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古圣今贤 >

坐怀不乱:柳下惠做得到 其他人可不一定呢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腾讯儒学 沈相辉 参加讨论

    文/沈相辉
    《荀子·大略篇》中说:“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而不见疑,非一日之闻也。”这里说的便是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这个故事自汉代迄今,都为许多人所津津乐道。今日许多女士开男士的玩笑,或男同胞彼此之间开玩笑,常常引用这个典故。其实,若认真起来,这里面也有一番讲究。
    
    柳下惠像(资料图 图源网络)
    柳下惠坐怀不乱故事的版本虽然颇多,但内容大同小异。据说在一个十分寒冷的夜晚,冰雪交加,柳下惠夜宿城门之下,遇到一无家女子。柳下惠怕她被冻死,于是就让她坐在自己怀里,并解开外衣把她裹紧,同坐一夜,却并没发生非礼行为。因此之故,柳下惠被誉为“坐怀不乱”的正人君子。
    这个故事大概在汉代就已经家喻户晓了,所以汉代毛公所著《毛诗故训传》记载了这样一个小故事:鲁国的一个男子独居于家,他的邻居是一个独居的寡妇。夜晚突然下起暴风雨,把寡妇家的房子给刮坏了。妇人于是想到男子家来避避风雨,结果男子认为这样做有违礼制,所以闭门不许。这个时候,妇人就搬出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希望男子效仿柳下惠。结果男子说:“柳下惠一定可以,而我一定不可以。我不能以我的不可以去学柳下惠的可以。”最终,男子还是没有让寡妇进屋。
    
    正人君子(资料图 图源网络)
    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后,对这名鲁国男子大加赞许。孔子认为,学习柳下惠的人里面,没有比这个鲁国男子学的更像的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柳下惠是圣人,他可以做到坐怀不乱;而一般人,却很难做到。鲁国男子对自己有着清醒的认识,能够坚持礼制而不为夫人言语所激,这种行为其实是值得肯定的。反观今日,自称柳下惠者,恐多不是柳下惠。所以说,坐怀不乱,柳下惠则可,他人则不可。既然不可,当学鲁国男子,不让人坐怀,自然就不会有乱了。
    中国历史悠久,文献记载汗牛充栋,所以很多我们听起来匪夷所思的事情都能在历史文献中找到,比如柳下惠坐怀不乱之事。但是,正如司马相如所说,非常之事只有非常之人能做到。很多人看到这种例子,往往自认为古人能做到,我也能做到。这种自信的想法,从理论上来说是可以成立的,就譬如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但可能性并不代表必然性,而且现实中,这种可能性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没能经住考验。所以,中国几千年历史长河中,能够被称为“圣人”的也就那么几个。
    
    道德修养(资料图 图源网络)
    再退一步而言,我们要知道,柳下惠坐怀不乱之前,人家的道德修养已经很高了,所以在面对“坐怀”的情况时能够“不乱”。但现今自诩坐怀不乱的人,其道德修养恐怕不及柳下惠之万一吧。无柳下惠之德而效柳下惠之行,其造成的影响恐怕比东施效颦更加恶劣,更加让人深恶痛绝。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