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讲堂第十讲之八:神圣典礼为世人指引方向 接着往下看: “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 孔子说过这样的话,明白这些礼,无论在野外高丘上祀天地,祭祀天地让自己的始祖配祭,还是宗庙的礼,你明白了,认真地去做了,让民众参与进来,让这个典礼的那种审美主义效果活起来,这是治国之道。 所以有时候一些仪式必须要有。我们现在认为礼是一个“妈妈论”。但有些该隆重的还是要隆重。比如有些地方看到,一些华人社区,大学毕业了,这是一个人很关键的时候,大家穿上礼服,校长也穿上礼服,教授也穿上礼服,每个学校毕业的不一样,穿上各自学校的礼服,甚至本国的礼服,家长们、同学们都抱着,在学校里面走,是盛大的典礼,这个我觉得不省为好。 我们现在应该有些东西该恢复的恢复,这是一个现代文明的礼节,全世界都在这么做。反而穿汉服,这个东西走在街上很古怪,小规模在特定场合可以,但是作为一个常理我们再考虑考虑这些事情。 有些礼节该隆重的一定要隆重。因为典礼有神圣性,把我们从世俗中拖出来,带到神圣里边浸润,使我分享到在整体生活当中的荣耀,使我感觉到在整体生活中的方向和价值。它的确是一个审美,精神上的洗礼。 所以孔子他们谈这个文字,子思把这个东西抄下来以后,他没有就是像我们今天写的说明性的文字,但是暗示你,这是需要阐发。 腾讯儒学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主讲人简介: 李山教授是启功先生嫡传弟子。1995年获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文化史、《诗经》研究、先秦两汉文学研究领域卓有成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