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正蒙学堂 >

世界读书日:《劝学篇》的8大启示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腾讯儒学 清江 参加讨论

    文/清江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解读:
    学习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呢?答案是:从学习的科目来说,是从诵读《诗》《书》等经典开始,到阅读《礼》为止;从学习的意义来说,是从做一个读书人开始,到成为圣人为止。王阳明十一岁时,尝问塾师:“何为第一等事?”塾师答曰:“惟读书等第耳”,他却认为:“等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王阳明少年时便立志学做圣贤。
    
    始乎诵经,终乎读礼(资料图 图源网络)
    学莫便乎近其人。
    解读:
    学习没有比接近贤师更便利的了。直接面对经典文本对于初学者来说,难度还是很大的。如《礼》虽然有记载法度,但却未加详细解说,具体如何实践就更不知所云了。跟随贤师,既能获得广博的知识,也可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崇高的品德。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解读:
    不登上高高的山峰,就不知道天空的高远;不俯视的山谷,就不知道大地的深厚;没有听到圣明帝王的遗言,就不知道学问的渊博。自古以来提倡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有效医治不知天高地厚的良方。
    
    学问之道在于亲近圣贤(资料图 图源网络)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
    解读:
    君子生性并非与人不同,只是善于凭借外物罢了。刘邦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可见善于利用外力是多么重要,成败之间,在此一举。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解读:
    蓬草长在大麻中,不去扶持它也挺直;雪白的沙子混在黑土中,就会和黑土一样黑。所以君子居住时必须选择好的邻居,孟母三迁即是如此;外出交游时必须接近贤士,这是防止自己误入邪途而接近正道的最好方法。
    
    外出交游必须接近贤士(资料图 图源网络)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解读:
    各种事物的发生,一定有它的起因;荣誉或耻辱的来临,必定与他的德行相应。肉腐烂了就会生蛆,鱼枯了就生虫,铺开的柴草好像一样,但火总是向干燥的柴草烧去,这不是没有原因的。故而告诫君子立身行事要谨慎,不可疏忽。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解读:
    没有潜心钻研的精神,就不会有洞察一切的聪明;没有默默无闻的工作,就不会有显赫卓著的功绩。杜甫之所以能够“下笔如有神”,杜诗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诗歌史上集大成之作,离不开“读书破万卷”的深厚功力。
    
    潜心钻研方能深厚积累(资料图 图源网络)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解读:
    宝玉蕴藏在山上,山上的草木都会滋润;深潭里生了珍珠,潭岸就不会显得干枯。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