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严诗喆 宋代理学家朱熹的诗作《观书有感》,一直让我颇为欣赏。“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这首诗的解读,古往今来已生出各种不同的角度,最直接明了,也最为人熟知的,自然是关于读书的理解,带有规劝阅读的意味。而个人最喜欢及欣赏的则是,朱光潜先生关于心境与静趣的解读。 静趣(资料图 图源网络) 在朱先生看来,“半亩方塘”可以理解成人的心境,之所以能照见天光、云影,是由于足够清明澄澈、平滑如镜,即既清且静。为何能保持此番清净,且赏出天光云影这样的美景?大概是由于有源头活水吧。这里,他将“源头活水”看作领略得到的趣味,只有懂得淡中识味、识趣之人,才能抵达如诗中所描述的境界。这便是“静趣”。 朱先生认为,世上最能“领略”的人最幸福。领略是指,能在生活中体味到“趣”,尤其在平静乃至平淡的生活中。能时常领略到“静趣”是一种能力,是一个知情识趣之人的特点和优势。 一个能够“淡中识味”的人,首先拥有一颗“静心”,就是能够把心静下来,心境平和自然,悠然自得。能够如此,并不意味着他/她身处一个无忧无虑、不受外界干扰的世外桃源,而是即便在喧嚣嘈杂的境地,纷繁复杂的情况,仍能以不变应万变,从容不迫,进退自如。这样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是恬静自如的,不但自己如此,而且能自然而然地让身边的人感受到这种磁场,“静趣”便得以辐射、传递。当然的,大家都不自觉地喜欢和拥有“静趣”的人待在一起。 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一个诗人不仅要创造作品,还要创造能欣赏那种作品的趣味。”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是因为,看到同样的东西,不同的人在内心引起、形成的反应是不一样的。这在文学或艺术欣赏中尤其明显。较有水平的欣赏者,对作品的理解,还应该是一种再创造。诗人该是对文学或艺术较有感受力的群体,因而华兹华斯会提出对欣赏对象的“再创造”一说。这种“再创造”便是一种趣味。结合朱熹的诗,我们不难理解,这种创造出来的欣赏趣味,便是“源头活水”。 提到“静趣”,朱先生情不自禁地随意举了一些古诗中的例子。“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鱼儿在水中游动,戏耍莲叶,能将此情此景捕捉,读到趣味并写下分享,这需要相当的静心、悠闲与感受力、创造力。“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静景美好淡然,动景也随之清雅,心境自然平和、明亮如镜。“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远离尘世的烦嚣,有柴门,听着蝉鸣。落日,孤烟,略带沧桑,黄昏之趣也。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能在此等境况,用心感受并捕捉生活的味与趣,若非天生有文人、艺术家的特性,如何得之?若不能如此,试问,漫漫人生路,何以解忧、解困、解闷……? 静趣之“静”,说到底,实为“心之静”,即朱光潜所说的“心界的空灵”。只有心能静,才有美景能生长,才有生趣能添彩…… 本文为腾讯儒学独家特约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