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脊六兽”是中国古代官式建筑如宫殿、衙署、庙宇等大型屋宇的外部装饰件的总称。所谓“五脊”,是指屋宇的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六兽”是装饰在正脊、垂脊末端的兽头形饰物,“五脊六兽”泛指屋脊上的一切装饰件。 安装于建筑屋顶正脊两端的装饰件叫正吻,又叫鸱(念chi)吻,螭吻,龙头形,龙口大开,咬住正脊,系釉陶或琉璃制品。正吻的形象也引出过不少传说趣谈,说它是龙生九子之一,平生好望,能喷浪降雨,将它镇于殿脊之上,防其逃遁,以防止火灾。还有一说,正吻原本头朝外,有一天忽然成精,回头正欲吞脊时,一道士立即用宝剑将其插住,仅露出剑把。正吻因之忿忿不平,复人背后钻出,故正吻背后有背兽,俗称“气不忿儿”。 安装于垂脊的兽头形饰物是垂兽(资料图 图源网络) 安装于垂脊的兽头形饰物是垂兽。排在最前面的一个叫“仙人骑凤”,也叫“仙人骑鸡”,有传为姜太公在此镇妖驱怪;有传为禹王恐屋脊聚龙过多,在此镇洪水之说。它的作用是固定垂脊下端第一块瓦件,在未形成“仙人骑凤”这一造型之前,是用一个大长钉来固定的。仙人之后的走兽顺序是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suanni)、押鱼、獬豸(xiezhi)、斗牛、行什。每个垂脊兽都有自己独特的含义: 龙: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奇动物,有鳞有须有爪,能兴云作雨,在封建社会被看作是皇帝的象征。 凤:古代传说中的鸟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通称凤。是封建时代吉瑞的象征,亦是皇后的代称。 狮:古代人们认为它是兽中之王,是威武的象征。 天马:意为神马。汉朝时,对来自西域良马的统称。 海马:亦叫落龙子,海龙科动物,可入中药。天马和海马象征着皇家的威德可通天入海。 狻猊:古代传说中能食虎豹的猛兽,亦是威武百兽率从之意。 押鱼:海中异兽,亦可兴云作雨。 獬豸:传说中能辨别是非曲直的一种独角猛兽。是皇帝“正大光明”、“清平公正“的象征。 斗牛:亦叫蚪牛,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龙,即虬、螭之类。虬有独角,螭无角。 行什:一种带翅膀、猴面孔的人像,俗称猴,是压尾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