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讲过他的读书经历:“幼时,父兄驱率读书,初甚苦之,渐知好学,则自知趣向,既久则中心乐之,既有乐好之意,则自进不已。”这对我们很有启发。的确,读书的兴趣是需要培养的,未对读书产生兴趣之前,读书是辛苦的,也确立不了目标,只有渐渐进入了读书的门径,读书才能形成自觉的爱好,并不断取得进步。 读书与修身(资料图 图源网络) 那么,读书究竟有何用处?艺术方面,谢赫就提出过绘画的“六法”。第一法即为“气韵生动”。当是指绘画的技巧、律动、意境的综合性体现。因此董其昌认为,“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强调了艺术靠的是天分和悟性。但并不绝对,又说:“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成立郛郭,随手写去,皆为山水传神。”这就肯定了,如果天分不足,也可通过读书和扩大阅历来弥补。而把读书、读很多的书放在前面,可见读书之有助于艺术上创造出生动的作品,无疑是至为重要的。 读书对于改造人的性格和行为,大约也会起一定的作用。清人《瞑庵杂识》有一则笔记故事:年羹尧小的时候,父亲遐龄带他到山寺去游玩,遇见了一位道士。道士抚摸着年羹尧说:“奇贵,可惜后福不好。”遐龄惊异,忙问有没有术数可解。道士回答:“术数管什么用!跟我学习三年,改变本性,或许还有万分之一的希望。”遐龄很高兴,把道士请到了家里,让年羹尧与道士同住在高楼里,由道士调教。第一年,“但闻楼上步履声,踊跃声,挪移桌凳声,指挥进退声,若演阵者”。第二年,“则闻书声琅琅,至夜不息”。第三年,“则相对瞑坐”。可见在道士那里,要改造和改变一个人,使从动到静、宁静致远,读书同样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最后一年的“相对瞑坐”,则未尝不是对读书的彻底消化和融解,进入了脱胎换骨的境界。 可惜的是,有恃无恐、逞威作福的年羹尧,最后仍然没有好下场,被雍正拿捕赐死了。据《瞑庵杂识》所记,道士的调教失败,功亏一篑,是由于年羹尧的父母造成的。三年的时间本来就只差半年了,不料遐龄的妻子这时生了重病,一心想要见儿子,“捶床哭泣”。遐龄没办法,只好破了道士之约,爬上楼去叫儿子。道士功败垂成,气得怒目说:“败矣!学备而养未至,他日必以气偾命。”这说明,一个人的学习,必须有所坚持,决不能半途而废;否则,读书最终将不可能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流淌在血液中,滋养自己的一生。 顺便说说曾国藩。中国近代史上,把读书读进了骨髓里,读成了自身的人格,读成了自身的行为方式的,曾国藩恐怕是第一人。史称曾国藩“以学问自敛抑”,就是说读书使曾国藩韬晦有术,不锋芒毕露。所以一生在官场的曾国藩能免祸,盖得益于此。拿年羹尧来跟曾国藩自然不能相比。但设若年羹尧读书也能读到曾国藩那样的火候上,也能“以学问自敛抑”的话,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年羹尧的结局将是可以改写的。比如,即使在日常生活中,年羹尧的残暴也是罕见的。他可以因为客人在吃饭时吃到了谷粒,就以“择米不精”的罪名,把厨师的头砍了。如此之所为,我们压根不可能想象会发生在曾国藩这样的人身上。“以学问自敛抑”的曾国藩,在其家书中“千嘱万嘱”家里人的是“慎无存半点官气”,要求他们“不许坐轿,不许唤人取水添茶”等等。两相对比之下,反差何其大乃尔。所以,年羹尧的下场终究还是个读书修身的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