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五载(746),35岁的杜甫从洛阳来到大唐帝国的首都长安(今陕西西安)。 长安是唐朝政治、文化中心,是全世界最繁荣、壮丽的大都会。雄伟的宫殿、宽阔的街道、整齐的民居、繁荣的市场,到处充满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当官的、求官的、经商的、温课的、献艺的、卖唱的,汇聚长安。日本人、高丽人、波斯人、西域人、印度人或从海路乘船,或从丝绸之路带着驼队来到长安。据统计,盛唐时长安的常住外国商人、留学生等近10万人,在全城百万人口中占相当可观的比例。长安好像是一座学校,使人们受到教育;又如同一个舞台,让人们登台亮相;又好比一个赌场,诱使人们为人生投下赌注一试输赢;又仿佛是一面镜子,映出人们各自的真面貌……长安是一块磁石,吸引着人们投入她的怀抱。 杜甫(资料图 图源网络) 杜甫也和其他读书人一样,读了书增长了才干,来到京华,来到天子脚下,目的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虽然他的朋友李白两年前从长安退出,潇洒自在过日子去了,但杜甫对他的家庭“奉儒守官,未坠素业”抱有自豪感,对自己“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充满强烈的自信心,因此他要来长安试试自己的运气,也许机会来了他能“立登要路津”。 一 机会果然来了,他到长安的第二年,唐玄宗下诏征天下士人有一艺之长者,都到京师参加考试。杜甫兴致勃勃地报名参加了,结果落选了。天下士子被口蜜腹剑的李林甫欺骗了,戏弄了,参加考试的竟无一人得第。唐玄宗也被骗了,李林甫上表贺称“野无遗贤”!刚到长安杜甫就挨了当头一棒,他伤心,他失望。 为了前途他还要拼搏,为了生计他还要挣扎。当时的社会“干谒”成风,奔前途的读书人都在考试前将自己的诗文作品装饰一番,送给有地位、有影响的达官贵人、社会名流,以求汲引推荐;有时直接向关键人物投赠诗文,希图荐举赞誉。杜甫未能免俗,也参加到干谒队伍中,真是可怜啊,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屈辱生活。天宝七载(748),原任河南尹时曾多次到首阳山下访问杜甫的韦济,到长安任尚书左丞,他很欣赏杜甫的诗,常在百官聚会宴饮时吟诵杜甫的诗,杜甫心存感激也怀着希望,给他写了几首诗,最有名的就数《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送上去了,可是没有结果。杜甫还给京兆尹、翰林学士、驸马、王爷、太常卿、谏议大夫等赠诗,然而送上的诗都如石沉大海,一次次的希望终成泡影。也许是接诗者不识货分不出好坏,也许是口头称赞他的人心里并不真爱才,也许杜甫本人不是合乎封建社会规格的人才。你看,他给韦济写诗,请求人家推荐自己,可是感激话没说几句,竟然在结尾大声喊出“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谁会喜欢不驯服的人呢! 给大臣们赠诗看来希望不大,杜甫干脆直接向玄宗皇帝献赋,天宝九载(750)先投了《雕赋》,如泥牛入海无消息。第二年正月初八到初十,唐玄宗隆重地接连举行三个盛典,祭祀老子、祖庙和天地。杜甫认为自己一试身手的机会来了,于是精心赶制了《朝献太清官赋》《朝享太庙赋》《有事于南郊赋》,歌功颂德,劝百讽一,并写了《进三大礼赋表》给皇帝。玄宗被杜甫的文采打动,亲自召见,命他待制集贤院,让宰相考他文章。“忆献三赋蓬莱宫,自怪一日声辉赫。集贤学士如堵墙,观我落笔中书堂。”可是得意了一阵子之后,又无声息了。有人猜测李林甫捣鬼,其实玄宗也把杜甫忘了。杜甫入长安的前一年,玄宗册封杨贵妃,“从此君王不早朝”,大权旁落,奸相当道,忠贤如杜甫这样的人怎会有出路呢?他又失望了。 二 这次打击使杜甫开始清醒了。他从自己的出路转而注意到国家的出路,很多事情令他忧虑,诗中开始反映社会,揭露弊端,关注现实,抒发忧思。《兵车行》是杜甫第一首反映民生疾苦,揭露朝廷穷兵黩武政策的诗,标志着杜甫现实主义创作的新起点。之后,杜甫接连写出现实性、社会性、批判性极强的诗篇,如《前出塞》九首。天宝十一载秋与高适、岑参、储光羲、薛据等同登大雁塔有《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十二载春讽刺杨氏兄妹荒淫腐化的《丽人行》,十四载揭露安禄山蓄谋叛乱的《后出塞》五首,等等。日渐衰落的唐代社会把杜甫推上了批判现实的创作道路。 长安这座大学校教会了杜甫许多东西,他认清了世俗的“翻手作云覆手雨”,失意的郑虔成了他的知己。郑虔多才多艺,在自己画上题诗献给玄宗,皇帝赞其诗、书、画“三绝”,给了个广文馆博士的“冷官”,无权无钱。两人同病相怜,成忘年交(郑比杜大20岁)。“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甲第纷纷厌粱肉,广文先生饭不足。先生有道出羲皇,先生有才过屈宋。德尊一代常坎轲,名垂万古知何用!”是为郑虔鸣不平,也是为自己抒愤,更可以说是为广大读书人向封建社会贤愚不辨发出呐喊。 到天宝十四载(755),杜甫困守长安十年。中间也曾回洛阳、偃师探家几次,还曾把家小接到长安来。但长安居大不易,不久又将家安顿在奉先(今陕西蒲城)县,他自己一个人独居长安。这年冬季十一月,杜甫从长安出发去奉先县探家,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十年来的思想追求,忧国忧民的情怀,都写进空前的巨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这首诗是杜甫十年长安困守的政治总结,标志着诗人创作攀上了现实主义的高峰,是杜甫创作道路上的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十年困守功名未成,却使杜甫走上了伟大诗人的路。(文/朱明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