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凌俊峰 我们需要承认,影响了中国历史数千年的《孝经》,其积极意义远远大于消极意义。但是同样,它有自己的不足与短板。对于一部经典来说,“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是一件极难做到的事,我们也要追求公允评价这样一部书的价值,在这里我们简单谈谈《孝经》有哪些不足。 《孝经》的积极意义远大于消极意义(资料图 图源网络) 首先,《孝经》所说的“孝道”,其重点并不在于劝孝,而在于劝忠。 通观《孝经》,它对如何做到“孝道”,其实所交待的内容甚少。 正因此,朱熹曾发表过这样的意见:《孝经》,疑非圣人之言。且如‘先王有至德要道’,此是说得好处。然下面都不曾说得切要处着,但说得孝之效如此。如《论语》中说孝,皆亲切有味,都不如此。《士庶人章》说得更好,只是下面都不亲切。 为什么朱熹会说《孝经》“不亲切”呢?因为《论语》、《孟子》等文献中也有很多阐释孝道的内容,但是他们所说的孝道,并不是一种对外人的强制要求,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情绪流露。 孝是自然而然的情绪流露(资料图 图源网络) 比如说孔子所说的“三年之丧”,就曾经有宰我问,为什么要有三年之丧呢?一年就差不多了。 孔子没有办法反驳,就问,只守孝一年,穿着那新衣服,吃着那新稻谷,你心中安吗? 宰我说自己心安。孔子就很不高兴,说我们从小到大,是要三年才能不被父母抱着的,父母去世之后,你守孝三年,也是以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哀思。 宰我不懂这个道理,所以在礼的遵守上,就会有疑问:为什么要守孝三年,甚至会有所不及,只愿意守孝一年。 《孝经》的“孝道”,重点在于劝忠(资料图 图源网络) 礼教本于情欲,孝道也产生于真实的父子感情,这是正统儒家思考孝道的理路与方式。 《孝经》显然不是这样的,它谈的是以孝治天下的伦理与以孝道劝忠的思想逻辑。 这种逻辑与孔子、曾子等大儒所思考的逻辑是不一样的,它讲的是相对空泛虚无的理论,在我们学习阅读《孝经》的时候,还要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与其它的经典加以充实,才能让孝道变得活泼泼地。 礼教本于情欲(资料图 图源网络) 其次,《孝经》提出了“保富贵”这样的命题,这个学说对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极其巨大。 徐复观先生曾说:孝经劝孝,总是归结到利禄与权势,这个说法是客观的。对于大多数一般人而言,谈理想、道德都是虚无飘渺的,只有富贵才能真正打动人。 《孝经》所说的保其禄位、富贵之类的话题,对于中人之才是格外管用的。 我们今天仍然能看到许多类似《了凡四训》、《保富法》一类的书,大概就是以《孝经》这部书传达的思维逻辑在进行思考与演绎。 对此我们应该加以思考。试问行孝道对我有利益,价值我就去做,没有利益与价值就不去做,这是一个为人子孙应该做的事情吗? 用德行来要求自己,更多的是“安而行之”而不是“利而行之”,这样才能长期涵育化成自己的人格。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