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儿童游戏图 古代的小孩儿,没有玩具房,游乐场,动画片,电子游戏,兴趣班……但他们的童年却那么快乐,因为有那些伴随他们成长的中国传统游戏。 过家家、捉迷藏、跳大神、耍狼牙棒……这些传统游戏,中国娃从古代玩到21世纪,其不死的生命力到底从何而来?就让现代教育科学为你揭开传统游戏中的教子秘笈。 ![]() 北宋 苏汉臣《秋庭婴戏图》 看看图中这个姐弟二人玩得入神的玩具——枣磨,就知道什么叫创造力了。 枣磨玩法 取鲜枣三枚、将一枣横切去半,露出枣核,再用三只竹签将其鼎足而立;取细长的竹篾一根,两端各安红枣一枚,置于枣核上,找到平衡点,轻轻一拨,旋转不已。 tip1:传统玩具为何百玩不厌? 相比固定成型的现代玩具,传统玩具多需儿童自己从生活中取材,DIY及动手操作,具有更多探索与创造的空间,从中获得丰富多彩的物理经验,因此不易玩厌。 ![]() 南宋 刘松年《傀儡婴戏图》 长凳被放倒,凳腿上绑着用木棍搭成的架子,四周拴上布片,一个娃猫在后面,他正在鼓捣什么玩艺儿? ![]() 南宋 李蒿《骷髅幻戏图》 木偶,在宋代叫做悬丝傀儡。虽然观看距离太近,悬丝都穿帮了,但是娃们视若无睹,眼里只有这个会腾云驾雾的小人。 宋代悬丝傀儡戏之发达,超乎我们的想象,竟然构思出如此限制级的恐怖木偶戏,对婴儿放映。看小骷髅那密布全身关节的悬丝,不知道是不是连脚趾头都能动呢?难怪吓坏了母亲,却吸引婴儿扑上来。大骷髅,是宋代画家的“魔幻现实主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