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传统文学 >

遗民里的忠臣孝子:李顒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腾讯佛学 罗杵增 参加讨论

    文/罗杵增
    处士之父可从,崇祯十五年以壮士隶督师汪公乔年麾下,以五千人剿贼,至襄城,死之。处士年十六,贫甚,与母彭氏并日而食,力学有闻。越二十九年,始得走襄城,为汪公及其父设祭,招魂以归。余与处士交,为之作诗。
    踯躅荒郊酹一樽。白杨青火近黄昏。
    终天不返收崤骨,异代仍招复楚魂。
    湛阪愁云随独雁,颍桥哀水助啼猿。
    五千国士皆忠鬼,孰似南山孝子门。(顾炎武《读李处士颙襄城纪事有赠》)
    满清康熙九年,襄城迎来一位风尘仆仆的中年人,他在城内外寻寻觅觅,徘徊终日,忽然涕泗横流,“泪尽继以血”,天地为之动容。
    他叫李颙,这年四十六岁。
    
    李顒(资料图 图源网络)
    名头很大。这是内行人看到“李颙”二字的第一反应。因为在世时他已被目为“海内三大儒”之一。其余两位分别是孙奇逢、黄宗羲,其中孙比李大四十三岁,黄也比李大十七岁。光看这个年龄差距,可以想象到李颙的气象。
    李颙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满清统治时期,但他所有的成就,绝不能划归到满清一代来论述,否则就是对他的侮辱。
    因为他是明遗民。
    同为明遗民的顾炎武比李颙大十四岁,对李非常敬重,曾感慨称:“坚苦力学,无师而成,吾不如李中孚(李颙)”,视之为畏友。在顾炎武的诗集中,有两首诗专为李颙而作,一称其忠,一赞其孝。而《读李处士颙襄城纪事有赠》即为后者。
    原诗的序不可忽略,它是整首诗的背景:崇祯十五年,李颙的父亲李可从跟随汪乔年围剿闯贼李自成,五千壮士,尽数战死襄城。二十九年后,李颙只身赴襄城为父招魂而归。但说得不够详尽。
    李可从出征前,曾扳下一颗牙齿交给妻子彭氏作纪念,并告诉彭氏说,战争是危险的事,如果不能克敌,必将以身殉国,请妻子教育好李颙,不意一语成谶。
    当李可从战死的消息传来,彭氏伤心欲绝,只想殉夫下世。李颙这时只有十六岁,痛哭失声,拉住母亲说,您如果要跟随父亲到九泉之下,孩儿也必然跟随您。这样的话,我们李家就绝了呀!彭氏不得已放弃这个念头,决心将李颙抚养成人。
    李颙家中非常穷困,甚至到了无米下炊的地步,有时好几天都没有熟食落肚,然而母子二人恬然自得,不以为意。有人劝彭氏,叫她让李颙出去当佣仆,或者到县衙里谋个差事,以养家糊口。彭氏不仅一口回绝,反将省下的钱交给李颙,让他拜师求学,修文进德。实在没钱交学费了,便叫李颙捧书自学,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请教路人,每天犹以忠义大节来督课他。
    后来李颙名动天下,清廷多次逼迫他出来当官,甚至将他连床一块抬走。然而李颙不为所劫,拔刀便欲自尽,吓得一众官员赶紧停下来,再不敢逼迫他仕清。如此壮举,跟其母早年的教诲分不开关系。
    彭氏死后,李颙守孝三年期满,立即奔向襄城。
    此前李颙无一日不想来这里,好寻得父亲骸骨,回乡安葬。但是母亲年岁已老,终放心不下。现在他来了,当然,他没有如愿。
    顾诗说的正是这件事。首句很好理解,二句“青火”即磷火,山野坟墓间,或古战场中常见到的。二联所谓“终天不返”,出自潘岳“今奈何兮一举,邈终天之不返”,指父母的下世犹如终天般长久,此恨不可挽回。“崤骨”出自《左传》,这里指李可从的骸骨。“异代”二字情绪尤其复杂。李可从是明臣,顾炎武也是,而李颙自认为是明遗民。当时已是满清占据,顾炎武苟延残喘于新朝,不过为文化传承计,复国已成空想。他对李颙的赞颂,很大一部分在于同病相怜,声气相通。
    遗民在中国由来已久,而宋明遗民又较历朝历代尤为突出。这些人往往不独为一家一姓之存亡痛苦而已,他们遭受的是夷夏之变,国破家亡,文化沦丧,不得不自觉成为种族文化的保存者,立身铿锵坦荡,使人敬服。如果说中国文化得以传承至今,没有他们,估计不可能。
    诗中接下来的两联也没有疑难处。“湛阪”、“颍桥”,都在襄城附近。三联系顾炎武想象李颙当时的情景。四联专为赞叹李颙此行生发。
    直到第二年,李颙最后都没有找到父亲的遗蜕,最终在当地官民的帮助下,于古战场立下义冢,手捧冢土,为父亲招魂而归。这年李颙心情惨淡,写下了《襄城纪事》纪念此行。越明年,顾炎武读到这篇文章,深为感动,写下了这首诗。今时今日,读到这首诗,犹令人感慨再三。此中情愫,难以言说。
    腾讯儒学独家稿件,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及来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