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正蒙学堂 >

四大孝 五小孝是什么?你以为赡养父母就行了吗?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掌上历史 newdu 参加讨论

    孝,是中华传统美德。尽孝的“孝”通“效”与“笑”,父母如土,生而不有,子乃土生,当顶敬父母,故土与子上下结构且加一撇,小手牵大手,表示土生子,上下传承,自下加固(土生子虚)。尽孝需敬而见“效”果,“笑”为“效”之标识特征,所以父母笑了才是尽孝,没有“笑”则说明不奏效,不是真尽孝。
    
    孝是中华传统美德(资料图 图源网络)
    孝顺父母有四大孝、五小孝,你如何尽四大孝?你如何尽五小孝?这很重要。
    如何尽五小孝?
    1、颜孝
    常给父母给一个笑脸,不要给父母脸色看。真正的孝,要有实实在在的心,来不得半点虚假。你的孝心在哪里,你的孝行就在哪里,这些都会反映在你的脸色上,不管在外面有多大的难事,有多大的不痛快,子女回到家,一定要给父母一个好脸色,给父母一个微笑。让老人的心能够安定的,可能就是子女开心的笑容。
    2、顺孝
    孔子说:“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要顺父母之心,孝容易,顺很难。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父母既使有错误,也是因为他的家庭、教育背景及所在环境和时代的影响,还有年过半百的习惯,一下两下很难改掉,子女只能用孝心感化父母,而不是批评斥责,弃父母而去。任何人小时候都犯过很多错误,父母也都是苦口婆心地引导。
    3、行孝
    
    及时行孝(资料图 图源网络)
    应该为父母做什么,要在行动上尽快落实。老人不愿给子女添麻烦,身体不舒服会忍一忍,所以当父母身体不适,要马上行动,每年都坚持带父母去体检。老人不愿让子女为他花钱,所以对父母有益的东西,就是老人坚持不要,最好还是买来。
    4、听孝
    经常听父母唠唠叨叨,让他把陈芝麻烂谷子的事跟你讲一讲,因为老年人比较孤独,喜欢回忆,小时候子女围绕父母膝下,等子女长大成人,就剩下了老两口在家,子女要有时间,周六、周日回来;要忙的话,一月回来一次;要是忙在外地,过年的时候才要回来几天,所以回去的几天不要天天应酬,什么喝酒陪朋友,那个时候应该陪一陪年迈的父母,听老人家讲讲陈年往事,非常有味道。
    5、言孝
    对父母说话一定不要大吼大叫,要柔和软语,千万别尖酸刻薄,因为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子女又怎么能对他们大吼大叫呢?子女在外面,在社会上,可能是个成功人士,是领导或者公司老总,但是回到家里,忘掉自己的职务身份,在父母面前,永远做个孩子,怎么能忍心说难听的话,让至亲的人伤心呢?
    如何尽四大孝?
    1、养父母之志
    
    养父母之志(资料图 图源网络)
    《礼记》:“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每一个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子女要养父母之志,顺着父母的期望,勤奋工作,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出一些成绩。
    2、养父母之身
    定期给父母钱,不要等着父母开口要,父母向子女要钱的时候,会自卑,会自责,觉得自己老了,不能给子女什么,反而要拖累子女,所以子女要主动给父母钱,养父母之身,让老人在物质方面不要欠缺;养父母之身,注意老人的身体健康,嘘寒问暖。
    3、养父母之心
    
    养父母之心(资料图 图源网络)
    子女要让父母安心省心,不做父母劳心费心之事。什么叫安心省心?第一不违背伦理道德,第二不违法乱纪,这是两个底线,任何时候都不要做违法的事情,都不要做违背伦理道德的事情,让父母蒙羞,让父母心不安。
    4、养父母之神
    让父母老来精神愉悦,心情舒畅。古有老莱子“彩衣娱亲”的典故,说的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个隐士老莱子,他七十时父母还健在,为了让父母开心,穿着五色彩衣,走路扮成小孩子蹦蹦跳跳的样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