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红楼梦》的正确心态 问题一:您曾说,小说家和读者都不应是任何观念的代言人,好的小说是复调小说,人物之间是等价的,不可用好恶褒贬去看待小说。那么请问,作为读者,究竟该用怎样一种心态阅读《红楼梦》呢? 欧老师:那这个问题可以分两个层次来谈,其实一以贯之,就是说读者首先要了解一件事,如果你承认也同意你所阅读的这个对象,主要就是《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经典,那么你就该知道伟大的小说家,他不会把他的作品当作是自我的个人的传声筒,因为他就会使得他的作品限制在一个个人的好恶上。 那一个伟大的小说家是把他所认识到的宏大的世界、多元复杂的人性给深入、丰富甚至到复杂的情况呈现出来的。 所以我们首先要知道如果我们同意这是一部伟大的经典,创作这一部经典的小说家是伟大的小说家,我们就得要了解到他呈现的其实是一个丰富的人性的宇宙,所以它当然不可能为这个宇宙里面的任何一颗行星有特殊的偏执。 这就是我们说的小说家其实不会有好恶的原因。而就这一点来讲,西方的文学理论有非常清楚的理清,例如说济慈,他就曾经说过一个小说家在创造出一个坏蛋跟创造出一个淑女,他其实是获得同样的快乐,因为他都是在探索人性的奥妙。那在这么一来,当他发现人性,然后创造出经典形象鲜明的人性恶的人物内涵的时候,他其实都是感到同样的快乐的,所以也一样。 我们所熟悉的那位法国小说家就是米兰·昆德拉,他也曾经说过,他说我笔下的这个人物都是我所没有意识到的人性的诸种可能性,我对他们都一样的喜爱,他们也都让我感到同样的惊讶。换句话说,只要我们稍微有一点点专业的文学理论的训练,你就会明白伟大的小说家就是以一个这样复调的、客观的、平等地在看待他笔下的所有人物,那么这么一来我们的读者,他该做怎样的自我训练跟要求,那也就是一样。 我们不要把一个自我的小小的好恶当做是唯一评量这部作品的标准,而应该是要放掉自我去进入这个小说家所开创出来的这个丰富复杂的宇宙。那当我们有了好恶的时候,就会使得小说家所呈现的这些复杂的人性有了限缩。 我们看到的其实只是我们想看到的,我们是经过选择性的来画约小说所要呈现的那个宏大的世界。所以读者应该做的事情是我们应该真的要缩小自我,甚至很无私的去倾听小说家的声音,那么小说家已经透过这么多的努力,让他的自我缩小,以便使得宏大的世界进入到他的创作世界里面来。 所以在《红楼梦》以及类似的这种经典里,他其实已经开展了一个无限的宇宙,那么读者自己也应该要有这样的心胸,这样的见识,然后让自己无我的,以便去扩大参与到这个小宇宙里面来。 所以,简单来说,我真的觉得一个读者他要认识到一个本质性的道理,那就是读书其实就是做人,你怎么读书其实就是你怎么做人,你这样子的偏执地读书,其实也意味着你是这样偏执地看世界,那样偏执的以一个自我的,小小的好恶,来成为你对周围这个世界的衡量。而这么一来,我们一定没有办法,好好的尊重跟了解我们所面对的对象,包含我们的亲友,包含《红楼梦》,而这就表示我们不自觉的一直都在画地自限。 一沙一世界(资料图 图源网络) 我们用一个自我来当做宇宙的中心,作为衡量这个世界的唯一权衡,可是这么一来,一定排挤这个世界超越自我很多很多的那个庞大丰富的内涵,因为我们永远只看到自己,所以我想就《红楼梦》的这个经典的阅读现象来说,这毋宁是我最关心的地方,那就是你是一个怎样的读者,就意味着你怎样的做人。你读到的是一个怎样的《红楼梦》,就意味着你想要成为怎样的人,而一个人可以有无限开展的可能,一个人他其实可以为了他的人格做出非常大的努力。一个人可以为了不断地提升自己、锻造自己而做出许许多多的努力,包含无我、包含无私、包含不断地用学问的追求来使自己的力量在人格上有足够的丰富的扩展,而这些都不是直接凭感觉就能够做到的。所以读者凭感觉去读书、去做人是最轻松也最自然的一件事情。 但是假如我们只限制在这样的方式上的话,我们其实永远就停留在既有的这个自己上,那我想对一个个体的存在的意义来说,这可能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情。因为我们在不自觉地画地自限,我们不自觉的停留在一个既有的自我,而不愿意扩大,不愿意超越,不愿意升华,所以我想读书真的就是做人,所以我想这个事很多的读者都该意识到的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