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古圣今贤 >

大明第一博学才子杨慎 为何会被明朝皇帝嫉恨一辈子?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儒风大家 儒风大家 参加讨论

    文/儒风大家
    杨慎,生于1488年,一说卒于1559年。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今成都市新都区)。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临江仙》词,因为一部《三国演义》而脍炙人口。此词作者,便是人称“大明第一博学者”的杨慎。
    杨慎出身于书香门第、官宦之家,24岁中进士、点状元,春风得意,平步青云。
    可是,到了人生旅程的中途,37岁时,他却因朝堂之争被贬至边陲云南,至死都没能得到皇帝的赦免。真可谓“是非成败转头空”,这首词,恰如杨慎的人生。
    
    杨慎画像(资料图 图源网络)
    相国公子,及第状元
    四川新都人常说:“相如赋,太白诗,东坡文,升庵科第。”前面的几个大家可能都猜得出来,司马相如的赋,李白的诗,苏东坡的文,而所谓的“升庵科第”,是说杨慎不仅高中状元,杨家几代也是科第显赫。
    杨慎先世是江西庐陵人,六世祖在动荡的元末迁徙到湖北麻城,后又移居四川新都。从他的曾祖父起,一门世代为官。
    杨慎的父亲杨廷和(1459年—1529年),忠贞正直,先后经历了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官至内阁首辅。尤其在宦官刘瑾专权的正德朝,杨廷和稳定政局,补偏救弊,为国家立下过汗马功劳。
    弘治元年(1488年),杨慎出生于北京孝顺胡同。他自幼聪颖好学,喜欢古文、诗歌。12岁时,母亲病故,按规矩,杨慎要回乡守孝。
    在新都的两年多时间里,他遍览古籍,赋诗作文,并跟随精通《易经》的祖父学习,学业大进。回京之后,这个谈吐不一般的少年立刻让政坛、文坛双料“盟主”大学士李东阳欣赏不已,收他为门生,一时传为美谈。
    像当时所有的读书人一样,杨慎走上了科举仕进之途。正德二年(1507年),他回乡参加乡试,考官惊为奇才,给了他第一名的成绩。次年,乡试选拔出来的人才都得去京城参加会试,杨慎虽被考官列为首选,却因烛花不慎烧坏试卷,意外落榜。
    到了正德六年(1511年)二月,在京师国子监刻苦攻读3年的杨慎再次参加会试,名列第二。四月殿试(指皇帝亲自出题考试,会试中选者才能参加),杨慎交出的答卷被阅卷官李东阳、杨一清等人誉为“海涵地负”,正德皇帝亲自宣布他为殿试第一,独占鳌头。
    杨慎高中状元后,也引来了时人的猜疑和妒忌。有人称他为“关节状元”,说阅卷官李东阳是他的老师,殿试前曾向他漏题;还有人称杨慎为“面皮状元”,说他的父亲杨廷和为朝廷重臣,考官不得不卖个人情面子。
    但是,这些流言很快就不攻自破。杨慎中状元后任职翰林院,其间,他的记诵才能屡屡让人叹服。
    一次,正德皇帝对星宿名“注张”有疑问,派人来翰林院问,大家都愕然无言,唯有杨慎引经据典,侃侃而谈,说“注张”其实就是“柳星”,二十八宿中南方朱雀七宿的第三星。还有一次,湖广少数民族的土官进贡,说自己来自“水尽源通达平长官司”。
    有人以为“水尽源通达平”是三个地名,杨慎则取《大明官制》为证,指出这是一个6个字的地名。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时间长了,连宫中的宦官都知道杨慎博学多才,总拉着他问东问西。
    
    杨慎画像(资料图 图源网络)
    撼门哭谏,议礼获罪
    自中状元后,杨慎一直在翰林院充任修撰、经筵讲官等职,不仅与第一流的学者交流切磋,还有机会出入皇家秘阁,看的书越来越多。吏部考核时,对他的才华、品德给出了极高评价,称他“文章克称乎科名,慎修允协乎名字”,意思是说他的文章与状元的名声相符,他的品行也与他的名字相称。
    翰林院是明代朝廷的“智库”,所谓“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如果不发生意外,才华横溢的杨慎,早晚也能像他父亲那样入主内阁,成为朝廷重臣。可人生就是那么无常,一件事改变了杨慎的命运——明代朝堂著名的“大礼议”事件。
    “大礼议”这事,其实是皇帝折腾起来的。正德十六年(1521年),正德皇帝朱厚照突然去世,他没有子嗣,其堂弟朱厚熜以外藩亲王身份继承帝位,即嘉靖帝。
    嘉靖帝登基才6天,就下诏礼部,命令追封自己的生父兴献王为皇考(在位皇帝对先皇的称呼)。时任首辅杨廷和召集群臣讨论,一致认为嘉靖帝应称正德皇帝的父亲为皇考,改称兴献王为皇叔父;祭告兴献王时,应自称“侄皇帝”。
    也就是说,嘉靖帝得管伯父叫父亲,而把亲生父亲当叔父。群臣这么一说,嘉靖帝大怒,质问说:“父母怎能乱换呢?”下令再议。
    为了让臣子改变主意,嘉靖帝多次召见杨廷和,赐他茶喝,对他嘘寒问暖,百般抚慰,但杨廷和软硬不吃,始终不肯变通。嘉靖帝没招了,干脆说自己要“奉母归藩”,皇帝也不肯当了。
    群臣不得已,只好让步,同意追尊兴献王、妃为兴献帝、兴献后,但在父母的称呼前须加“本生”二字,并且仍然坚持让嘉靖帝称伯父为“皇考”。
    
    杨慎雕像(资料图 图源网络)
    “大礼议”的争论远未结束。由于以张璁、桂萼为代表的少数官员主张礼顺人情,站在嘉靖帝一方,这场争论变得更加激烈。
    200多名官员上了80余道奏疏,抨击张璁揣摩圣意;翰林邹守益等因称“大礼未正”,被锦衣卫逮捕下狱;张璁、桂萼被提拔为翰林学士时,朝臣中甚至有人声言要扑杀二人;杨慎等36位翰林联名上疏,称耻与张、桂二人同列,以集体辞职表示抗议……
    嘉靖三年(1524年),心灰意冷的杨廷和上了一道奏疏,说要退休回乡。嘉靖帝早就嫌这位阁老碍事,顺水推舟,大笔一挥就批准了。返乡后的杨廷和忧心京中形势,写信劝诫儿子杨慎要“端做闲官,只守闲官”。他没想到的是,怀着一寸丹心的儿子,反而身陷这场大风暴的漩涡中心。
    这年7月,嘉靖帝正式下诏称兴献帝为“恭穆皇帝”,并去掉“本生”二字,朝臣抗争不从。吏部右侍郎何孟春倡议百官哭谏文华门,杨慎也大声疾呼说:“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于是,229位大臣集体跪在左顺门,哭声直达内廷。
    嘉靖帝大怒,命令锦衣卫将这些官员姓名登记在册,并逮捕为主的8人。群臣本来已经陆续散去了,杨慎、张原等几位大臣却跑去撞撼左顺门,还纠众大哭,嘉靖帝气得火冒三丈,下令将尚在场的134人全部下狱,当场杖毙16人。
    过了10天,嘉靖帝仍然余怒未消,认为“杨慎、张原等欺慢君上,震惊阙廷”,再命杖打那天撞门的人,将张原当场杖毙,杨慎等杖后“永远充军烟瘴”,其余削籍为民。这些人发落完后,长达4年的“大礼议”之争也算彻底了结。
    嘉靖帝终于如愿以偿,称伯父为“皇伯考”,称亲生父亲为“皇考”,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对这场争论,孰是孰非,当时及后世史家也莫衷一是。杨廷和、杨慎父子在“大礼议”之争中的立场,纵有可议之处,却也难掩其拳拳之忠、铮铮之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