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素绚 冯延巳 鹊踏枝 相思(资料图 图源网络)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就好像清冷孤高之于冬天,悲凉凄冷之于秋天,相思、闲愁、惆怅是春天里的主色调。是“红豆生南国”里的红豆,是“一江春水向东流”里的春水,是“丁香空结雨中愁”里的丁香,是花开时对东风的恼怒,是花落时留春不住的感伤,是年年岁岁物是人非的无奈与哀愁。 惆怅(资料图 图源网络) 冯延巳这首《鹊踏枝》,流露出的正是这一类的寂寞哀愁。然而比这些能说得出来源的哀愁更加朦胧。至于是何处来的“闲情”,作者没有明说,这是冯延巳写愁的最大特点,他词中的愁苦具有一种超越时空和具体情事的特质,写来迷茫朦胧,含而不露。这种愁苦有可能有伤春的情绪在里面,也有可能是因为爱情中的失落,也许是对家国命运或个人前途的忧患。更有可能只是一种山之有木、木之有枝一般与生俱来的失落与无奈,想要摆脱,却终究无果。 作者说“谁道”,是原以为可以做到,然而一切只是徒劳的挣扎。春天本是繁花似锦阳光明媚,但那些深埋于内心的闲愁,却也如春天里的植物一般肆意生长。仿佛这个世界的鲜妍明媚都与自己无关,自己排遣的方式也只是看花对酒,容颜消瘦。 闲愁(资料图 图源网络) “柳”谐音“留”,因此中国古代历来都有折柳赠人的传统。而柳树的意向,向来更是与相思中的哀伤、缠绵纠葛在一起的。《诗经》里就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已成千古名句,但论其中的风情,似乎还不如李商隐的“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一句中描写这种依依不断的情感更为动人。而冯延巳这首词中的柳,象征的正是内心那份惆怅,它们与河畔离离不断的草木一般,青青一片,欲舍还随。作者此时心中这种无法摆脱的惆怅已经酝酿到了极点,不禁流露出来,进而问道,“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作者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道,“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独立小桥本就寂寞,更何堪时间在平林月落、万籁俱寂的时候。 乐景哀情(资料图 图源网络) 冯延巳的词中喜欢用春景来写哀情,正如“旧愁新恨知多少,目断遥天,独立花前,更听笙歌满画船”,还如“愁心似醉兼如病,欲语还慵,日暮疏钟,双燕归栖画阁中”。乐景哀情中造成了巨大的反向逆差,也许是因为春天花开正盛,却也正面临着盛极必衰,正如人生命运越当繁华,也越将面临着巨大的反差。一个人无论身份、地位、经历如何,这种由外物带来的哀愁都是一致的。更何况冯延巳才华仕途都可谓臻于极盛,此时对于盛极必衰的规律,想必会有着更深一层的忧患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