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格物致知 >

历代名士们书房的楹联 句句经典!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古文观止 古文君 参加讨论

    文/古文君
    陆游
    万卷古今消永日
    一窗昏晓送流年
    自题“书巢”联。以“巢”名书斋,足见耽书之甚。万卷伴终生,是放翁的真实写照。放翁嗜书,老而弥笃。有“读书有味身忘老”之名句传世。晴窗万卷,耽书如年,是真名士!
    
    读书有味身忘老(资料图 图源网络)
    左光斗
    风云三尺剑
    花鸟一床书
    题书斋联。武能叱咤风云,持剑啸天。文则花鸟怡性,嗜书晓理,非光斗不能为之。
    袁枚
    放鹤去寻三岛客
    任人来看四时花
    自署“随园”联。集晚唐诗句为联以署其园。随园主人好客,骚人墨客,窈窕淑女,云集于此,放酒豪歌,及时享乐。此联清空潇洒,且有“独乐乐不若与众乐“之概。
    郑板桥
    富于笔墨穷于命
    老在须眉壮在心
    自题书斋联。号称“三绝诗书画”,自然“富于笔墨”,老夫子到是不谦虚。官仅七品,是穷于时而非穷于命。下联扬起,老当益壮,杜甫诗云:白头虽老赤心存。使人于安贫乐道之时,仍存奋进之志。
    
    安贫乐道之时,仍存奋进之志(资料图 图源网络)
    纪晓岚
    书似青山常乱叠
    灯如红豆最相思
    题书斋联。读书读出颜如玉,非风流人物不能为之。疏慵平淡,蕴藉风流。读此联可以想见其斋其人之风貌。
    邓石如
    茅屋八九间,钓雨耕烟,须信富不如贫,贵不如贱
    竹书千万字,灌花酿洒,可知安自宜乐,闲自宜清
    自题画室联。室贫又如何、贱又如何。自耕自乐,有洒有花有书,与世无争。如此清淡恬适的生活,谁不想过?
    林则徐
    坐卧一楼间,困病得闲,如此散才天或恕
    结交千载上,过时为学,庶几秉烛老犹明
    自题书房联。此乃告老还乡后所作,壮志未酬人已老,渐感倦于时事。欲借林泉一隅,读书以终老。读此联有英雄无奈于时之感。
    
    欲借林泉一隅,读书以终老(资料图 图源网络)
    黄庭坚
    诗罢春风荣草木
    书成快剑斩蛟龙
    自撰书斋联。上联言吟诗之味,好象春风荣草木;下联指书法笔见功力,犹如快剑斩蛟龙。语出不凡,足以惊人。
    徐渭
    雨醒诗梦来蕉叶
    风载书声出藕花
    自题书舍联。读此联仿佛在眼前出现一幅韵味别致的写意画,我们能从“雨”声“风”响中,清晰地看到“蕉叶”之碧绿,“藕花”之艳红。联中“醒”、“载”二字新颖奇丽,别具匠心。
    王咨臣
    环壁列奇书,有史有文堪探讨
    小楼多佳日,宜风宜雨足安居
    题书屋联。王咨臣著名藏书家,家藏文、史、医、农、历法等一万五千余册。上联言明藏书之多,下联叙述书屋之佳。读此联能感受到大藏书家的风采。
    
    小楼多佳日,宜风宜雨足安居(资料图 图源网络)
    史可法
    斗洒纵观廿四史
    炉香静对十三经
    题书屋联。看史要有豪情,斗洒壮胆,纵横于历史长河。读经须练静功,一柱清香,万念俱灭。联语从不同角度告诉我们,看不同的书要有不同的心态,用平常心观史,以激昴心念经,那么看到的将是一团解不开的迷。
    俞樾
    仙到应迷,有帘幕几重,阑干几曲
    客来不速,看落叶满屋,奇书满床
    题红叶读书楼。此楼为孙叔莲读书处。上联极写书楼之盛之美,连神仙都要为之迷到。下联点明主题,与楼名关合,落叶满屋,奇书满床,乃红叶读书楼之特色。
    吕留良
    囊无半卷书,惟有虞廷十六字
    目空天下士,只让尼山一个人
    自题居室联。先生是晚明抗清志士,作此联以明已志。上言“虞廷十六字”,系指《书·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一语;下云“目空天下士”者,乃不耻屈节者所为之谓也。口气虽大,气节却高。
    
    目空天下士,只让尼山一个人(资料图 图源网络)
    张载
    夜眠人静后
    早起鸟啼先
    此联勉励自已抓紧时间,刻苦读书。早起晚睡,实不利于身心健康。合理按排时间是现代读书人应当时刻注意的,不可仿古。联语虽写得通俗流畅,但用字绝对符合楹联则,“夜”对“早”,“眠”对“起”,“人”对“鸟”,“静”对“啼”,“后”对“先”,字字对应,无一遗漏,可见平谈中藏有奇诡。
    徐霞客
    春随香草千年艳
    人与梅花一样清
    自题小香山梅花堂。梅的特性深受中国文化人的宠爱,梅的清高、脱俗、孤赏、冰清,是中国多少代文人雅士的精神寄托。上联的“千年艳”点出梅花的悠久历史,暗喻本家族爱梅风尚代代相传。下联的“一样清”道出了自己志洁行高的情怀和不随俗流的人格。
    转自丨“古文观止”(微信ID:gwgz123)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