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正蒙学堂 >

中华文明特有的思维方式:谈国学里的和谐追求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腾讯儒学 曹雅欣 参加讨论

    文/曹雅欣
    (一)和谐文化
    和谐,也就是和睦协调,这几乎可以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理念,是各家各派的共同主张,是万事万物的最高追求,是中国人从古至今源远流长的文化心理、政治信条、智慧要求、艺术准则。所以,和谐的信念在国学中具有深远根基。
    
    和谐文化(资料图 图源网络)
    儒家经典说:“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儒家把“和”看做是天道的追求,是世界之所以成立的本源。
    和谐的理念,深深影响着中国人在各个领域内的行为方式。所以,中国的琴道讲究中正平和,中国的茶艺推崇和静怡真,中国的建筑名称里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中国的医学要求五脏调和、七情调和、气血调和,就连中国商道也信奉着和气生财。
    可以说,和谐,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皆大欢喜的状态,是一种全面胜利的智慧。
    (二)身心和谐
    对于个人来讲,如果想达到守中致和的理想境界,那么要从三个层面上去修炼、去实现人生中的和谐。
    身心和谐,也就是人与自我的和谐。
    
    身心和谐(资料图 图源网络)
    每个人自我先成为一个和谐的、安定的人,再融入集体,才能组成一个和睦有序的大家庭。如果每个人本身都是浮躁的、焦虑的、叛逆的,就不可能扩散出一个健康稳定的社会氛围。
    那么一个人如何修身才能达到自我的和谐呢?就是要对内修心、对外修行。修心,是内在心性的修为,正心诚意、戒性和情;修行,是外在行为的修炼,言行有度、举止有礼。《中庸》就告诉人们,一个自我修养好的人,应该是这样的人——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也就是说,喜怒哀乐种种内在的情绪,外化发散出来的时候,如果能是恰当其分的,那就是达到了“和”的标准。所以对情绪的处理,是检验一个人修为高低的最好衡量。如果,情绪内中,能和情养性、不过分,情感外发,能和而有度、不过激,那就是一个身心和谐的人。
    (三)社会和谐
    一个人自我修炼达标了,就要去处理和影响与他人的关系,这就是“和”的第二个层面,人际和谐,也就是人与社会的和谐。
    
    社会和谐(资料图 图源网络)
    在社会中,我们会遇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还会遇到更多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人,正是人们彼此之间的矛盾与调和、对比与映衬、碰撞与交流,才交相辉映地构成了一个社会的无限张力与无穷活力。
    一个成熟的社会,因为包容了多样性,所以构成了生命力。
    那么如何使思想性格截然不同的人,彼此安和相处、甚至彼此欣赏促进呢?中国文化给出的答案是:“君子和而不同。”也就是,有修养的君子,既能够维护人际之间和谐友善的关系,又不必在具体意见上去苟同于人、勉强自己和他人必须屈从彼此。国学里还说“君子周而不比”,这是说,君子能够亲和他人而合群团结,却不去与人勾结而拉帮结伙。
    和而不同、周而不比,这些准则都是承认了个体的可贵精神,而又尊重着他人的差异、保持着恰当的距离。所以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就提出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各自保持自身的美感,还能欣赏他人的美,彼此的美一起和谐共处,就是社会理想的大同境界。其实这句话的应用面很广,可以作为人与社会和谐精神的一种推演发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