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严诗喆 到杭州一游,不能不到的便是西湖。西湖有十景,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苏堤春晓”。“苏堤”之得名,要从苏轼谪迁杭州时说起。当时,苏子疏浚西湖,并用挖来的淤泥葑草堆筑大堤,此番功绩让杭州百姓深觉感激,便将堤岸命名为“苏堤”。“我在钱塘拓湖渌,大堤士女急昌丰。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在苏子的诗作中存在关于这条堤坝的记载。他两次任职杭州,可见与此地缘分匪浅,在这过程中留下了大量诗文,光是写西湖的诗歌就足以让读者细斟慢酌。 西湖(资料图 图源网络) 西湖本身风景秀丽,如诗如画,文人墨客来此游赏,自然而然地会留下诗词文字。尤其像苏轼这样的弄文好手,多少带有身世之感,又较为心胸豁达,在西湖景致的触动下,留下传世的文字珍品,供文友、后人品鉴、欣赏,是再平凡、自然不过之事。 在苏子关于杭州西湖的诗作中,最让人称道、家喻户晓的,是《饮湖上初晴后雨》的第二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在阳光的照耀下,随着湖水流动而起伏的波浪,将金色的阳光反射得熠熠生辉。“潋滟”,即“水满而波动的样子”,或“水盛而波涛翻动的样子”。这是晴天时候的景象,“方好”就是刚好、恰好的意思,一切恰到好处。在下雨的时候,湖面好像蒙上了一层薄纱,天色比较阴暗,朦胧、神秘的感觉,让人直觉眼前出现了一幅生动、自然、丰富的动态山水笔墨画。也许是的,这位能工巧匠不是别人,大概正是大自然、造物主本身。在这些自然天象的氛围中,西湖上、群山间,展现的正是“空濛”的感觉,“空濛”即“雨雾迷蒙”,“隐隐约约,飘渺”的感觉。“亦”即“也”,与首句承接。天气放晴的时候,风光、景色确实一片大好,几近完美,而到下雨的时候,虽然很多游人不喜欢,但却也有其特殊的韵味,若隐若现的朦胧、神秘之美,这是所谓“奇”的感觉,美得“奇”妙,“奇”出美感。 本诗的后两句,是脍炙人口、深入人心的传世佳句,被誉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经典,基本上,人们一提到西湖,就会自然而然地联想起来。“西子”作为吴越美女,本是此地人,苏子就近取材,以“西子”喻“西湖”,果然是妙笔。二者不光美态、美貌可相比,同属一个地方,自然有相近、相似的特质,而且二者都姓“西”,这是又一巧合之处。西子“淡妆”之时,即西湖阴雨之景;西子“浓抹”之态,即西湖晴朗之色。不管是晴天、灿烂阳光下的西湖,还是阴天、迷蒙细雨中的西湖,都有其恰到好处的美态,几近完美,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就好比西子,不管她浓妆艳抹还是仅仅淡扫蛾眉,都是美的典范,美的是她本身,与妆容无关。这里强调了天然之“质”本身的重要。比如画画,在一张白纸上发挥,总比在一张本有涂鸦的画纸上,要来的尽兴和容易;比如做菜,食材本身若新鲜,不管口味是浓、是淡,照样能让食客品出美味…… 另外,此诗还有更深一层意思。晴天的时候,固然一切都是美好的,那么雨天呢?其实也有另一种景致。好比人生,处于顺境的时候,固然如沐春风,心情如艳阳般灿烂,但不可能总一帆风顺啊,总会有经历挫折、身处逆境的时候。很多人喜顺不喜逆,喜晴不喜阴,殊不知,逆境和阴天,皆是与顺境和晴天相对应而存在的人生体验,只是同一事情的两个不同方面,只是人生中的另一番景致而已。我们应该相信人生本身的美好,相信大自然、造物者的“生生之德”,就像相信西湖和西子本身的美丽与美好一样。人生,不论是淡妆还是浓抹,是雨是晴,是逆是顺,都有其独特的景致,轮到你体验的时候,便值得亲历一番,如此的生活方能更真实、立体和完整。 本文为腾讯儒学特约独家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