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新编历史剧《屈原》是北京京剧院倾力打造的一部新剧、诗剧,是一部充满文化底蕴、极富魅力的史诗巨作。首轮演出后,剧院将对剧目进行修改加工,精心打磨,为参加第七届中国京剧节而厉兵秣马。此次演出将于2014年9月22日、23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如论讲堂举行。 五轮讨论,多番打磨与修改,成就了今日的《屈原》 李恩杰院长如是说:“我们开了五个座谈会,包括专家的座谈会,剧院艺术委员会专家的座谈会,北京市的戏曲评论协会组织的评论家的座谈会,还包括观众戏迷的座谈会。通过召开这些座谈会,剧院听取了意见,在这些意见的基础之上,我们再找到这个戏当中相对薄弱的这些环节,或者是我们在创新当中做得不合适的地方再进行加工,再进行调整。8月份,我们要对这个戏进行一轮新的修改,修改完了以后,再次呈现在观众面前。我们觉得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把创新和我们对京剧它本质特征的这种科学地传承的态度,才能够走出一条正确的路来,创造出好的作品。” 屈原,是一个永远说不完的话题(资料图 图源网络) “听,丝竹不绝于耳”--作曲朱绍玉谈《屈原》乐曲与唱腔的创新 《屈原》主要展现的是一种楚文化,朱绍玉老师将一些湖北民间音乐的元素放入剧中。朱绍玉老师介绍到:“《屈原》的主题音乐首先是空灵的,这种音乐的空灵感体现在剧里的屈原身上、婵娟身上,它贯穿全剧。同时考虑到屈原是一位刚正不阿的诗人,内心充满惆怅,所以音乐有壮烈和缠绵的段落。音乐的对比性也很大,强烈的时候雄风到顶,微弱的时候只有一个乐器来演奏。唱腔的设计从人物出发,也考虑演员的特点。比如屈原,由两位年轻演员张建峰和杨少彭饰演。张建峰是奚派;杨少彭是杨派。我在设计唱腔时,就根据他们的派别特点来设计,但两个人唱出来的风格又都同属屈原这个人物。 在乐队方面,为了衬托两千多年前战国的历史背景,我们用了埙这种汉族特有的闭口吹奏乐器,非常古老的一种乐器。除此以外,还有箫和古筝之类。这些乐器吹奏起来,能给人一种古朴感。同时,通过一些作曲手法,我们让这些古老的乐器和古老的曲调焕发出一种新的感觉。” “看,空灵水墨风,舞美寓意深”--刘杏林老师谈舞美设计 刘杏林老师将“水”的意象贯穿剧目始终,他借鉴了中国传统绘画中水墨的笔触,将其尽可能简练地表现出来。在舞美用光上,同样借鉴了水墨画中的理念,减少光的用色。“所谓墨分五色,国画的墨其实可以表现很多层次的颜色,不一定要用各种各样的色光在舞台上渲染气氛。为了跟水墨风格统一,我们在用光上自然不能多用色光,基本上以白光或灯本来的光色为主。少量有一点颜色,但也用白光把它冲得很淡。”刘杏林老师阐释道。 剧情中,楚国的命运也与屈原个人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因此,设计中代表楚国宫殿的构架也在不断上下起落、分合,试图以此体现楚国命运的兴盛、衰败。这样,屈原个人的命运与楚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在舞台布景里面有了持续升降的节奏变化。 “20多天”制作“100多套”“纯手工绣制”戏服,历史感、年代感十足--服装设计师彭丁煌谈《屈原》服装 服装的颜色上屈原以白色调为主,然后再根据每场剧情的不同,配上其他颜色,比如白色加绿、白色加黑等。之所以用白色作为屈原服装的主色,是因为屈原是一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诗人。其他角色的衣服颜色很亮丽的,但屈原恰恰用白色展现他独善其身的品格。大水袖的设计,凸显一种潇洒气质,但过大的袖子会对习惯了传统水袖的演员带来不便,所以设计师将大袖里的内袖设计得长一些,以便帮助演员找回穿传统水袖的感觉。 说到服装的制作问题,彭丁煌老师说道:“从制作上来讲困难就是时间短,给我们制作服装的时间只有25天。一般情况制作100多套手绣的戏服得要3个月的时间,20多天的制作时间是前所未有的。我们演员彩排时一直穿的都是替代的服装,直到正式演出当天的上午,演出服装才被送过来,时间特别紧。好在衣服在看过之后,制作的质量并没有缩水,手绣的水准也很精良。” 新剧风格沉稳大气,在尊重传统的前提下,有破有立,舞美风格简约而不简单(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两组演员争相斗艳 整个演出启用了全套的青年演员的阵容,而且是完整的两套阵容,两套阵容不分A、B组。两套阵容当中的演员旗鼓相当,相互促进。从创新的角度来说,我们让两组演员形成一个非常好的一种相互促进的氛围。排练当中,张建峰这一组在排练,杨少彭这一组在旁边在观摩,在研究他们的戏在排的过程当中,他们的体会。等到杨少彭排的时候,另外一组在观摩,在看。两个同时排,他们之间还互相交流,同时还在研究两组戏不同的特点。最后表现出来根据演员的特点,这一出戏排出来有两组,这两组不完全一样,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新的创作方面的尝试。其实北京京剧院优秀的年轻演员很多,他们是未来新的角儿,他们特别需要展示的舞台。 推行低票价,最低只需40元!旨在让更多的人能走进剧院体会京剧、欣赏京剧! 我们这次推出的低票价和多层次的套票、团购优惠政策,旨在让更多的观众、更多大学生们,能够接近京剧,走进剧院来欣赏京剧。京剧是一门深邃且奇妙的艺术,你不了解它的时候,会觉得它远在天边,你从电视上看,也感受不到那种震撼,而走进剧院,你看到的是立体的全方位的,这时,你会被它所具有的魅力吸引,会被剧场中的那种氛围所感染。 附: 1、原创新编历史剧《屈原》作为中国文联、中国剧协开展的“中国历代文化名人戏剧创作工程”入选作品,由中国戏剧家协会、北京京剧院联合制作,被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确定为“2014年北京市文化精品工程重点项目(第一批)”。该剧于2014年5月6日、7日在梅兰芳大剧院进行首轮演出。 2、屈原,是一个永远说不完的话题。他为后世留下众多不朽篇章,他的信念与人格、理想与追求,更是为后人所铭记。他不仅是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和诗人,而早已超出了这些单纯的命名而存在。他是一种“民族精神的理想”,一个“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一座“中国文学和中国思想史上的丰碑”,丰碑上永远镌刻着他代表这个民族对于命运的忧思和对于光明的渴望。他是国际公认的世界文化名人,是世界的文化先驱者。这座仰望不可及的文化昆仑,值得人们反复解读,热爱景仰。 3、原创新编历史剧《屈原》摒弃了近年来通行的奢华大制作,严格按照艺术规律进行创作,该剧风格沉稳大气,在尊重传统的前提下,有破有立,舞美风格简约而不简单。主创阵容强强联合,由编剧吕育忠、导演石玉昆、舞美设计刘杏林、服装设计彭丁煌、灯光设计周正平、造型设计艾淑云等戏剧界翘楚联袂打造。演出阵容也颇为引人瞩目,启用了剧院近年来涌现出来的优秀青年演员,屈原由张建峰、杨少彭扮演,婵娟由窦晓璇、郑潇扮演,南后由王怡、常秋月扮演,楚怀王由方旭、孟宪腾扮演。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