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一、石涛 耽文艺如嗜欲 以古人为朋曹 题书室联。食色,性也,人之常欲。大画家石涛的欲望已超越于此。精艺通文成为他的本能欲望,非常人是不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 二十二、刘熙载 东壁图书西园翰墨 南华秋水北苑春山 环壁皆书籍字画,饶屋是山水美景。联语连用方位词东、西、南、北四字,攘括了文化人理想的生活环境。有书有画,有山有水,在这种充满艺术气氛的书室内玩弄笔墨,有多少文人能不向往。 二十三、黄铖 旧书细谈犹多味 佳客能来不费招 中国旧式文人有这样一个传统观念,大丈夫应云游四海,寻觅知音,多交益友。如遇知音,则放酒豪歌,谈诗论文,彻夜不眠。文坛祖师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此联传达的正是这种思想观念。 二十四、张廷济 拣茶为款同心友 筑室因藏善本书 此联写得比较平淡通俗,自平淡中见真情,拣茶为友,筑室为书,反映了读书人的奇特心态。 二十五、李璧瑜 伤心夜雨,蕉窗点半盏寒灯,替诸生改之乎者也 回首秋风,桂院剩一枝秃笔,为举家谋柴米油盐 自题书屋联。此乃清代一名不经传的学官,自书的一幅对联。联语生动地刻划出社会下层学吏凄冷清寒的生活境况。所有词语如“伤心”“寒灯”“秋风”“秃笔”等,都含有一股悲凉的气息,写者悲凉,读者更悲凉。 二十六、俞樾(二则) <一> 仙到应迷,有帘幕几重,阑干几曲 客来不速,看落叶满屋,奇书满床 题红叶读书楼。此楼为孙叔莲读书处。上联极写书楼之盛之美,连神仙都要为之迷到。下联点明主题,与楼名关合,落叶满屋,奇书满床,乃红叶读书楼之特色。 <二> 合名臣名士为我筑楼,不待五百年后,斯楼传矣 傍山北山南循地选胜,适在六一泉侧,其胜如何 自题俞楼联。此联描述俞楼的壮观,不免有点自吹自擂,五百年后又有谁在此作诗为文? 二十七、吕留良 囊无半卷书,惟有虞廷十六字 目空天下士,只让尼山一个人 自题居室联。先生是晚明抗清志士,作此联以明已志。上言“虞廷十六字”,系指<书?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一语;下云“目空天下士”者,乃不耻屈节者所为之谓也。口气虽大,气节却高。 二十八、张载 夜眠人静后 早起鸟啼先 此联勉励自已抓紧时间,刻苦读书。早起晚睡,实不利于身心健康。合理按排时间是现代读书人应当时刻注意的,不可仿古。联语虽写得通俗流畅,但用字绝对符合楹联规则,“夜对“早”,“眠”对“起”,“人”对“鸟”,“静”对“啼”,“后”对“先”,字字对应,无一遗漏。可见平谈中藏有奇诡。 二十九、徐霞客 春随香草千年艳 人与梅花一样清 自题小香山梅花堂。梅的特性深受中国文化人的宠爱,梅的清高、脱俗、孤赏、冰清,是中国多少代文人雅士的精神寄托。上联的“千年艳”点出梅花的悠久历史,暗喻本家族爱梅风尚代代相传。下联的“一样清”道出了自已志洁行高的情怀和不随俗流的人格。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