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正蒙学堂 >

人生9局 要么出众 要么出局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儒风大家 儒风大家 参加讨论

    文/儒风大家
    宠辱之局——宠辱不惊,处之泰然
    
    宠辱不惊,处之泰然(资料图 图源网络)
    《小窗幽记》:“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世人喜欢受宠爱而畏惧羞辱,得道之人宠辱皆忘,宠辱不惊,不为心外之物所累。
    心追逐外物的情况就像是杜甫诗句描写的,“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一颗心随着外界的毁誉飘来荡去,喜怒无常,悲欢不定,再不能有片刻的安宁清净。
    人只有摆脱虚荣妄念的束缚,淡泊名利,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宁静。
    得失之局——得失随缘,顺其自然
    古人说,“不思八九,常想一二”。处心积虑未必能得,放手后退未必是错。不如一切随缘的好。
    不要过多在乎得与失,一切随缘,顺其自然,才能保持一颗平常心。
    人的一生就是在得与失中度过的,或者说人生就是得与失的集合体。人生本来就是不断得到和不断失去的过程,我们应该淡然处之,得失随缘,随遇而安。
    
    得失随缘 随其自然(资料图 图源网络)
    利害之局——利害相生,见利思害
    古人云:“利害相生”“有一利必有一弊”。
    利、害本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利益和祸害总是纠缠在一起,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好中有坏,坏中有好。
    《史记》:“先知利害。”
    这句话包含两个意思:第一是预先看到事情中的利益、祸害;第二是能预先从利益中看到祸害,预先从祸患中看到利好。
    但是现实中更常见的情况是“人见利而不见害,鱼见食而不见钩”。
    贫富之局——贫而有志,富而不骄
    古人云:富以能施为德,贫以无求为德。
    渴求财富本身没有错,只是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世间有贫富差距是难免的,贫者应该做到的是贫而有志,以自足无求为乐;富者应该做的的是富而不骄,不奢侈,能知足,乐于施舍。
    元曲《杀狗记》:“日有阴晴,月有盈亏。算人无久富长贫。”
    贫困的人,如果有志,早晚能够摆脱贫困;富裕的人不骄傲自大,不傲慢奢侈,自然能够长保其富。
    
    贫而有志,富而不骄(资料图 图源网络)
    进退之局——进退有方,行止在我
    《菜根谭》:“风斜雨急处,要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要著得眼高;路危径险处,要回得头早。”
    在风斜雨急的变化中,要把握住自己的脚步,站稳立场;处身于艳丽色姿中,必须把眼光放得辽阔,把持住自己的情感,不致迷惑;路径危险的时候,要能收步猛回头,以免不能自拔。
    所谓“风斜雨急”“花浓柳艳”“路危径险”都是比喻,比喻人生路上出现的各种艰难险阻。
    人生的进与退都应该有操守,有追求,不怕难,不沉沦,不自颓,把得住自己的心性,遇事就不致沉陷于迷惑中。
    苦乐之局——苦中有乐,乐中有苦
    《菜根谭》:“苦心中,常得悦心之趣;得意时,便生失意之悲。”
    苦与乐,相互对立,相互依存;有时互相交替,有时互相融合。最大的欢乐,通常包含在巨大的辛苦之中;同样,春风得意的尽头,有可能是怅然失意的开始。
    生活中我们是苦是乐,主要取决于我们的心境。
    在欢乐的氛围中得到的快乐,并非是真正的快乐;在艰苦的困境中仍能保持快乐的心情,才算是人的本性中快乐的真正境界。
    能够苦中作乐者,才算懂得了快乐的真谛。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山穷水尽时还能找到快乐的人,才是真正洒脱智慧的人。
    
    苦中有乐,乐中有苦(资料图 图源网络)
    生死之局——生死有命,杀身成仁
    儒家认为肉体的善终是福,而肉体的短命和疾病都是不好的,同时他们强调还有比生命更为重要的东西,所以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道家把死看成是回归大道。庄子主张齐生死,无论生死,都要顺其自然。
    道教认为“我命在我,不在天地”(《西生经》),通过修炼可以长生不老。
    佛教要超越生死,涅槃解脱。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