》,但是,“诵本”虽署名《程颐序》,但这个序文却存在作者的归属问题。在宋代刊印的程子和朱子的《易》学著作中,这篇序文没有被确定作者,因此没有收入相关的著作。后人认为这篇序文是程颐的作品,而被收入《程子遗文》,篇名称《易序》;但是,其后《易序》又被认为是程颐的弟子周行已的作品,收入了周行已的《浮沚集》中,篇名改为《易讲义序》;此后又被收入朱熹的《周易本义》中,认为是朱熹的作品。清代所修的四库全书,确认作者为朱熹。今人朱伯昆先生认为《易序》是程颐所作,[1]庞万里先生则认为是程颐的弟子周行已所作。[2]可见,这篇序文的作者是个不确定、有争议的问题。如果从这篇序文中反映的易学思想而论,余以为应当属于朱熹的作品。 然而,更重要的问题是,这篇序文对《易经》的理解有重大的误区。本来,《易经》经孔子修纂后,传有序文,讲明了《易经》的思想原理,这个序文就是《说卦传》,整个《易经》的思想原理和逻辑形式无不以《说卦传》为纲。可是,宋儒把《说卦传》的主要内容错误的解读为先天和后天的八卦方位图,使之不得不为《易经》重作序文,以概括《易经》的思想愿理。由于宋儒的误解,使《程颐序》的概括不能与《易》理一以贯之,其中,尤以对“太极”的解释与《易》理相悖。“易有太极”在帛本中为“易有大恒”。“易有大恒”是讲《易》的生生之理,认为《易》的生生之理是至大至高的,恒之所以能恒,是因为天地自然的生生不息。上博竹简的“恒先”篇证明了恒的生生性,所不同是“恒先”者,乃是在追求恒之为恒的宇宙本体论。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太极”成为《易经》中的范畴,是受《庄子》、《老子》的影响,从而把“易有大恒”改篡为“易有太极”。 “太极”在经中未见,仅在传中一见,且根本无法与《易》理融通,与《系辞传》“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夫坤,天下之至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中的“恒”根本无法贯通,这段话因此成为《易》学中的疑难问题。从《易》有“恒”卦可知“恒”的思想意义,而“易有大恒”和“德行恒易以知险”、 “德行恒简以知阻”具有恒道生生、“生生之谓易”的承诺与推定的统一性,损益之道可以行也。由此可见,《易经》“诵本”把《易序》称为《程颐序》,存在一定的学术问题,以此作为“诵本”的序言为以说明《易》的思想原理,显然将误导对《易经》思想原理的理解,造成错误的后果。所以,对《程颐序》存在的问题应进行正本清源。余以为,在《易经》“诵本”再版时,不宜再使用《程颐序》。为了使读者理解《易》的思想原理,应当增加一篇“《易经》导读”,系统地说明《易》的内容和形式与思想原理的逻辑关系,使读者比较容易地把握《易经》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 《易经》“诵本”的第六课选编了《卦序歌》。《卦序歌》是朱子为了便于记忆传世本的六十四卦卦序而作。研究表明,传世本的六十四卦卦序只是为了适应卜筮,以便于卜筮者的使用。对传世本六十四卦卦序规律的认识,只是到了唐代,才由孔颖达抽象出“非覆即变”的规律。但是,传世本的卦序是以怎样的逻辑推定出来的?其表明了怎样的思想原理?对于这个问题,《易经》中根本没有任何根据,没有给出相应的理论与逻辑形式。而宋儒错误解读《说卦传》而推出的八卦方位图(朱熹:《周易本义》),不管是先天八卦还是后天八卦,其卦序均不能与传世本六十四卦的卦序统一,从而出现了理论矛盾,这是《易》学史中始终没有解决理论问题之一。《易》学史表明,卦序问题可谓百思而不得其解。余之研究表明,问题出在对《说卦传》的误读。根据《说卦传》的思想原理推定的六十四卦卦序,与《帛书易》的卦序一致,余称其为天地卦序。天地卦序与孔子的《易》学思想原理一以贯之。 天地卦序的规律性非常简洁完美,为学界所公认。但其是怎样形成的?如果不能正确解读《说卦传》,将不得其解。《帛书易》的出土,使我们可能于当代有条件形成一个统一的权威的《易经》范本,以对儒学思想进行一以贯之的体系化推定,解决那些有争议的《易》学及儒学问题。如《论语·述而》中有孔子曰“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由于不知孔子纂《易》的思想原理,使之对这句话的理解争论很大,甚至以《鲁论语》为音释,把“易”读为“亦”,从而否定了孔子曾经纂《易》,认为《易》和孔子没有关系。一般的解释是把其断句为“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认为如果孔子五十岁时学习《易经》,就不会有大的过错。即使作这样的解读,而“大过”究竞是指什么,却仍然不得其解。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可见,孔子五十而知天命,就孔子的人生而言,此时已不会再有什么过错,何以又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呢?所以这是《论语》研究中争论比较大的问题之一。《帛书易》的出土表明,孔子因担心后人不理解其纂《易》的思想原理,担心经其所传的《易经》有大的过错,所以,其下了大量的功夫修纂《易经》,致使有“老而好易”、“韦编三绝”之举。即使这样,孔子还是担心《易经》被误解,甚至说“后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帛书要》)。可见,理解了孔子的这些思想,“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这句话应断句为“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从中可以理解的是,把上古传下来的用于卜筮的《易》转化为哲学性和科学性的著作,即使以现代人类的思想能力去完成,工作量也十分巨大。而严重的问题更在于,几千年以降,到现代为止,仍然没有人重视孔子所做的这个工作,未能解读孔子纂《易》所形成的一以贯之的思想原理。所以,孔子所说的“后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已由《易》学史表明的统续无宗、互相攻驳与思想杂乱,完全证明了这一“疑丘”的问题。所以,对《易经》进行一以贯之的体系化解读,显然是重要的。余在这方面的研究表明,孔子是以中和贯通为思想方法使《易经》形成了严谨的思想体系。[3] 所以,应当正确认识《卦序歌》和传世本的六十四卦卦序问题,这个与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体系相悖的《卦序歌》和传世本的六十四卦卦序理应得到正本清源。余以为,应当在阐明《说卦传》思想原理的基础上,以“天地卦序”作为六十四卦卦序,恢复卦序的本来面目。 可见,《易经》“诵本”的编选,应当以正本清源为思想理路进行。对《易》学史中有误解的内容,应进行必要与适当的处理。这个工作,尤其在对“诵本”所做的白话翻译中,则更加必要。例如,由于历代不理解《易经》的思想原理,把《咸》卦解为迎娶之卦,因为与《易》道相悖,所以只能断章取义的进行解释。对《咸》卦的误读,最早发生在战国时的荀子,[4]从那时开始,迨误至今。《咸》为少男少女卦,是为了解决人们少年时期的“憧憧往来,朋从而思”的问题所进行的理论推定,其对于儿童“诵经”、理解《易》的思想原理,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5] 二.正确理解《易经》的形式和内容 在《易经》“诵本”中,乾卦与坤卦遍排的体例不统一。“诵本”是把乾卦的卦、爻辞先列出,然后是《彖》辞,再次是《象》辞,最后是《文言》,这样编排不便于作出相应的解读。坤卦的编排则是先列出卦辞,再列《彖》辞,然后是《大象》,其次是《小象》,最后是《文言》。按照孔子纂《易》的思想原理,应该以坤卦的编排为准,这样编排将有利于读者把握《易经》的形式和内容。由于《易经》的形式和内容具有与孔子序传的思想原理的统一性,所以,理解孔子序传的思想原理,是把握《易经》形式和内容的关健所在。 孔子通过“序传解经”,使《易经》在原始文献的基础上增加了相关内容,从而转化了原始《易经》的卜筮性质,使《易经》成为哲学性和科学性的思想理论文献。孔子“序传解经”的内容通常被称为《易传》。这就是说,经过孔子的“序传解经”,原始的《易经》增加了《易传》,从而改变了原始《易经》的思想原理,使《易经》成为“穷理尽性、以至於命” 的儒学经典。《易传》即《史记·孔子世家》所说的由孔子所作的《彖传》、《系辞传》、《象传》、《说卦传》和《文言传》。[6] 只所以孔子分别以《彖传》、《象传》、《系辞传》、《说卦传》和《文言传》的形式“序传解经”,是由孔子“序传解经”的思想原理所决定的。 为了转化《易经》的卜筮性,使《易经》从“神道设教”的卜筮形式转化为人文教化的思想文献,孔子必须转化《易经》中的卜筮方法和思想原理,重新推定《易经》的内容和形式,以赋予《易经》新的思想原理。 经过孔子对原始《易经》的修纂,被保留的《易经》原始文献是:“卦”,即由六个阴阳爻组成的“易象”符号;由不同的六个阴阳爻组成的六十四卦的“易象”符号;六十四卦的“卦名”和和三百八十四个“爻辞”。“诵本”选出其中的二十七卦和一百六十二个爻辞。 可见,孔子对保留的《易经》原始内容,需要一个思想原理进行说明,而这个原理所进行的逻辑推定,既不破坏被保留的“卦”的形式、“卦名” 、“爻辞”和六十四卦系统,还要形成“穷理尽性、以至於命” 思想原理,从而使《易经》成为哲学和科学性的理论文献。 对《彖传》、《象传》、《系辞传》、《说卦传》和《文言传》的分析表明,孔子是以《说卦传》为思想纲领推定了《易经》的思想体系。《说卦传》开篇说:往昔圣人所作的《易经》,是赞叹隐藏的神妙而未明的变化之道,用蓍草卜筮来把握这些变化,以避凶趋吉。所以,古代圣人以天地两相参照立定了奇偶爻数,观察阴阳变化而立定了卦辞和爻辞。发挥往昔圣人的《易经》之理,以刚柔变化推定卦象和爻象的思想原理,把卦爻辞和顺于道德而阐定卦理和卦义,使《易经》能够穷尽万物之理和生生的本性,最终使人把握自身的生命。往昔圣人所作的《易经》,是为了卜筮之用。为了将《易经》理顺为穷理尽性以至於命的理论形式,所以用阴与阳立定了天道,用柔与刚立定了地道,用仁与义立定了人道。把兼天地人三才之道的爻画两两相重,使《易经》用六个爻画组成了卦象。把卦象区分为阴与阳,使其以柔刚的方式相互迭用,从而以六位的形式构成了《易经》一书的根本章法。[7] 《说卦传》推定的本体论思想原理表明,其由中天之象形成中天八卦,再对中天八卦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则推定《易经》的形式和内容。中天之象即《说卦传》“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烜之。艮以止之。兑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中天之象所形成的中天八卦为震、巽、坎、离、艮、兑、乾、坤。把中天八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逆数相重形成了六十四卦卦序;[8]从而形成了天地人三才之道、损益之理等重要的思想和理论推定。[9] 《彖传》是对每一个卦的思想意义的裁定,《系辞传》说:“彖者,材也,”“彖者,言乎象者也”。“材”通“裁”。其是说,《彖传》对六十四卦的每一卦的基本意义给出了裁定,这个裁定是对每个卦象思想原理的具体表达。所以,《系辞传》又说:知道了《彖传》之辞的意义,把握《易》的思想则超过了一半。[10]例如,《乾·彖》对卦辞“乾元亨利贞”的意义“裁定”为:盛大无际的天,以其阳刚之气,养育了万物。阳刚之气,是天的本原。天的阳刚之气,通过行云施雨,使万物成长繁盛,具有了形体,形成了不同的种类。天始终这样日复一日的运化万物,这个道理至正而明确。乾卦以六个阳爻象征六条龙的往复运动,象征天的刚健运化,把握了这六条龙在时间中的变化,就能以乾卦的六个阳爻把握天道规律。天道刚健,运化不止,使万物具有了生命。生命和之以天道至正的规律,才能使生命持久,生生不息。天是首要的,是万物的起始。以乾卦象征天道的至正刚健,运化不息,因此这是《易经》的首要之理。把握了这些道理,能使天下安宁与太平。[11]由此可见《乾·彖》对卦辞卜筮性质的转化。 《象传》是对卦象所象征的意义进行的推定,并对每一个卦的卦象之基本意义给出了本体论的依据。与《彖传》不同的是,《象传》还对三百八十四爻象征的意义给出了推定。《易》学上把六十四卦的象辞称为《大象传》,把三百八十四爻的象辞成为《小象传》。《系辞传》说:《易》是以卦象作为思想载体,“象”是像征事务的原理。[12]《大象传》是对每一卦的卦象根据《说卦传》推定出本体论依据,并引申出每一卦的思想意义。例如《乾·象》说:乾卦象征天的刚健至正,君子以乾卦的道理把握天道,自强生命,奋斗不息。[13]《小象传》是对每一卦的原始爻辞象征的变化运动进行的推定,所以,《系辞传》说:爻是言说卦的变化,其效法了天下事物的运动。[14] 应当特别指出的是,《彖传》和《象传》是对原始卦辞和原始爻辞的重新解释,从而转化了原始卦辞和原始爻辞卜筮性的思想原理,形成了人文理性的思想表达,使《易经》成为哲学性和科学性的文化经典。由此可知,如果离开了《彖传》、《象传》、《系辞传》、《说卦传》和《文言传》,只就原始《易经》即原始的卦辞和爻辞而论,其只能是一部卜筮之书。所以,我们今天理解《易经》的思想原理,绝不能离开《易大传》,只能以《易大传》为根据理解《易经》的深奥道理。 三.其它问题 《易经》“诵本”第七十三课选编的内容是《系辞传》的“《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在《易经》原文中,下面紧接的是“三陈九德”的内容。但“诵本”没有选入“三陈九德”的内容,这就容易使人产生理解上困难:“忧患”是指什么?而第七十三课在“《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这句话后面选的内容则是:“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又明于忧患与故,无有师保,如临父母。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虚行。”因这段话是讲《易》书的变迁,不是讲“忧患”的具体问题,由此可知,这样编排将肢节《易》的思想原理。 其中,“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这句话还存在断句问题。以“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断句,是把这句话理解为人的出入以卜筮为断,使人惧怕,《易》学史上一般解释为在“内”(家里)算卦,在“外”(外面)小心。然而,这是错误的理解。从这一整段话的内容可知,其是说:《易》成为书,不可以认为其非常久远,《易》书的道理也屡屡变更;《易》卦的形式和内容变动,不居于一种常理;卦的六爻周流变动,或上或下没有常规,刚爻和柔爻上下易位;所以,《易》书的变化,有了多种形式,不可以作为重要的典籍,唯有变通其理,才能适合作为典籍来运用;把《易》书的相关内容或者清出或者融入,用一定的规则形成《易》书的普遍道理,以与客观规律统一,使人们能够理解《易》书之理,从中得到警觉;又明确了人们之所以忧患的原因,虽然没有师长在作指导,但就如父母在身边提供保护那样,不会产生忧患;始之以循索《易》的卦爻辞,重新按一定的法度形成《易》的义理,终于形成了具有恒常之道的典籍。所以,“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这句话应断句为“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可见,“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这句话是紧承上句“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而来,是说上古传下来的《易》,其内容已不能作为经典要籍,唯一的办法是对《易》进行变通,通过对《易》的内容有所出及有所入,并以一定的法度使《易》书内的道理和外面的客观规律统一。可见,如果以“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断句,显然不能表达原意。高亨虽然以“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断句,[15]由于不能使整段话的思想原理与《说卦传》贯通,所以只能作出卜筮性的解读,误解了这句话的思想意义。 《易经》“诵本”第六十八课中,选编了《系辞传》中为进一步解释《咸》卦九四爻辞“憧憧往来,朋从而思”这句话的内容,但却没有选编“憧憧往来,朋从而思”这句话,这样的选编容易使人产生误解。陈鼓应把这段话推定为时代特征,从而误解了这段话的思想原理。[16]《咸》卦九四曰:“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象传》曰:“贞吉悔亡,未感害也。憧憧往来,未光大也。”所以,《系辞传》为了光大其理,进行了具体解释:《易》书(《咸》卦九四)讲人们心意不定,不知所以然,顺从朋友,无所事事;孔子说:天下的人们为了什么思索?为了什么忧虑?天下的人们都归于同样的目的,但人生的路途却不相同,目标一致却有百种思虑。天下的人们为了什么思索?为了什么忧虑?太阳落地则月亮升起,月亮升起则太阳落地,太阳和月亮的往来相推使天下生出了明亮;寒冷的天气过去之后,会迎来酷暑;酷暑的天气过去之后,会迎来寒冷;寒暑往来相推形成了一年一岁。过去为往,屈行以退。来者为信,伸行以进。屈信往进生生相感,有利于万物的修养生息。尺蠖这种虫子的屈退,是为了求得向前伸进。龙和蛇的蛰藏,是为了保存自身的生命。人的生命存在,要理解“精”的意义,是精气产生了神志,神志的作用使人有了思想意识,从而有了自身的生命活动。利用精气和神志来修养自身,是至高无上的道德。把握自身的精气和神志,将解决“憧憧往来,朋从尔思”的问题,使其成为过去的事情,以这个至高无上的道德修养自身,向前伸进并持而守之,将会达到“穷神知化”的生命境地,这是人们盛大的道德品性。[17]由此可见,如果不把“憧憧往来,朋从而思”编进“诵本”,显然不能全面理解这段话推定的人们对生命的忧患意识及其对生命的正确理解和把握。这段话非常重要,但是在现代《易》学研究中却被误解为阶级斗争,从而把《系辞传》的成书推定为战国时代,把《易传》的成文推后,以此否定了《易》和孔子的关系。所以,“诵本”再版时,应加上“憧憧往来,朋从尔思”这句话。 “诵本”的第七十课,选编了《系辞传》“子曰: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这段话。其中,按朱熹的意见,加了一个“凶”字。宋以前的本子,无“凶”字。这段话的意思是:“知道事物的发展是由小积大,以防微杜渐,可谓神思明察。君子与上交往不谄媚奉承,与下交往不轻视待慢,是其知道防微杜渐。把握事物的微小变化,采取行动,是对事物的吉吉祥发展有先见之明。君子看见事物的微小变化就当即行动,决不过今日。”可见,加了“凶”字,与“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以把握事物向吉祥之处发展的意义不合。因此,再版时应改正,去掉“凶”字。 “诵本”的编选还遗漏了《易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诵本”虽然选编了二十七个卦,但其中没有包括《损》、《益》两卦。在《淮南子》、《孔子家语》、《说苑》中,都记载了孔子强调《损》《益》两卦的重要性。尤其在《帛书要》中,孔子一以贯之推定了《易》的“损益之道”,“损益之道”对把握《易》的思想原理极其重要,[18]所以,“诵本”中应编入《损》《益》两卦,以理解孔子的损益思想。 另外,“诵本”第三十一课选编的是贲卦,贲卦在传世本六十四卦中为第二十二卦,“诵本”误为第二十卦,再版时应改正。 《易经》“诵本”虽为易于少年背诵而精选的部分内容,但毕竟是从《易经》中节选而出,其义理也必然从属于《易经》的整体性思想原理。因此,为了使读者正确理解把握《易经》诵本的内容,需要对《易经》的内容和形式及其思想原理,进行必要的说明,因此再版时增加一篇“《易经》导读”,是非常必要的。 读经是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但是,如果沿用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有问题的经典,岂不是在“后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的误区中越陷越深!既误导了学生,也愧对古人。所以,读经的基础是对中国文化进行正本清源,以产生一套正确的本子,这显然是当代学人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现代已具有唐宋时期所不具有的条件,有大量的他们无缘看到的地下资料,所以,就当代学人而言,有义务担当重新整理六经的任务,进行正本清源。余通过对《易经》的深入研究,已形成一个全新的版本,这一工作已进行多年,希望能得到有关方面的支持,尽快出版面世。而问题更在于,随着读经的深入,将来必然要出全本,所以应及早准备。其中,还有一个中华文化经典的全面性的问题。作为中华文化的经典,不应当只选儒家的经典,还应选其它的思想流派,如道家的经典。余以为,只选儒家的经典,不选其它流派的经典,实质上是陷在汉宋后儒“儒道相绌”的历史误区之中,而厘清这个问题,显然只能进行正本清源。 问题表明,正本清源是复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已成为当务之急,以此为己任的学者,应该有明确的认识。 注 释 [1] 朱伯崑:《易学哲学史》第二卷,华夏出版社1995年第1版,第179页。 [2] 厐万里:《二程哲学体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版,第421-426页。 [3] 鞠曦:《〈易〉经理论体系与〈说卦传〉》──“中和贯通”和“说卦和中”》; 载《第十四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4] 鞠曦:《易道元贞》,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第32页。 [5] 鞠曦:《易道元贞》,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第212-214页。 [6]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於《易》也彬彬矣。’” [7] 《说卦传》:“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於命。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 [8] 鞠曦:《〈易〉经思想体系与〈说卦传〉──论六十四卦卦序”。 载《第十二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9]鞠曦:《易道元贞》,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第177-229页。 [10]《系辞传》:“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 [11]《乾·彖》:“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12]《系辞传》:“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 [13]《乾·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4]《系辞传》:“爻者,言乎变者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 [15]高亨:《周易大传今注》,齐鲁书社1979年6月第1版,第588页。 [16]鞠曦:《易道元贞》,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第13页。 [17]《系辞传》:“《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18] 鞠曦:《易道元贞》,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第177-229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