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人心目中的桃源其实有两个,一个是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桃源(以下简称桃花源),一个是刘义庆《幽明录》“刘晨阮肇”条中的桃源(以下简称天台山)。 陶渊明之桃源(资料图 图源网络) 陶渊明之“桃源” 就思想渊源而言,桃花源应当来自《诗经·魏风·硕鼠》中的“逝将去汝,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桃花源诗》中所描绘的“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的桃花源正是人们梦想中的一方乐土。当然,《老子》第八十章所写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也为桃花源的描绘提供了一个蓝本。 天台山 谈到天台山故事,人们可能会想起《诗经·秦风·蒹葭》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那绝岩邃涧之间,红桃青溪之旁的仙女之居,便是这水之一方。当然,《高唐赋》、《神女赋》、《洛神赋》中的有关描写也为这一桃源的描绘提供了借鉴。 两处桃源的联系与区别 这两个桃源故事所假托的年代大体相同。《桃花源记》所写武陵渔人进入桃花源是在“晋太元中”;“刘晨阮肇”条写刘晨、阮肇“忽复去,不知何所”的时间是在“晋太元八年”。晋孝武帝太元八年(383),正是淝水之战发生的一年。可见这两个故事反映的都是战乱时期人民的愿望。 问题还不限于时间的巧合,这两个桃源故事的精神其实也是相通的。刘晨、阮肇的故事在陶渊明的《搜神后记》中有一个类似的版本,不过故事中的主人公不是刘晨、阮肇,而是袁相、根硕。故事说: 会稽剡县民袁相、根硕二人猎,经深山重岭甚多。见一群山羊六七头,逐之,经一石桥,甚狭而峻,羊去,根等亦随渡,向绝崖。崖正赤壁立,名曰赤城。上有水流下,广狭如匹布,剡人谓之瀑布。羊径有山穴如门,豁然而过。既入内,甚平敞,草木皆香。有一小屋,二女子住其中,年皆十五六,容色甚美,著青衣,一名莹珠,一名□□。见二人至,忻然云:“早望汝来。”遂为室家。忽二女出行,云:“复有得婿者,往庆之。”曳履于绝岩上行,琅琅然。二人思归,潜去归路,二女追还已知,乃谓曰:“自可去。”乃以一腕囊与根等,语曰:“慎勿开也。”于是乃归。后出行,家人开视其囊,囊如莲花,一重去,一重复,至五盖,中有小青鸟飞去。根还如此,怅然而已。后根于田中耕,家依常饷之,见在田中不动;就视,但有壳如蝉蜕也。 这一故事的发生与《桃花源记》相仿,都出于一种偶然性,但也都体现了人们对一种理想境界的追求。理想境界极其美好,但人们进入之后,还是未能流连忘返,还是不忘归来(或许是同家人的亲情割舍不下吧),归后又觉得现实不能令人满意,又去复寻,这一思想反复,在两个故事中也是类似的。与《桃花源记》不同的是,这一故事中的理想境界纯为女性世界,这一点,与“刘晨阮肇”条是完全一致的。(作者:赵山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